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印度的摩偷羅國,有一位長者子善根深厚,掌管家業經營沒有多久,起了出家的心念,請求雙親聽許他出家修道,他的父母親回答:「我們只有你這個兒子,今天我們都還健在,為什麼要拋下我們出家修行?」長者子聽聞之後十分憂惱,茶不思、飯不想,如此一連六日,父母親見他心意堅決,便允許他出家,但要求說:「你出家後,要常常回來探望我們。」長者子答應後,便前往優波笈多尊者座下剃度出家。 剛出家的長者子比丘自念:「先前與父母親有約定,出家後應當常回俗家探望父母。」於是就向尊者請假回家,然而當他回到家中,看見妻子因他出家心生懊惱,無心打扮嚴飾,不復昔日的嬌美而心生退悔:「我應該捨戒還家。」比丘回到精舍後,向尊者頂禮說:「和尚!我想要捨戒回到原本的住處。」善於教化的優波笈多尊者對他說:「善男子!請再過一段時間,等心意確認後再來找我。」 尊者以神通力化現死屍,由四個人抬著從城門而出。長者子比丘剛好走在回家探望父母的路途中,看見那四人抬著以布覆蓋的死屍迎面而來,就好奇地問擔屍者:「請問亡者是何人?」一位擔屍者回答:「聽說有一位長者的兒子新出家,他的妻子為此憂惱而死,我們受委託要將她的屍體抬到尸陀林。」 比丘一聽,擔心亡者是自己的妻子,就隨擔屍者出城門到尸陀林,欲親眼目睹死屍。這時,優波笈多尊者更變化死屍從頭到腳、由體外至體內,咽喉、食道、心、肝、腸、肺……處處潰爛,膿血流布,蟲蛆鑽爬。比丘見到此景恍然大悟,立即作不淨觀想,原來自己迷戀妻子的美色,最後究竟只是一堆骨頭、爛肉,污穢不堪,不值得貪愛,如此精進反覆思惟,清淨心現前,化除種種愛欲煩惱,便證得阿羅漢果,所作皆辦,解脫自在。 比丘回到精舍向優波笈多尊者頭面禮足,尊者問他:「你是否見到你的妻子?」比丘回答:「依法而見。」尊者知道比丘如理思惟,已證阿羅漢果。於是優波笈多尊者便依照自己的慣例,凡度化一人證得阿羅漢果者,即取一籌投於石窟之中。 典故摘自:《阿育王經.卷第十.優波笈多弟子因緣第八.不樂住處因緣》 省思 經云:「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愛欲不僅是障礙修行的因緣,更是眾生歷劫生死輪迴受苦之根源,人生中的愛恨因緣,令人苦惱狂悶,種種痛苦悲傷皆是因之而起。所以要想了脫生死、不受情愛纏縛,便須思惟真理,諦觀諸法實相。以智慧心觀察一切法不淨、無常、苦、空、無我;見境不生貪愛、取捨、好壞、美醜的分別,這念心有定、有慧,心中平靜、安定,人生處處皆是光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