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薛洁侯梦莹]新疆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与特质探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中国民俗学网 薛洁 侯梦莹 参加讨论

    三、党政军企合一:兵团军垦民间文学的制度保证
    2014年10月5日发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明确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职责和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央组成部分。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是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白皮书为兵团的体制、性质给予了准确定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部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从一开始就与部队分割不开,名正言顺地、完整地保留了部队的建制、番号和组织机构。所以,兵团一直保持着准军事化的自上而下较健全的组织系统和管理系统,如兵团司令部建制14个师、各师管辖10多个农牧团场、各团下设20个左后的连队,每一级都有自己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同时要向上一级负责。
    兵团的前身是部队,因此兵团还继承了军队绝对服从党的领导的传统,所以兵团文化与生俱来就富有军旅文化传统。党对军队有绝对的领导权威,同理,党和国家对兵团这一准军事化组织的管理也一样拥有至上的权威。党和国家对兵团赋予的是为国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兵团必须不折不扣地绝对服从。因此在这种大的政治环境背景下,党政军企合一的特点显示出其权威和力量。长期以来,兵团准军事化的组织机构,军垦官兵的雷厉风行、言传身教,基层民兵的正规训练、耳濡目染,使之保持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自觉地履行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练就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军垦大军。保持部队传统,这在军垦民间文学中都能得到印证,也为军垦民间文学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四、五湖四海与新疆本土:军垦民间文学的多元交融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广裹、富饶的大地上,现在共居住着50多个民族,是我国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勤劳智慧,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间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方面密切联系,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进了民族团结,活跃了各民族文化生活,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1950年代初,进驻阿勒泰地区的骑七师十九团(兵团第十师的前身),因部队中的西北人多,原籍陕甘的秦腔就成为部队战士最喜爱的一种剧种,于是师秦腔剧团就将在阿勒泰一带广泛流传的哈萨克族叙事诗《萨里哈与萨曼》改编成秦腔进行演出。《萨里哈与萨曼》诗,通过描写可汗女儿萨里哈与可汗部下萨曼两人哀婉动人的爱情悲剧,鞭笞了封建礼教和门阀等级制度,赞美了忠贞不渝的生死爱情,展示了哈萨克牧民对民主、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和追求。
    哈萨克族叙事诗《萨里哈与萨曼》改编成秦腔为部队官兵上演后,收到了极大的轰动和震撼效应。究其原因,一是让部队官兵通过喜闻乐见的秦腔艺术形式,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当地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满足了战士们渴望走进边疆民族文化的精神需求;二是将哈萨克族叙事诗改编成秦腔,作为一次大胆地尝试和吸收,开创了民族间文化交融的先河;三是使当地口耳相传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以汉族为主的军垦官兵中得以广为流传,充实和丰富了军垦民间文学。
    兵团在亘古荒原上亦军亦农,白手起家,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离不开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屯垦戍边、开发建设新疆的过程中,整个构成了新疆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地方和兵团各族人民大杂居、小聚居、嵌入式居住的格局。这种兵地民汉的交往和文化的交融,在民间文学上则体现为多元交融。汉族人物传说在少数民族中流传,如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说,在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生动反映了兵地各民族共建家园、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卷本里许多故事被汉族和少数民族互为讲述,如《赛里木湖的传说》《赛里木湖的由来》;有汉族讲述维吾尔族的传说故事《沙漠的传说》《真正的爱情》;有少数民族采录者用汉文记录的本民族传说,如《麦盖提的传说》;有维吾尔族用汉语讲述、在汉族中流传的《葡萄的来历》;有哈萨克族讲述汉族的故事《金斧头》,等等。
    这些民间故事,不论来自哪个民族,哪个地区,或由谁来讲述,其文化内涵都是教育人们团结和睦、与人为善、积极向上。它们的精神实质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新疆兵团、地方各民族文化多元交融的态势。
    结语
    以上,我们从古屯垦文化根脉、军旅文化传统、党政军企合一的组织管理形式、多元文化相交融的视角,阐明了兵团军垦民间文学的成因,即新疆流传的古屯垦传说故事是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根脉;传承军旅文化传统、富有军旅文化色彩是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特质;党政军企合一的准军事化组织是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制度保证;兵团五湖四海人的原籍文化与新疆本土文化的吸收影响是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多元交融之作。而探讨、分析兵团军垦民间文学的成因,理出脉络,把握精髓,贯穿主线,可为提升兵团文化戍边、实边和强边意识,为巩固一个守望精神家园、可资传承与弘扬军垦精神的文化空间,为兵团向更高目标的方向发展一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人民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原文刊于:《民俗研究》2017年第3期;注释及参考文献参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