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亚农耕向欧洲传播和黄河流域农耕向蒙古草原等北方地区传播的情况来看,两者结局不一样,由这一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和中国的文明基础农业这一物质生产类型的特征也就存在着差别,具体地说即欧洲的农业是在狩猎和畜牧的基础上逐渐吸收农耕而发展起来,中国农耕和畜牧则是在黄河流域本土产生的,一个是迁徙而产生的次性农业文明,一个是本土产生的原生农业文明。 三 原生和次生农业文明:单一种植业为主的农耕文明和农牧并重有机结合的文明。 原生农业文明是指土生土长的农业文明,如黄河流域,它既是起源地,同时又是农业繁荣地;次生农业文明则是指它的农业文明是由外部传播而来的。由于土地?Š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原生农业文明和次生农业文明所面临的自然条件就有着较大的区别。欧洲文明的基础农业的特征是在发展驯养和畜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种植业,并且种植业首先是满足牲畜饲料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主营畜牧业的习惯,因此农耕的扩展并非一下子就从西亚迅速传遍全欧洲,而是缓慢传播,根据研究者的测算发现,欧洲早期农耕推进的速率是每年1.08公里,每代人扩展的平均速率为25公里,农耕在向欧洲腹地传播持续了大约3000年之久。(14) 农耕扩展过程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跳跃式传播,这种传播是游牧部落接受农耕,其目的不是真正为了种植而引入种植业,而只是为发展畜牧业而引进种植方式,因此,其传播方式不是板块式推进;其二是渐进式传播,农耕在西亚向欧洲传播开始,最早到达东南欧的爱琴海地区,孕育了希腊文明,希腊文明的 物质基础是农耕文明发达,而在希腊文明发达之际,欧州北部地区还是人烟稀少并主要营畜牧生活。在早期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扩展了,他们的文化也同样扩展。而人口压力的明显反应是地域的扩展。早期农耕在增加食物生产的基础上可以保证人口的增加。在狩猎和采集经济中,季节性食物匮乏是人口死亡的 直接和间接原因,而农耕经济则可以缓解这种情况。如果人口增长的浪潮与地迁徙活动相一致,人口扩展的浪潮就会到来,在欧洲早期农耕推进过程中可以看到这种被称为半传播的“推进浪潮”。(15)这种推进浪潮的速度是较慢的,在推进过程中,显然将要受到遏制。因为这种渐进式推进传播的主要特征是在 出现人口压力的情况下扩大种植的比重,但是这一传播越到欧洲腹地,其阻力越大。因为在农耕和畜牧两种经济类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农耕要比畜牧养活更多的人口,也就是说从养活人口多少来说,从事农耕要比从事畜牧更有利一些,如果在可农耕又可畜牧的情况下,必须选择农耕,那么就意味着一定遇到了人口压力。但是欧洲腹地地区引进农耕的目的是为满足牲畜对饲料的需要,因而农耕的发展在早期仅仅是一种附属。而畜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少,因此在人烟稀少土地充裕的情况下,增大产业中种植业的比重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没有人口压力,主营畜牧的居民不会主动增加种植业的比重。因此自然就使欧洲早期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高于种植业的比重这一状况维持下来,人口压力的出现也只能从接近西亚的南欧地区向中欧、北欧逐渐缓慢扩展。这一结论已被后来的欧洲大部分地区农业结构所证实。早在荷马时期,畜牧业就是希腊人的“主要富源之一”。(16) 在古罗马的最初历史中,"居民的主要职业是畜牧业"。(17) 凯撒和塔西有关畜牧业在古代日尔曼人中的地位的著述,已为人所熟知。进入中世纪后,种植业在农业中占居主要地位,但畜牧业在西欧的农业构成中仍处重要位置。(18)中世纪的欧洲,肉类一直是大宗食品,中世纪早期,农民的食物除了谷物外,牛乳、乳酪和黄油也是必需品。(19)在城市,即使是一般劳动阶级其日常饮食中也包括" 相当数量的肉食" 。在法兰克福,15世纪肉的消费量高到平均每人125--150公斤。(20)在西亚农耕向欧洲畜牧社会的传播过程中,不太倚重种植业也可从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和土地宽窄情况加以证实。英国十四世纪以前,它的人口是250 万人,平均每公里仅10人。十六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已跃居世界首位,十七世纪末叶人口密度仅为23人,比同时代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低很多。(21)由于单一种植业和农牧结合型两经济类型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不一样,因此,局部地区人口过剩的危机来临的时间早晚不一样,农牧混合型经济类型的人口警钟敲响的时间要比前者早很多,并且前者敲响人口警钟后,已无余地宣泄人口,而后者至少可以通过增加种植业的比重的方式来缓解人口紧张的压力。由于后者较早地敲响人口警钟,随之而来的是迁徙,欧洲人移民美洲,把当时地球上最后一块肥沃的土地做为家园,所以在一定时间内仍然能够沿袭原有的生产方式。事实上,欧洲的土地一直到上一代人才感受到人口的压力,在整个中世纪期间,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人口比较稀少,而到了人口开始变得稠密到足以给土地产生压力的时候,美洲、非洲和澳洲大陆都敞开大门可供任意移居。在最近的三至四个世纪中,这些移居地向欧洲提供了部分食物,也提供了减缓人口压力的出路(22)。再看土地情况,西方实行农牧结合的方式,耕地和牧场分开,耕地以外是牧场。后来牧场部分地被开垦出来。(23)耕作制度普遍采用休闲制。美国学者格瑞斯在《欧美农业史》一书中说:"把全村的耕地划作两大区或三大区耕作方式根据两区制或三区制而定。在两大区的制度里,一半让它休闲,另一半栽培冬季和春季的谷物。在三大区的制度里,第一区让它休闲,第二区种冬季作物,第三区种春季作物。二田制和三田制又叫二圃制或三圃制,其中二田制的土地利用率是50% ,三田制则稍有提高,为66% 。这是在土地充裕的情况下,才可能将一部分土地休闲不用,否则就会象中国同时代一样,土地不仅不休闲,而且还实施多熟种植。十六世纪开始,西欧实施" 田草耕作制" ,在这种耕作制度下,各种土地( 耕地、牧场、割刍地、荒地)都合在一起进行谷物和田草农业耕作的最大优点即是能增积畜粪,培肥土壤。但是这种耕作制缺点是占用了大量的土地。(24) 十七世纪以后,英国的圈地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养羊,人们在圈占的土地上开始种上芜青和三叶草等饲料作物,这两种作物的引进为牲畜的饲养提供了大量的饲料。芜青、三叶草、小麦、大麦的四圃农作制出现,被人们称之为诺福克(Norfolk)轮作制。(25) 总之,欧洲的种植业从其产生之日起,直到圈地运动之际,主要是为畜牧业服务的。在单位土地面积上种植业和畜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一样。据专家估计,饲养羊群需要的劳动力,比种植谷物要少80%。(26)因此它不会很快促使人口增值到人多地狭的程度。西亚的种植业在传入欧洲畜牧社会以后,早期主要是作为畜牧业的附庸而存在,农业传入西欧这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沃土是古代社会农业最能发挥其效益的场所,但欧州的古代居民却没有让其释放其应有的能量,这样使得欧洲古代社会的农业结构是农牧兼营、且以牧为主的结构,这一结构既不会迅速带来人口压力,也不会因物质匮乏而导致人口稀少、 劳动力不足,其人地关系处于一个十分合理的状况。也许有人认为欧洲人口没有出现过盛是因为十四世纪中叶危害欧洲的黑死病和地理大发现后人口迁徙到美洲而造成的,但我们认为固然黑死病缓解了一定时期人口压力,但人口增值的速度是十分快,一次传染病危害导致人口减少不是没有人口压力出现的主要原因,而地理大发现以后的人口迁徙,其本身就与农牧结合式经济结构有关。由于欧洲腹地早期人口稀少,人均占有土地较多,因此土地不会作为命产,因此欧洲普遍实施长子继续制,这样促使一个家庭之中长子以外的男子出外谋生,这样导致当地人口压力得以宣泄。农牧兼营、以牧为主的经济结构对社会 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一是这种经济结构能使人口从土地中游离出来,大部分自耕佃农和小地主离开乡村,群集于城市,形成城市无产者,这样使得欧洲资本主义相应发展,列宁说过:“ 没有工业人口的增加和农业人口的减少,资本主义是不可能设想的”。其二是这种经济结构使地租更易向货币商 品化发展,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27) 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基础不是外来的,而是由其本土产生的,它也曾向外传播,但是在向北方蒙古高原寒冷地带的纵深跃迁式传播受阻,因为那里不适合种植业,因此黄河流域的农耕传播, 就只有向周围地区有限的地区进行宣泄人口压力式的传播,这是一种不得不进行的传播,它的农耕传播所至远远没有西亚向欧洲腹地传播后所面临的优越自然条件。黄河流域的土壤特征是由风堆积起来的堆积黄土,大部分呈灰黄色、没有水平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且其结构均匀细小、松散、易碎,使得原始的掘土木棒类容易入土;此外北方气候干燥,黄土不易风化、滤水性差、透气性好,土壤保存大部分原始物质,土壤比 较肥沃。(28)再则黄土上覆盖着不太多的杂草,易于清除,而从事耕种这种土壤类型非常适合于早期水平不高的农业发展,其缺点如果长期在某一土地上耕作,就会导致土地质地下降,这就是为什么黄河流域早期文明发达,但后来又不得不让位于长江流域的主因。而要想延缓黄河流域文明衰落并使之继续繁荣 的措施是使其农耕文明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那么就得从农耕技术上下功夫。为此,黄河流域发明了一整套针对北方气候干燥,少雨多风等不利条件的抗旱保墒技术,诸如耕耙耱耕作技术、代田法、区种法等等,(29)以确保农业丰收,并以此作为文明发展的基础。 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是一种原生的农业文明,这里,既是农业文明的原生地,也是农业文明的发展所在。显然其农业的发展,在其最初的时代,不会人为偏废种植业和畜牧业,但是随着农耕和畜牧的发展,特定条件的限制,必有取舍,从后来发展趋势来看,明显的事实是种植业的比重逐渐占优势。与黄河流域中心地带相距不远的周边地区的游牧部落和半农半牧部落,在先秦时期要么迁出中原,要么留在原地被农耕民族所同化,(30)过上主要营种植业这一单一经?Š济的生活,秦人和商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论及商代畜牧发展程度时曾说:“当时牧畜发展的程度真真可以令人惊愕。”(31)显然这带有夸张的成份,仅凭殷商甲骨文卜辞的情况判断是不完全的,因为殷代甲骨文中主要反映是上层社会生活,以贵族的饮食起居而辐射到当时一般人的生活进而得出畜牧业发达带有片面性,我们认为商代依然是一个农耕为主的社会。(32)秦人其先伯益“驯育草木鸟兽”,在秦惠王时,有人骂秦为“西方牧犊儿”。但是很快,到非子时期,秦人已适应了西陲农业生产的特点,完成了主营农业的转换,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生产基地。(33) 先秦时期商人和秦人的先民是畜牧色彩浓厚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中逐渐减弱畜牧而增加农耕的趋势是昭然可见的。后来秦国在天下纷争之中,鼓励军功、奖励耕战、发展农业生产,国力大增,从而灭掉各诸候国,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这一霸业的完成,其重要措施是发展种植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发展种植业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早期文明发达的物质基础。总之,中国的农业很早就以种植业为主,奴隶社会时期,畜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自春秋战国之后,整个农业构成便转化为单一粮食生产即种植业为主的类型,(34)较之西欧,畜牧业所占比重微不足道。肉食在饮食中的比重相当低。东周时期,普通百姓只能“七十而食肉”,或官高禄厚的人才能食肉。单一的农耕是一个需求劳动力且能创造劳动力的经济类型,即农耕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农耕生产的粮食要比单位面积上从事畜牧所得养活更多的人口。但是农耕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较小,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从事种植业需要适度的人口。当某地农业开发时,初期往往欠缺劳动力,故采取措施增殖人口,如商鞅变法和西汉初年的增殖人口措施的推行。而当人口和土地关系在生产的角度来看是最合理,再增加劳动力就意味着是多余时,但是适度的人口将很快产生多余的人口,因此种植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而来的是人口增值和过剩,这样就导致种植业向周边地区扩展。而当种植业向外扩张之际如果自然条件较好,又重复了劳动力由不足到过剩这一过程,土地与劳动力难以调适到合理的状态。 单一的种植业结构,使得中国历史上人口和土地关系牢固地结合起来,人口不能从土地上游离出去。中国和西欧的历史上都有土地集中的情形,英国圈地运动中,土地集中后用于养羊,由于养羊所需劳动力比种植业少得多,因此赶出土地的农民只能到城市谋生,从而使资本主义工业得以发展。(35) 中国历史上也有土地兼并的情形,但是土地兼并不是因发展畜牧业的结果,而是自由买卖的结果,兼并的土地并未用来发展需求劳动力较少的畜牧业,而是仍然用来经营种植,而种植业对劳动力需求较大,土地虽然向少数人手中集中,但是其经营仍然由大量农业劳力分散来经营。其结果是土地兼并只是把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却未能割断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没有减少农民的数量,减少的是自耕农,却又增加了佃农和雇农。尽管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一再出现,却未能使农民脱离土地投向工商业。(36) 单一种植业为主的结构,使得春秋以前的撩荒制到战国之际实施对土地连续利用,即至少一年一熟。《荀子·治国》和《荀子·富国》中还提到“四种五获”和“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战国时期已进行了土地复种。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了麦、豆、秋杂二年三熟制。隋唐宋代之际,南方实施两熟制。明清时期华南实施三熟制。土壤利用程度的提高,而土地肥力毕竟有限,因此产量势必不高,历史上北方地区的人均占有土地相对要多一些,多广种薄收,南方相对要少一些,土地实施集约经营,但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宋代陈 针对土地连年种植所导致的地力低下的状况,提出了加大投入保持地力常新壮的观点。 单一种植业为主的结构,使得衣食的矛盾尖锐起来。由于历史上中原地区衣被主要取自于麻、棉、桑结合的格局,造成了“麻争粮地”、“棉争粮田”、“桑争稻田”,衣被的生产不仅占去大量有限的土地,而且还需大量的劳动力,使得人口膨涨势所必然,历史上桑蚕业和植棉业最发达的地区,恰好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37)(3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