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封建分封与虚封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封建分封与虚封:封建政权所有制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不同,但争夺生产资料、生产者的目的相同,区别在资本主义所有制还争夺市场、消费者。古代社会改朝换代进行分封就是争夺结果,分封的对象通常是社会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生产者农户。在奴隶社会分封的基础上,封建朝代分封不再以奴隶户民封赏为主要内容,逐步把分封重点放在基本生产资料土地上,这是封建社会分封的特点。秦朝建立后,分封仅局限租赋俸禄,不再封赏土地世禄,虽然有利于中央集权,但是分封基础薄弱,使过去的爵位都逐步虚封,地主阶级中大豪强没有世袭权力、世禄,仅有俸禄的官员虽然在秦始皇统治时能服从他,但为长远的利益,在秦二世后战乱中,都不再忠于秦朝政府。汉朝建立后恢复诸侯分封制度,但逐步灭除异姓王,要百官宣誓非刘氏不王。汉朝部分恢复世袭分封,重视百官长远利益,换取他们的忠诚,但是却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汉朝长期分裂、内乱。尤其是宗室分封割据在汉景帝七国之乱时,表明大封地割据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不仅存在于异姓王,同姓也照样。到汉武帝时继承“汉文帝推恩政策”,逐步削弱大封地诸侯,减小对中央政府的威胁,并且统一中国、开疆拓土。但是汉朝削弱宗室同时,相对异姓诸侯力量被强化,异姓侯虽然比不上大诸侯,但与封地仅城邑的诸侯力量相当,到西汉末期,五个王氏侯相加,也就超过以往的大诸侯,外戚力量超过被削弱的宗室诸侯,为取代汉室创造了条件。到东汉统治者不得不在既要防止宗室削弱,又要防诸侯强的怪圈中寻找出路。帝王公侯制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异姓功臣只准封侯,宗室封王公两级,这样尽管东汉外戚专权,但功臣不能封公只能封侯,在制度上避免让外戚势力直接超过宗室夺位。增加宗室一级爵位,并没有能加强中央集权。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破坏了异姓功臣不能封王公的制度,准备代汉。对分封制度改变是依靠主张恢复五等制的中小地主阶级,曹操还恢复了秦汉时萌芽的虚封,首次制度化想以此笼络中小地主阶级。曹魏代汉后,同样增强宗室地位,对恢复五等制的要求,仅把宗室公庶子改封亭伯,这样凑成帝王公侯伯五级代替五等制,与中小地主阶级希望的五等制相去甚远,帝王公侯伯五级依然以皇室为核心,与公侯伯子男以异姓为核心没法比,中小地主阶级的愿望依然没有满足,他们对仅获得虚封不满,多数官僚爵位仅百户、数百户,依然不能升公爵提高地位,仅在九品制上比东汉强些。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缓解,直到魏末司马昭施行公侯伯子男五等制,扩大地主阶级世袭范围,提高中小地主阶级地位,以后五等制成为历代主要分封基础制度。虚封的作用至此被证明在封建制度中,作用很小,难以成为笼络地主阶级各派的工具。晋朝建立后,面临的维护宗室地位的困难更强,因为其本身就不是大姓强族,其采取的措施是官职与官爵分离的分封策略,防止豪强割据。在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首次采取了分食制度,这是比没有世禄的虚封优越,又能防止世袭豪强力量扩张的策略,就是不再让世袭贵族获得全部封户租赋,在西晋是让诸侯世袭三分之一租赋,东晋是九分之一,这是既能保障世袭贵族的后代能永远有租赋世禄,又能保障中央政府租赋权的政策,还能防止豪强贵族过分干预封户的事务,比起虚封没有长远的实际利益更能笼络中小地主阶级,以后历代都沿袭。南北朝时期又恢复了虚封,还用例降爵位的政策,世袭罔替和例降两种世袭制度也成为分封的主要制度。晋朝的世袭是有晋永世,即使无后国绝,有时都会下诏让旁支袭封,国除一般是有罪,或者入继旁统,如司马邺任秦王入继帝位,秦国绝。分封在有了例降后,世袭次数成为分封的重要内容。分封在隋唐还出现了封户实封、虚封的政策,这也是为加强对分封诸侯的控制,隋唐沿袭晋朝的虚封政策,晋朝的虚封是封高爵,异姓王以后都是没有世袭的虚封,封王提高荣誉地位,晋朝封王中就有异姓林禄被封郡王,增强了虚封的作用。唐封异姓王、国公的很多,但是在封户上分为实封、虚封,也把实封作为一种笼络和限制异姓王公的策略,依照忠诚度和功勋授予实户,隋唐以后的异姓王基本也都不世袭,这种政策一直沿袭。分封中世禄的成分随着封建社会发展的历次改朝换代是逐步减少,越来越仅具有荣誉成分,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越用现实的封赏取代世禄,也和封建制度官僚化程度的加深,官僚队伍日益庞大有重要关系。元明清时期封建分封虚封的成分更高,元朝统一草原时部族分封民户的政策,在中原基本用当地制度取代,不仅没有官员实际封户,封爵也都不世袭,只保留封地投下世禄,元朝投下类似西晋三分食一,采用“纳官者七分,投下三分”。明朝时基本沿袭元朝,也仅仅分封世禄,按官员级别分封,中山王徐达年俸五千石,高于一品俸禄一千多石近五倍,亲王赐田百顷,享受固定数额的世禄。清朝分封亲王一千四百亩、郡王九百亩,加上数额不等的年俸,到清朝公爵才允许世袭二十六次,也就是说能有二十六人世袭,这是不让受封家族多人犯罪,若犯罪除爵的人多,低爵不到三代就国除了,防止因为有爵位而任意犯罪。总体看封建社会分封的土地和民户呈现虚封的发展趋势,世禄基本都是租赋性质,土地和民户逐步都由朝廷控制,不再作为世袭封赏,让大臣世袭继承,而是用世禄的形式,由朝廷统一征收,按预定数额支付给诸侯,这是逐步增强封建专制造成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