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 刘丽文 青白釉瓷器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与宋人的审美趣味有关。中国一开始出现的就是原始青釉瓷,直至唐以越窑烧造的青釉瓷达到高峰。宋代各窑场纷纷兴起,并且相互竞争,其中安徽繁昌窑、江西景德镇窑取青瓷与白瓷之长将其融为一体,研烧出青白釉瓷器。其瓷胎体洁白,致密精细,透光性极强,使釉色因厚薄不同而发生变化,釉厚处呈青绿色,釉薄处显青白色,故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它的优雅和谐的色调迎合了当时上层人物的审美趣味,北宋中期前后青白釉色成为此时的装饰特色。 镇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洲端,黄金十字水道的南口,交通便利,自六朝以来即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贸易城市。历年来在镇江发掘和清理了多处宋代遗址和墓葬,出土了为数不少的安徽繁昌窑、江西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现就出土的注子温碗作一介绍: 市谏壁砖瓦厂北宋墓出土的安徽繁昌窑莲瓣形注子温碗(图1),注子通高20.6、口径3.8、足径8.3厘米;温碗高13、口径17.9、足径10厘米。温碗作敞口,深腹,腹下微内收,圈足微外侈。腹部饰莲瓣纹。执壶盖钮作蘑菇形,盖壁上有二小孔;壶为小口,直颈,丰肩,瓜棱腹,腹下内收,圈足,肩设弯曲长流,双带饰柄。腹部饰仰莲纹。胎白色微泛黄,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釉色泛黄。繁昌窑遗址分布在安徽省繁昌县城南郊和西郊的山地丘陵地带,为宋代窑址。现已发现窑址多处,主要为柯家冲窑、洛冲窑、姚冲窑、半边街窑等,面积约1平方公里,共发现龙窑30余座。其中以位于繁昌县南郊的柯家村窑址面积最大。始烧于五代,兴盛于宋代早、中期,衰退于宋末元初。是一个以烧制青白釉瓷器为主的民窑。 丹徒上党北宋墓出土的江西景德镇窑青白釉葵口形注子温碗(图2),注子通高23.5、口径3.1、足径8.1厘米;温碗高14.7、口径17.8、足径9.2厘米。温碗呈七瓣葵口,瓜棱腹,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高圈足。执壶盖顶塑狮形钮,狮作蹲坐状,昂首翘尾,生动活泼;壶体作瓜棱状,直颈,小口,折肩,肩部设一湾曲细长流,对称处设一曲形柄,腹深略鼓,圈足。执壶与碗的上下组合协调完美,釉色明澈温润,青色淡雅。景德镇窑是我国重要瓷器产区,窑址在江西景德镇,目前发现的早期窑址为五代时期,生产青釉瓷与白釉瓷,宋代生产青白釉瓷,元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北宋繁昌窑青白釉莲瓣形注子温碗,造型稳重厚实,圈足矮,足外直内斜。其胎厚,胎质紧密坚硬,白中微泛黄,此器釉面泛黄,胎土不够纯净,注子底部与温碗内底有5个支钉痕,釉面光亮温润而有柔和感,釉层较薄,厚薄不太均匀,积釉现象明显,釉面开小细片纹。而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葵口形注子温碗,造型秀丽挺拔,圈足高而直。其胎土较细腻致密,体薄透光,釉色莹润,白中泛青,青中显白。从镇江北宋墓出土的青白釉瓷来看,繁昌窑青白釉瓷产品一般都出现在北宋早中期墓中,从镇江北宋墓中出土的青白瓷器来看,北宋早中期繁昌窑青白瓷与景德镇窑青白瓷同出,北宋中期以后,墓中所出青白瓷基本上为景德镇窑产品,而繁昌窑少见和不见, 说明当时景德镇窑青白瓷产品占有主要市场,对繁昌窑青白瓷产品产生了冲击,致使其市场空间萎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