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很久以前,有一位妇女,有一个儿子,她想再生一个儿子。她问别的妇女:“有谁能使我再生一个儿子?”有一位老年妇女对她说:“我能使你再生儿子,但必须祭祀天神。”她问老年妇女:“祭祀必须用什么东西?”老年妇女说:“杀死你的儿子,用他的血祭祀天神,你一定会得到许多儿子。”这个妇女听了,就准备杀自己的儿子。旁边有位智慧的人,耻笑并责骂她:“真正愚昧无知的人才这样做。没有生的儿子,能否得到还不知道呢,怎能杀了现有的儿子!” 愚蠢的人也是这样,为了尚未产生的欢乐,自投火坑,做出各种损害身体的事情,只是为了将来生往美好的天界。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21、妇女欲更求子喻 往昔世时,有妇女人,始有一子,更欲求子。问余妇女:“谁有能使我重有子?” 有一老母语此妇言:“我能使尔求子可得,当须祀天① 。”问老母言:“祀须何物?”老母语言:“杀汝之子,取血祀天,必得多子。”时此妇女,便随彼语,欲杀其子。 傍有智人,嗤笑骂詈②:“愚痴无智,乃至如此!未生子者,竟可得不?而杀现子!” 愚人亦尔。为未生乐,自投火坑,种种害身,为得生天③ 。 注释: ① 祀天:祭祀天神。 ② 骂詈(lì):詈,骂、责备。 ③ 生天:天,指光明、自然、清静之地。生往光明自在的天界。 解说: 此则可与第二十九则<贫人烧粗褐衣喻>并读。 辨析: 在愿望和现实面前,要首先立足于现实;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不能代替现实。同样,要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必须首先拥有一个充实的现在。不能把握今天的人,也难以把握未来。本文也从侧面反映了印度佛教在产生时与其他教派的思想分歧。 印度在历史上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有的宗教提倡教徒通过苦行来拯救人的心灵和肉体。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却不这样看,他批判婆罗门教提倡的“苦行”,认为其实质是“为得财之方”。他接受了印度早期哲学中“一切皆苦”的人生观,并以如何解脱它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 佛教认为爱为苦之因,是心中苦恼的根本,因此否定爱。那些执意于子女、妻子爱恋的人,由于生、老、病,以及种种原因,最终会沉入悲痛的泥海,好似沉入泥坑的老象。舍去了爱,也就舍去了苦之因。 欲望也是人痛苦的源泉,各种贪欲都会由于不得或得到了又最终会失去而产生苦恼,也被否定,即要舍欲。 佛教选择了圣者出家的生活,不仅为了保护身体而食,还采用了“蜜蜂的生活方式”,好比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并未使花受苦,自己也很快乐。 其追求转迷为悟、离苦得乐、慈悲救世的精神,这些认识中,不乏辩证思想。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