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地里山川隔,天文日月同”——辽宋时期的北京及长城(2)

http://www.newdu.com 2017-11-20 北京日报 李华瑞 参加讨论

    “天下视燕为北门,失幽、蓟则天下常不安”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是致使中原王朝感受威胁长达近二百年,契丹骑兵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所以《日下旧闻考》称:“天下视燕为北门,失幽、蓟则天下常不安”。在167年的统治中,北宋政权对燕云十六州念兹在兹,宋太宗曾发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战役和雍熙北伐,均以失败告终。宋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强兵”针对的目标之一就是辽。王铚《默记》说:“神宗初即位,慨然有取山后(燕山以北九州)之志……其后永乐、灵州之败,故郁郁不乐者尤甚,怆圣志之不就也。”宋徽宗为继承神宗遗志,冒险采取了联金灭辽的政策,最终导致亡国。
    需要特别指出,宋对于辽的战略,只是要把燕云十六州全部收取回来,并无超越此外的想法。这个界限即是古北口,它作为长城北端的重要关隘,历来起着拱卫北京的重要作用。“燕疆不过古北阙”,“夷汉封疆自此分”,幽州四面平川,无险固可恃,难于控扼,宋太宗曾计划“异时收复燕蓟,当于古北口以东据其要害,不过三五处,屯兵设堡,自绝南牧矣”。由此可见古北口在宋太宗预谋收复幽蓟后防守计划中的重要性。宋辽战争中,名将杨业得到了契丹人的尊敬,在古北口为他立祠纪念。宋徽宗时期与金朝签订的夹击辽朝的“海上之盟”也是以古北口为界,“女真兵自平州松林趋古北口,南朝兵至雄州趋白沟,夹攻不可违约”“所有兵马彼此不得侵越过关”。
    宋金合攻灭辽后,宋一度得到燕京及附近六州,古北口也为宋所有,宋派“常胜军守松亭、古北、居庸关”。然而,“海上之盟”只是宋与金基于夹攻辽的短暂同盟,一旦辽亡,宋金直接接界,战争便不可避免。宋虽在古北口布军三千,但均是未经征战的士兵,当金军南下,皆不战而溃,加之归附宋的“常胜军”叛逃,最终导致古北口乃至燕京彻底为金所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