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致习仲勋同志书信九封 文锋按: 习仲勋同志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毛主席对他曾有“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炉火纯青”、“比诸葛亮还厉害”这样高度的评价,笔者现将《党的文献》2002年第4期上毛主席1946年致习仲勋同志的九封信选辑出来,奉献给大家,让我们共同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并牢记习仲勋同志的重要题词: “毛泽东思想是亿万人民革命意愿和实践的结晶,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主席关于援助中原部队突围 致习仲勋同志书信九封 (一九四六年七月—九月) 一 仲勋同志: 陕南来报五份请查阅。李、王①两部决定分散;李部分为七股, 均在陕东南。王震率部正向柞水、镇安前进, 将分散于柞水、镇安及其以西地区, 这一带西北局是否可派干部前去协助?因该区尚无像巩德芳②那样的地方部队, 如不多派熟悉情形的干部, 恐立脚困难。此外, 郑位三③、陈大姐④、戴季英⑤三同志及其他大批离军干部, 如何秘密接引来边区.需十分秘密, 亦请考虑办法。再则, 苏斌、曾谅芳⑥支要求受陕西省委领导, 请加处置为盼! 请考虑派一二个大员去帮助李、王两部, 如汪锋及其他适当之人。 毛泽东 七月二十六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刊印) 二 仲勋同志: 请考虑派出几枝〈支〉游击队(武工队)性质, 策应李先念、王震, 创造游击根据地, 以利将来之发展:(一)麟游为中心一枝<支〉, 约三至五个连,其中以三分之二(两个至三个连).以班或以排为单位, 分散于径渭之间、陕甘之间十余县, 只要有党的地方, 或无党而群众条件好, 就放下一班或一排;完全地方化; 如穿军衣不便, 则穿便衣;如一班、一排目标太大, 给养困难, 则更加分散, 每地(例如一区)三五枝〈支〉枪;总以广泛分布于径渭间十余县, 作为当地人民武装斗争之骨干为目的;其余三分之一(一个至两个连)则集中公开行动, 但须取当地人民自卫队或人民游击队名义, 或其〔他〕地方性名义;无论分散的, 集中的, 在一年内一律由边区供给经费, 不从民间筹款;派出之前须加以训练;须配备充备多〈人〉数政治工作人员;须有强的领导,须有本地干部率领, 队员都要陕甘人(或杂以少数外地有经验者);要自愿肯干;要准备吃苦。(二)两当、徽县为中心一枝〈支〉,约二个至三个连;办法同上。(三)此外, 尚请考虑可否以海原、固原为中心派出一枝〈支〉, 以静宁、庄浪为中心派出一枝〈支〉, 每枝〈支〉约二百人左右。 以上方针是否可行?估计派出后是否有站稳脚跟之把握?或先派麟游、两当二枝〈支〉, 每枝〈支〉数目较小?请你召集有关同志讨论见覆〔复〕。此外, 蒲城、白水各县力求就当地非法武装予以干部及指导, 创造游击根据地。 敬礼! 毛泽东 八月十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刊印) 三 仲勋同志: 十七军八十四师现开陕南佛坪堵击我王震部。八十四师内是否有同志及同情者, 情况如何, 请查明见告为盼! 毛泽东 八月十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刊印) 四 仲勋同志: 王震行进甚速, 拟以十一天到达宁镇⑧或栒正⑨地区。王来两电请阅, 并摘要转告关中、陇东。关于准备三个强的团位于适中地点, 以便迅速出动策应王震, 此事请于日内准备好, 并即速出动于边境附近待命策应为要。 敬礼! 毛泽东 八月十九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刊印) 五 仲勋同志: 长武、邠县⑩、平凉、隆德、静宁、正宁、宁县、西峰、镇原、固原等处共有多少敌军驻防及其分布情形请即告。 毛泽东 八月二十二日夜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刊印) 六 仲勋同志: 来示悉, 布置甚好, 已告王震。陕西边境仍以保持平静为宜, 请告关中分区, 栒邑以东不去扰击;宁县、正宁及陇东分区各部则照计划办理。 今晨付上之电报阅后请退还。 敬礼! 毛泽东 八月二十三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刊印) 七 仲勋同志: 王震部主力已到边边11, 即在陇东休整, 请令陇东党政军予以欢迎及帮助。 毛泽东 八月二十九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刊印) 八 仲勋同志: (一)胡宗南似有向陇东进攻之计划, 我们如何应付, 请加筹划, 并见告; (二)我军出至封锁线外占领多少地方, 消灭多少敌人, 缴枪多少, 正宁、宁县、镇原一带碉堡线是否已完全攻破, 或尚余多少, 请伤人绘图附说〔明〕送我为盼。 毛泽东 九月一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刊印) 九 仲勋同志: 来信收到。即照所定方针去做。作战时, 注意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敌一部, 如来信所说集中六至七个团歼敌一个团。得手后看形势, 如我损伤不大, 又有好打之敌时, 可接着打第二仗, 再歼敌一个团;如不好打, 则撤回休整, 待机再打。此外, 须准备三千人左右补充作战部队的消耗, 请早为准备。最好先期交付各旅训练, 临时可迅速补充。 毛泽东 九月二日 (根据《毛泽东书信选集》刊印) 注 释 (1)李、王, 指李先念、王震, 当时分别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2)巩德芳, 当时中共陕南工委、陕南游击队负责人之一。 (3)郑位三, 当时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 (4)陈大姐, 指陈少敏, 当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组织部长。 (5)戴季英, 当时任中原军区副政委、中原军区第一纵队政委。 (6)苏斌、曾谅芳, 职务不详。 (7)汪锋, 当时任中共陕西工委书记。 (8)宁镇, 指甘肃省宁县、镇原县。 (9)栒正, 指陕西省邑(今作旬邑)县、甘肃省正宁县。 (10)今作彬县。 (11)边边, 指陕甘宁边区边沿地带。 以下为毛主席的三封手迹 ![]() ![]() ![]() 下面是习仲勋同志1983年2月21日参观韶山后的题词:“毛泽东思想是亿万人民革命意愿和实践的结晶,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