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华美绚烂的想象,这其中建筑是最不可缺少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被冠以维多利亚的名号,足见其历史地位,那么,这一时期英国的家居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本文将从住房格局和生活设施两个方面为读者细细介绍。 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其它事物一样,这一时期英国人的家居状况也因阶级和收入而有所不同。在住房格局和生活设施等方面,贵族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城市与农村均各具特色。但交通和技术的发展还是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从而使家居呈现出或微妙或显著的变化。本文以中产阶级家庭和城乡工农家庭为例,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家居状况作一概览。 1、住房格局 维多利亚时期,除贵族能够继承田产和房产外,人们通常没有自己的住房。多数城镇中产阶级家庭以租期为三年、五年或七年的出租房屋作为安身之所。一套典型的中产阶级住房格局基本如下: 通向一楼的正门入口处一般建有高出路面的几级台阶,拾阶而上进入一楼。这里通常设有门廊、餐室和供男主人使用的房间,如书房或会客室。医生等职业男性习惯于在住所的第一层接待患者或客户。 门廊处有楼梯通向二楼。整套住宅最精美的房间就在这一层,来自街道或厨房的噪音不会影响这里。客厅占据大部分二楼面积,有时它被拱门或折叠门分隔成两三个房间,用作乐室、画室或温室。当有客人造访时,仆人会首先请进客人,帮他们脱掉外套,再引领至通向客厅的楼梯,这时女主人在楼梯顶端迎候客人。 三楼以上是家庭成员的卧室。主卧两侧分别设有男女主人的更衣室,用于保存各自的服装和私人物品。孩子们的餐室、活动室和卧室是分开的。七八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与保姆住在一起,再大些就要与同性的同胞共处一室,直到成年才会有单独的卧室。住房宽裕的家庭还设有教室,由家庭教师为孩子们上课。 顶楼或阁楼用作储藏室和仆人的下处。除通向二楼和三楼的前楼梯外,一般设有连接地下室和阁楼的后楼梯,这是仆人运送生活物品或出入下处的主要通道。 中产阶级生活宽裕,家庭主妇追求时尚的家居风格自然也就无可厚非。清雅的日式布局曾一度风靡,繁复的中东风格和简洁的古希腊风格也曾独领风骚,而影响最为持久的还是雕饰厚重的哥特式古典风格家具。在实际生活中,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室内布局大体状况如何?1881年出版的一本家居指南提供了标准的家庭布局模式: 门廊铺设石质地板,上有产自东方的地毯,一个伞架,一两把高背椅。餐室中,支架居中的圆形或椭圆形餐桌再配上几把皮椅会令每位就餐者感到惬意。客厅中间摆有一个质地厚重的圆桌,周围环绕着舒适的长椅,座椅,钢琴等。客厅墙面通常贴上带图案的浅色墙纸,地板刷成深棕色,中间铺有印花图案的小地毯。卧室的布置相对简洁,主要有床、衣柜、梳妆台、盥洗盆、壁炉等。19世纪中期以后,卧室通风逐渐受到重视,铜铁架床代替了传统的挂帘四脚床。 与中产阶级家庭的居住条件相比,工人家庭显然相形见绌。工业革命时代早期,大片的工人居住区都是背对背的建筑模式,即每套住房的左右和背面都是另一户的墙壁,只有一扇朝前开的窗户。典型的工人住宅是上下分布的两个房间。木桌木椅,墙上几只吊钩,一个小衣箱,两张分别供父母和子女睡觉的床,一些简单的厨具,这就是全部家当。 中产阶级的住宅分出私人空间和家庭共享空间,而贫穷的工人家庭连一张全家人一起吃饭的餐桌都摆不下。为了避免已近成年的兄妹或姐弟同床共枕,许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空巢的老夫妇家借宿。农民的居住状况与城市工人相差无几。 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原有的工人住宅模式被取消,卫生和建筑条例相继出台,加之社会财富的增长,工人的居住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的住房都单独排列,前后门俱全。后门通向一个砖墙围起的小院,可以种些植物、晾晒衣服、堆放杂物。房间数量也有增加。一楼通常是厨房和客厅,二楼则是父母与子女分开的卧室。 到19世纪60年代,熟练的技工和工匠在婚前已有能力用积蓄购买必备的家具,并在婚后一二年内再添置部分二手日用商品。这一时期工人家庭的室内布局大体如下:一楼客厅是接待贵客和周日全家聚餐的重要场所,因而布置最为精心。除沙发、椅子、地毯、书籍外,有的家庭还会配上钢琴。起居室兼为餐室和家庭活动室,中间摆放铺着油毯的木桌和几把长椅或凳子,壁炉旁边散放着几把舒适的座椅,一个厨柜用来盛放餐具和厨具。 2、生活设施 尽管今天仍有许多英国人住在19世纪建造的房子里,但最初的取暖、照明和烹饪方式已不复存在。勿庸置疑,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生活设施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在富有之家,浴室和供暖设备都很少见。室内光线昏暗,还经常发生火灾。 英国的气候潮湿多雨,如果没有取暖设备则很难应付。维多利亚时代,殷实之家在每个房间都设有壁炉。有时人们用木头做燃料,这在农村尤其普遍,但设计壁炉的初衷是用于烧煤。煤在燃烧时不会火星四溅,比较安全,而且燃烧缓慢,无需经常留意。除非有卧床病人,一般家庭很少使用卧室的壁炉,只有大富人家才能享受卧室壁炉取暖的奢侈生活。19世纪80年代燃气发明后,人们把煤气炉放进卧室的壁炉里,点燃一会儿便可在入睡前驱走寒气。 19世纪早期,尽管蜂蜡燃烧时间长,亮度大,但由于造价昂贵,绝大多数家庭还是用蜡烛照明。在农村,日光和炉火的光亮都被利用起来。在反映这一时期日常生活的油画里,经常会有农妇坐在家门口纺纱、编织的场景,这并非单纯为画师摆造型,而是真实生活的写照。19世纪40年代,比蜡烛安全且照明效果好的油灯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此后,修剪灯芯、清洗灯罩和定期添油成为一项新家务。在燃料中鲸油价格不菲,煤油较为低廉。19世纪80年代,高效、清洁的燃气系统发明后,煤气灯在城市新建住宅普及开来。 在农村家庭中,生活用水一般设在厨房内或厨房后面的洗碗处。家里备有水箱或水桶,仆人或穷人的孩子负责从附近的水泵或水塔提水。在城市和郊区,中产阶级家庭的房子周围建有蓄水池,定期有马拉水车送水。1885年前后,水管在多数地区推广普及,许多妇女认为这是本世纪生活状况最大的改善,以后她们不必再为省水而煞费苦心。 由于英国人衣着繁复,而且大量使用室内装饰布,洗涤就成为一项繁重的家务劳动。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一般都雇佣专门的洗衣女工,否则洗涤将会成为仆人乃至女主人的一项沉重负担。家政手册建议家中的每个床都配上六对床单,这是个好主意。如果备有大量床单、床罩和内衣,一年只需彻底洗八九次即可保持室内清洁和个人卫生。但洗衣日的确是紧张而忙碌的。仆人一大早就要在炉子上烧好热水。当时肥皂的洗涤效果还不理想,衣物必须刷洗和煮烫才能彻底洗净。用手拧干、抻平大量厚重的衣物也很消耗体力。洗好的衣物能否在室外晾晒取决于天气,如果天气不好必须放在室内晾干,那么屋内则要一连数天潮湿阴凉。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洗澡习惯逐渐形成。在工人阶级家庭中,父亲和外出做工的女儿们一般定期到公共浴室洗澡,其他家庭成员则每周在厨房的锡制浴盆中擦洗身体。孩子们洗澡通常是不换水的,只是添加热水保持适宜的温度而已。那些雇佣仆人的中产阶级家庭则在自家浴室或更衣室洗澡。浴室的盥洗架上摆有脸盆、水壶、漱口杯、皂盒及其它盥洗用具。早饭前一小时左右,仆人会敲门进入,为主人准备好每日晨浴所用的冷热水。如果进行彻底清洗,仆人就把浴盆放在浴室的壁炉前,并挡上屏风防止灰尘。在主人洗澡过程中以及穿衣离开后,仆人负责提水、倒水。由于浴盆很小,人们习惯于坐在旁边的小凳上而不是坐到盆中洗澡。到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富人阶层已可以享用到便利的浴室设备,但是拥有众多呼来唤去的仆人,谁还急于更新节省劳力的洗浴设施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