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创造了议会制、政党制、内阁制等一系列政治发展所必须的制度,开启了政治制度文明的大门,并在通往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上创造了独特的政治发展模式——妥协、渐进之路;而在独特的政治发展模式背后,总离不开对英国政治文化的探寻与追溯。 关键词:政治发展;制度;妥协;渐进;文化 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开启了世界近代史的大门,而对于英国政治发展的特点的研究应该放到整个英国的政治发展进程中去考察,而不仅仅是英国革命本身,事实上,英国的“光荣革命”只能算作英国政治发展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的确立现代政治制度的历史,比如,议会制度、政党制度、现代文官制度,也是“议会逐步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历史,是内阁对议会负责之原则产生、发展直至最后确立的历史,是政党在其内部起源、成长的历史”[1],但是英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缓慢的、渐进的,是各种势力妥协的一种结果,整个政治发展过程基本上是在和平中进行的,没有太多的流血,暴力色彩不浓重。妥协-渐进成为英国政治发展的最根本特征。本文只是试图从制度的视角分析英国政治发展的特点,并就英国的政治发展的文化渊源进行探讨。 一、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特点 1.制度的首创性。英国能够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进行商品输出,成就“日不落”帝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最早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英国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时代背景下创造了制度文明,形成了现代民主制度的雏形。英国在输出工业产品的同时,也在输出现代的民主制度,同时也保障了其在世界几百年的霸主地位。英国的民主制度的建立没有先例可以遵循,是在自身政治实践中不断摸索的,为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1215年的颁布《自由大宪章》,用法律的形式约束王权;后,当欧洲诸国启动资产阶级革命时,他们又率先以新政权为杠杆,实施广泛的政治改革,创立了资本主义责任内阁制、两党制和文官制,最终在“议会至上”原则之下克服了与宪政水火难容的专制,把国王变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人也由此成为人类政治现代化的开拓者。[2]由此可见,英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走在了欧洲的前列,更是世界的前列,所以说英国政治制度具有首创性,是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 2发展的渐进性。尽管英国最早确创立了现代的政治制度,但是现代政治制度真正确立却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从1215年颁布《自由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限制王权到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议会主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历经四百余年,期间充满着资产阶级贵族与王权的斗争,特别是1455年至1485年三十年的红白玫瑰之战,使得传统贵族损失殆尽,国王乘机确立了专制君主的统治,即便在“光荣革命”之后,仍不能单纯的认为议会就是政治权力的核心,在十九世纪选举改革之前、立宪君主确定之后这一段时间内,英国的权力实质上是掌握在国王和议会二者手中的,“国王还掌握着相当大的政治行政实权。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国王对选举的结果及选举议员的态度有相当大的影响;历届首相和大臣实际上全靠国王推荐”[3],可以称之为二元君主制。而政党制度,尽管早在十七世纪,英国议会就围绕王位继承展开争论,出现了两个政治派别,即苏格兰“强盗”——辉格和爱尔兰“歹徒”——托利,但直到19世纪三十年代的选举改革,英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才正式建立起来;选举制度亦是如此,从最早的对财产和性别的限制到普选权,从间接选举到直接投票,从等级投票制到一人一票制,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纷争,“1688年‘权利法案’规定,国会议员实行所谓‘自由选举’,但在1711年,法律规定下院议员的非常高的财产资格,郡议员必须是每年土地收入在600英镑以上,市镇议员每年不动产收入要有300英镑以上……连中小资产阶级也进不了议会大门”[4],即便在在十九实际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扩大选举权之后,选民总数仍只不过占成年国民的8%,而且女性是没有选举权的,直到1928年才通过男女平等的选举法。所以这样评英国的民主制度就不为过:英国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最后建立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 3妥协性。妥协性是英国政治发展的明显特征,而妥协的结果是各项制度的诞生,它不像法国的政治发展一样,总是经历疾风暴雨式的流血革命。妥协性从根本上来看是各种力量平衡的结果,以英国国王为例,在这里,我们把英国国王看成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在君主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达成了妥协;议会制度也反映了这种妥协,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是主要西方国家中唯一以贵族政治为基础的政治机构[5],在议会中上院较为保守,下院则较为激进,是平民的代表,这样一项妥协性的制度安排,也符合英国的实际政治社会状况。 二、文化相关性分析 上面我们把政治发展以制度的形式体现出来,而这些制度安排、达成与英国的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国民性格。英国四面环海,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英国人的岛国意识:开放和敢于冒险;而同时温和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存条件,加上自诺曼登陆以来就再未遇到外敌入侵,社会发展总体上看比较平稳,又使得英国人审慎、理性、独立、保守、调和、妥协、隐忍、克制的精神特质。“英国人是一个稳重的民族、注重实际、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不爱走极端”[6] 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容易安于现状,重视传统经验,不易受极端观念、理想主义和个人感情的支配,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另一方面,相对独立安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促使他们在政治上“注重保持自身特色,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英国国民对法律极为尊崇,养成了“重法轻权”的国民性格,1215年,英国贵族就在与国王的抗争中迫使国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就证明英国人在解决社会问题时,重视法律的作用,尊重法律,即便是不成文的惯例、习惯,英国人都不会打破。正是这种国民性格造成英国的政治发展总是在谨慎的国民心态中缓缓的向前推进。 2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二重变奏。一般人认为英国是典型的保守主义国家,守成、持重,但也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应当说,这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英国的保守主义还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即它并不是抱着传统的东西不放,不思进取,反对一切革新,而是对变革的进程和方式持稳重态度。当现存制度尚能维持,仍可继续时,它就坚定地守住阵地,不肯改革;但当已有的体制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时,它就允许某种程度的变化,并在这个新的变化的基础上把守新的阵地,成为反对新的变革(同时也反对倒退)的守成力量。或者按20世纪初保守党政治家休·塞西尔的说法,保守主义实际是人类对未来不可捉摸之命运的恐惧与惶惑[7]。实际上,英国的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即他们都在寻找、尊重传统,所以他们之间总能达成妥协。在政治改革时,保守主义使激进主义不敢越雷池一步,总是牵制着激进主义,避免社会急速变革带来的震荡,如果说激进主义是推进器的化,那么保守主义就是制动阀,正是两者的结合才使得英国社会在平稳中推进。 3贵族精神。英国社会是一个贵族社会,贵族精神是英吉利民族精神的外化,表现为:骑士精神;自立精神;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文化知识的渴求。这种精神从为被社会否认过,反而一直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效仿,人们争相上流社会看齐,社会中层向上层看齐,社会下层向中层看齐。英国作为一个贵族社会,但是社会等级不是很森严,整个社会结构是开放的,没有发生断裂,贵族文化在整个英国社会占主导地位,下层民众认同这种文化,所以在心理上能够接受,一方面贵族在英国已经没有太多的特权可言,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荣誉的象征,另一方面,贵族代表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生活充满着闲情雅致,他们对现有的政治秩序感到满足,不希望社会发生大的动荡,在贵族精神的影响下,英国的普通民众也不诉求政治革命解决问题,只要让他们的生活有些许的改善,他们就会同贵族一样安于现状。没有在社会心理上造成贵族和底层民众的对抗,所以在资产阶级主导的革命中,也只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来对抗代表封建生产方式的旧贵族与国王的联盟,缺少广大民众的参加,妥协也就不可避免。 结语 英吉利民族是一个理性的民族,他们重视经验,不惟书、不为理,只为实,相信实践的理性超越于抽象的理论,所以他们在不断的政治实践中发展、修正着自己的政治理论,譬如洛克,正是对实践精神的信奉,而不是像法国人那样迷恋于理想的世界,所以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加上英国人强大的传统——保守主义,独特的社会结构——贵族社会以及英国风度的贵族精神,所以,就注定了英国的政治发展是一个妥协、渐进的政治过程。 注释: [1] 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218 [2]徐奉臻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读阎照祥关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的几本论著[J]史学月刊 2004年第10期 [3]施雪华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版,83页 [4]罗豪才吴撷英. 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49 [5]曹沛霖,徐宗士.比较政府体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72 [6]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卷首语 [7]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175-176 张义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