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摩梭民族服饰工艺传承“妇女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建议 1.两条腿走路,传统精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坚持生态原料、手工制作传统服饰精品,是摩梭传统服饰工艺“妇女合作社”的立身之本。从材质、款式、染料、纹饰、做工等方面,都强化民族服饰的本土特色,把它们做到极致。这样的作品要少而精,做一件是一件,收藏级的,目标是博物馆,使之成为品牌。这条腿走“文化”。 另外一条腿走市场。为了维持日常运转,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也需要有一批。不过,还是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材质,尽量选用棉麻毛等自然原料,那种厚重感是化纤无法相比的。既然都花那么多功夫手工制作,用那些轻飘飘的化纤实在不值;二是染料,尽量采用植物或矿物染料。天然染料的生态意义和健康需求,以及那种雅致色相,是俗艳的化学染料颜色无法相比的;三是款式,一方面,要坚持制作道地的传统款式,另一方面,可以创制一些适合日常穿服的新款式,品种多一些,适应各种类型人群的需要。我举例说,天凉了,我想找一件可以穿上街的男式衣服,却找不到。但同样的披巾,却积压太多。四是传统图纹的发掘,如何既有摩梭特点,又和当代审美需求相谐,需要多与艺术家设计家沟通;还有图像心理,也需要注意,要研究特定图纹、色彩在不同信仰和习俗群体中的感知力和接受力。 2.陈列馆建设 阿七独支玛是一位十分敏锐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当她认识到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之后,便在恢复传统纺织工艺的同时,走乡串村去“捡破烂”,把乡亲们遗弃的旧物搜集起来。几年积累下来,竟然摆满大大的一个展室。 从专业和发展的眼光看,这些陈列品还需要进一步做规范化整理工作。建议学者和博物馆专家介入这个工作,增加必要的文字说明,做简单但有序的展览设计,让这种静态展示方式,与对面房子里纺织合作社的动态传承,一静一动,形成直观互补的两种传承方式。这是一个值得鼓励的乡村民族文化自我展示项目,它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小型的专题博物馆。 3.旧房改造 在阿七独支玛家的主房和新建两幢楼房之间,目前还有一幢土墙旧房,与目前的新房有些相左。他们在犹豫是等有钱了推倒重建呢,还是进行改造。我们由于这幢旧房保留了摩梭传统建筑的一些特色,觉得还是值得保留的。我们建议可以吸取国内外古村改造的经验,在尽量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性设计和改造。经过改造后,旧房和新房可以形成某种文化上的呼应关系,同时具有一定时代感。 回广州后,同行的付长青先生还特意用微信发来一张与这幢土墙旧房形制相似但经过改造的房子,提供独支玛做参考。 (本文发表于《文化遗产》2017年第6期,注释从略,引用请以刊物原文为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