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北宋的市籴与民间货币流通(4)

http://www.newdu.com 2017-11-22 国学网 袁一堂 参加讨论

    四、结语
    北宋市籴,毫无疑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在交通极不发达的中古时代,每年能够将东南地区的巨额财富转化为国防费用,投放到西北,只有货币经济成分有了较大的增长后才能做到。北宋的国防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借助于货币经济的发展解决的。北宋的便籴,本身就是政府控制的商业活动。
    北宋的市籴,还反映了中国封建国家财政由原来主要依赖于直接税,逐渐转向愈来愈多地依赖于间接税这一趋势,即是说财政收入中诸如商税、盐税、酒税、茶税等货币部分所占比重呈上升的趋势。这一点,斯波义信先生已经谈过了。(105)
    北宋市籴从前期的官、民交换,逐步转向抑民科配,固然有籴本不足和吏治腐败等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北宋市籴本身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它体现的经济并非买、卖双方在价值规律支配下的自由、平等式的交换关系,因此,它就不可能像通常的商品交换那样摆脱国家政治权力的控制和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市籴最终演变成近似于赋税就是必然的了。
    注释:
    ①《宋代史论丛》,青山博士古稀纪念,省心书房,第123-159页。
    ②《文史》第24辑,中华书局。
    ③张方平:《论京师军储》,《乐全集》卷二三。
    ④《新唐书》卷五○《兵志》。
    ⑤《文献通考》卷一五一《兵》三。
    ⑥《唐六典·尚书兵部》。
    ⑦《通典》卷一二《食货》一二。
    ⑧《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
    ⑨《资治通鉴》卷二三二,德宗贞元二年。
    ⑩《文献通考》卷二六《国用》四。
    (11)《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六七,皇祐元十二月壬戍。
    (12)均见《文献通考》卷七《田赋》七。
    (13)《宋会要·食货》六三之六七。
    (14)《宋史·河渠志五》。
    (15)《宋史·陈恕传》。
    (16)参看《宋史·食货上四·屯田》。
    (17)《文献通考》卷七《田赋》七。
    (18)张方平:《乐全集》卷二五。
    (19)《宋会要·食货》四之二一。
    (20)《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司马光奏议》卷二六。
    (21)《文献通考》卷七《田赋》七。
    (22)《资治通鉴》卷二三二,贞元二年八月丙戌。
    (23)《中国封建时代兵制的变革与封建制度推移的关系》,《知困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4)《蔡忠惠公文集》卷一八。
    (25)《唐宋政府岁入与货币经济的关系》,《史语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中华书局出版。
    (26)《文献通考》卷二五《漕运》。
    (27)(28)《宋会要·食货》四二之二。
    (29)《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三。
    (30)《欧阳文忠集·居士集》卷四。
    (31)《宋会要·食货》四一之一。
    (32)《宋朝的和籴粮草,《文史》第24辑。
    (33)〔日〕斯波义信:《宋代の市糴制度の沿革》,《宋代史论丛》。
    (34)王曾瑜:《宋朝的和籴粮草》,《文史》第24辑。
    (35)《宋史·食货上三·和籴》。
    (36)《宋史·食货上三·和籴》。
    (37)《宋史·李参传》。
    (38)《宋会要·食货》三九之二一、三九之二二。
    (39)《宋会要·食货》三九之六。
    (40)(41)(42)(43)分别见《宋会要·食货》三九之六、三九之五、三九之一五、三九之二。
    (44)《宋会要·食货》三九之六。
    (45)《乞减放逃户和籴札子》,《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六。
    (46)说“博籴”之名,熙宁后始有,不确。《宋会要·食货》三九之四:咸平二年九月,诏出内库银三十万两,付三司送天雄军博籴军储。
    (47)《长编》卷四○○,元祐二年五月乙卯。
    (48)(49)《宋史·食货上三·和籴》。
    (50)《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五。
    (51)《长编》卷六○,景德二年。
    (52)《长编》卷八五,大中祥符八年丙寅。
    (53)《长编》卷六○,景德二年五月辛亥。
    (54)《宋史·食货上三·和籴》。
    (55)三说法有几种说法,《长编》卷九三:“请行入中、凿头、便籴三说之法”。沈括云:“余在三司,求得三说,乃是博籴为一说,便籴为一说,直便为一说”。参看《梦溪笔谈》卷一一。
    (56)《长编》卷六○,景德二年五月辛亥。
    (57)《宋史·食货下五·茶上》。
    (58)(59)《宋史·李谘传》。
    (60)《备要》卷九。
    (61)《宋史·食货下六·茶下》。
    (62)《古今源流考至论续集》卷四。
    (63)《宋史·食货下六·茶下》。
    (64)《宋史·食货下六·茶下》。
    (65)《宋会要·食货》五三之六。
    (66)《宋史·食货上四·常平》。
    (67)《趁时收籴常平斛斗白札子》,《司马光奏议》卷三九;《文献通考》卷二一《市籴》二。
    (68)《宋史》卷一六五《职官》五。
    (69)《论钱谷宜归一札子》,《司马光奏议》卷三六。
    (70)《宋会要·食货》五三之六。
    (71)(72)《宋史·食货上四·常平》。
    (73)《备要》卷一六。
    (74)《宋会要·食货》五三之八。
    (75)(76)(77)(78)(79)《宋史·食货上四·常平》。
    (80)《宋会要·食货》五三之一四。
    (81)(82)《宋会要·食货》五三之一八。
    (83)《宋史·食货上四·常平》。
    (84)《长编》卷一六七,皇祐元年十月壬戌包拯奏言。
    (85)《长编》卷一六一,庆历二年张方平上书。
    (86)《宋史·薛向传》。
    (87)《乐全集》卷二五。
    (88)《宋史·食货下一·会计》。
    (89)参看拙文《北宋钱荒:从币制到流通体制的考察》,《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90)《宋会要·食货》四○之二四。
    (91)陈靖:《上太宗乞从京东西起首劝课》,《宋名臣奏议》卷一○五。
    (92)《论运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栾城集》卷三七。
    (93)《论乞不受吕绍宁所进羡余钱札子》,《欧阳文忠公集》卷九九。
    (94)(95)余靖:《上仁宗论两税折纳见钱》,《宋名臣奏议》卷一○四。
    (96)《论京师军储事》,《乐全集》卷二三。
    (97)《宋史·食货上三·和籴》。
    (98)《宋会要·食货》三九之二二;《宋史·食货上三·漕运》。
    (99)《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先生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48页。
    (100)《群书考索后集》卷六一。
    (101)《宋史·食货下二·钱币》。
    (102)参看《长编》卷一五二,《宋史·食货下二·钱币》。
    (103)《长编》卷一七二,皇祐四年。
    (104)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第1057页。
    (105)〔日〕斯波义信:《长江下流域の市糴问题》,《宋代江南经济史の研究》,东洋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报告。
    原载《历史研究》(京)1994年05期第21-3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