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当代中国研究所学术委员会顾问、研究员田居俭 记者:大约在半年前,我从《当代中国史研究》上读了您写的《把当代社会史提上研究日程》。对这篇文章的立意,我很感兴趣。您能先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缘起吗? 田居俭:可以。这篇文章酝酿的时间很长。十多年前,针对中国社会史研究偏重古代史和近代史领域的现象,我在一篇书评中指出:“中国社会通史”应重在“通”字,包括“当代社会史”在内。可惜,业已出版的社会通史都将下限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无论从中国通史的一个断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称“国史”)角度审视,还是从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并将长期经历的一个社会形态(社会主义)角度审视,当代社会史都是社会通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这个想法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比较完整的阐述,还是受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的启示和点拨。学习十七大报告特别是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后,更是茅塞顿开。 记者:请您具体讲讲好吗? 田居俭:好。远一点说,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社会史研究的复兴改变了以往历史研究中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是其延伸和拓展)、经济史、文化史三分天下的单调格局,社会史成了百花齐放的史苑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借用英国社会史专家哈罗德·珀金的话说:“灰姑娘变成了一位公主,即使政治史和经济史不允许她独立,那么她也算得上是历史研究中的皇后。”直到目前,方兴未艾的社会史研究还在向纵深发展。尽管研究者们对社会史内涵的理论界定尚未取得共识,但都以求同存异之气度,谋殊途同归的结局。譬如,主张采用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学、生态学等跨学科方法,研究“整个社会的历史”,研究下层平民百姓的历史,成了研究者们相互切磋交流的“绿色通道”。 近一点讲,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社会和谐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些来自实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为国史研究特别是当代社会史研究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使研究者们的探索更加有的放矢。 基于上述理由,国史研究者要更加关心和注重社会建设,加大力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相对应的当代社会史,用创新的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考察新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来龙去脉,科学、完整地总结党在全国执政以来,为促进社会和谐在哪些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和“新的成效”,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经验”。用具体、翔实的史实验证新中国如何重视与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和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加强社会建设的历程,这既是整体的当代社会史,又是聚焦人民群众的当代社会史。用当代社会史改进和完善以往国史研究中当代经济史、当代政治史和当代文化史三足鼎立的格局,既是国史研究和国史学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又是推进国史研究和国史学科建设的有效之举。 记者:这么说,当代社会史真是大有文章可做,有大文章可做。 田居俭:确实如此。从中外历史研究的走势看,都是政治史先行,经济史和文化史接踵而来,社会史最后登场。国史研究中亦莫能外。与当代政治史、当代经济史和当代文化史的研究相比,当代社会史研究不但滞后,而且薄弱,是个亟须填补的空白。因此,国史研究要在这方面花大力气,全方位、多视角,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列宁语),包括社会存在前提如时段、疆域、气候、山川、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生产力水平等,社会结构如人口、婚姻、家庭、宗族、阶级、阶层、群体、社区等,社会生活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社会功能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体制与机制、社会管理、社会安全等,考察不同时期解决社会矛盾的成败得失,梳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始末。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当代社会史研究与社会学研究应有区别。当代社会史研究的任务不是为社会建设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提供化解思路和谋求对策,而是为社会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支撑,属于基础研究。即使这样,当代社会史研究也是大有文章可做,有大文章可做。实践必将证明,当代社会史是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研究者在这个领域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记者:看来当代社会史思精体大,那么如何筹划呢? 田居俭:从“大社会”着眼,站在洞察社会变革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屋建瓴,明确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是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社会建设作为当代社会史研究的主题和主线。这样,就能保证当代社会史研究起步伊始,便立足围绕大局、服务社会的新取向和高起点,打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话语体系的当代社会史,避免唯西方社会史研究马首是瞻,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方法以至话语,错走食洋不化的弯路,要择善而从,为我所用。执西方社会史研究之牛耳的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勒高夫,在《新史学》中谈到他们苦心经营的新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时指出:“在很多方面(如带着问题去研究历史、跨学科研究、长时段和整体观察等方面),马克思是新史学的大师之一。”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把群众在历史上作用放在首位,这与新史学重视研究生活于一定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也不谋而合”。勒高夫以年鉴学派的视角和感受说出如此令人振聋发聩的话,对于中国的社会史研究者用什么理论指导当代社会史研究,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记者:当代社会史研究千头万绪,怎样落实呢? 田居俭:从“小社会”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围绕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和实践回溯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步骤和措施,从正反两面总结经验,提炼和升华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善者从,欠善者改,不善者戒。从特定意义上说,社会建设的历史,就是关注、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广大人民谋取根本利益的历史。 譬如,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研究不同时期统筹解决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等,就是当代中国劳动就业的专题史。 又譬如,社会救助是民生之需,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延伸和补充。研究新中国怎样对贫困居民实行救助,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就是当代中国社会救助的专题史。 再譬如,医疗是民生之急,是城乡居民健康从业的保障。研究新中国怎样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落实经费保障措施,特别是向农村倾斜,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就是当代中国医疗卫生服务史。 再譬如,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族振兴的关键。研究新中国如何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普及中小学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扶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等,就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专题史。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分门别类的专题史研究基础上,再进行综合的、贯通的社会总体史研究,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当代社会史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社会史,既能道出社会的本然,又能道出社会的所以然,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堆砌现象、不揭示本质和规律的弊端。年鉴学派重视微观研究和个案剖析固然可取,如布罗代尔的《菲力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等,但有失繁琐和碎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