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森林“减水效应”监测资料选——《制度性干旱》附文三

http://www.newdu.com 2017-11-22 国学网 孟凡贵 参加讨论

    长期的监测数据表明,林地对水分的腾发要远远大于裸地荒坡。图表01为“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杨文治研究员《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与植树造林》[01]一文提供的陕西安塞地区林地与荒坡草地土壤水分的对比图表。
    图表01
     
    图表01说明,因森林水分消耗过大,形成土壤干旱。作者表述:“在一个相当长的序列中,虽然经过多次丰水年,土壤水分无疑会得到多次补偿,但都未能改变人工林下已被干燥化的土壤水分呈负补偿效应的生态环境” 。
    图表02是“北京农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王礼先、张志强等《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提供的对山西西部黄土区森林植被及裸地的水量平衡监测结果(1988~1990)[02]。和杨文治的监测结果不谋而合。
    图表02
     
    图表02反映:裸地腾发占降水的 48.44%,草地占 66.22%,灌丛占88.89%,油松和刺槐分别占97.21%和100.96%,刺槐蒸发散超出了当年的降水量。
    图表03记录了刘向东等对黄土丘陵区黄龙山区25龄人工油松林砍伐前、后土壤含水量变化。[03]
    图表03
     
    附文三注释:
    [0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源网>>>《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与植树造林》>>>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杨文治研究员,http://www.lrn.cn/economic/environmenteco/200606/t20060622_87934.htm
    [02]自然资源学报 >>> 2001年16卷5期>>>《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北京农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王礼先、张志强,http://www.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5472220&SUID=
    [03]《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分析》>>>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1991(14):71~78)>>>刘向东等
    转引自:农业工程学报>>>第16第2期>>>2000年03月>>>《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水土保持措施相互作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穆兴民,http://www.xibudata.com/article/uploadfiles/200692211242605.pdf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