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英国研制原子弹的前前后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军事史林 倪学德 参加讨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虽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但英国政府决心研制自己的原子弹,在强调英美特殊关系的同时,走出美国的核保护伞。此举有力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和独立性,使它重新成为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英国政治家克罗斯曼把研制原子弹说成是“1945年以来英国政府所做的最重要的政治决定”。
    二战中,一些国家为了在军事上打败对手,纷纷研制原子弹。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进攻波兰,仅用四周时间就占领了该国。1940年4月,德军进攻丹麦和挪威;5月突袭荷兰和比利时;5月26日,33万英法联军不得不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伦三岛上。一时间里,欧洲处于德国法西斯的战火笼罩之中。英国的核科学家很快得到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德国法西斯正在秘密研制原子弹。
    英国科学家清楚地知道,要是德国研制出原子弹,对盟国将构成毁灭性的灾难。科学家罗特布拉特认为,阻止德国法西斯使用原子弹的惟一办法,就是自己拥有原子弹。1939年底,英国在利物浦秘密成立了原子弹研究小组,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可行性问题。
    然而此时的英国,已处于德国法西斯打击的恶境中。德国飞机几乎每夜都要轰炸英国,利物浦也成了德机狂轰滥炸的目标。在炸弹的爆炸声中,烈火熊熊,火光冲天。好几次,炸弹就在原子弹研究中心边上爆炸,核科学家所在的房屋被震得直打颤。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核科学家的研究取得越来越多的进展。英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中子只有处于核的有效目标范围内才能被抓住。罗特布拉特事后称:“当时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尚未认识到这一点。”这个时候的英国,原子弹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美国。当时,美国也在秘密研制原子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速度极慢,远远落后于英国。那时美国还在对原子反应堆的理论进行探索,而英国科学家已搞清楚制造原子弹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并且开始为制造原子弹做准备。应该说,英国只要继续努力,是有能力很快研制出原子弹来的。而且,其原子弹研制的速度会在世界上领先。
    可惜的是,德国法西斯的肆虐使英国难以再继续研究原子弹。利物浦上空每日德军飞机的轰鸣声,让英国人感到英国太小了,研制原子弹太困难了,说不定哪一天原子弹的研制会在突如其来的爆炸声中化为灰烬。
    英国官员看着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忽然想到大洋彼岸的盟友美国没有卷入战火,是一个理想的研究场所。英国政府决定,去美国研制原子弹。1941年夏,英国科学代表团访问美国。在美期间,英国科学家把英方在原子弹研制中的进展透露给美方,同时双方还讨论了合作问题。英国首相丘吉尔很快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了会晤。经过仔细协商,双方达成协议:英国核科学家为躲避德军轰炸机的空袭,将去美国和美国科学家一起研制原子弹。1943年,英国首批科学家启程去美国,开始与美方一起共同研制人类第一颗原子弹。
    虽然战争期间英国和美国在原子弹的研制方面曾经建立了密切的伙伴关系,但是,原子弹毕竟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美国有许多核心资料对英国人保密。虽然英国对美国原子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英国科学家对原子弹的制造过程却所知甚少。战时美国以安全需要为由,在英美协定中规定:取得原子弹方面的资料必须以“有知道的必要”为基础。负责曼哈顿计划(即制造原子弹计划)的格罗夫斯中校忠实地执行了这个规定,他排斥英国科学家,不让他们参加原子弹的制造工作。所以到战争结束时,英国人还不知道铀和钚的大规模生产的细节。
    英国人认为,由于战时两国在原子弹研制方面的合作,英国自然有获得制造原子弹资料的权利。因此,在大战结束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英国工党政府的艾德礼首相据理力争,试图说服美国向英国提供制造原子弹的资料。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后,艾德礼立即发表了一个前任首相丘吉尔早先拟就的声明,有力地叙述了英国对原子弹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它在这一计划中与美国的合作关系。艾德礼在9月25日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中坚持认为,在原子弹问题上,英国是一个与美国享有平等权利的伙伴并对原子能政策享有同等的发言权。但是,当时美国国会正在酝酿通过禁止和其他国家交换关于原子弹资料的立法。1946年4月,艾德礼告诉美国驻英大使哈里曼说,英国政府认为美国应当向英国提供原子弹,或者至少提供生产原子能的资料。否则,联合王国将被迫制定自己的民用和军用原子能计划。然后,艾德礼迅速行动,他命令英国驻美大使在4月15日向美方要求得到关于原子能工厂的建筑和运转的详细资料,结果遭到美国的拒绝。一天后,艾德礼给杜鲁门发去了一封亲自署名的电报,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抗议。杜鲁门在答复时认为,美国没有向英国提供这种资料的义务,并且认为英国建立自己的原子能工厂是不明智的。
    有的美国学者认为,杜鲁门总统认识到其他国家不久也会拥有原子武器,因此必须进行国际管制。在国际管制建立之前,同任何别的国家(即使是像英国这样一个忠实的盟国)共同享有生产原子弹的知识很可能会破坏实现管制的努力,或者至少使这种努力变得更加困难。研究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历史的学者指出,“为国际管制尽最大可能的努力的决心在杜鲁门政府的想法中起了主要作用,总统决心不因同英国发生过于密切的关系而破坏这一事业”。
    实际上,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第一枚原子弹的成功给美国带来的政治、军事利益是不言而喻的,它使美国政府相信原子弹是在战争中具有绝对优势的,因而力图保持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1945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杜鲁门就对记者发表谈话,阐明了美国的上述立场。他说:“就原子弹的科学知识而论,每个国家的科学家都懂得,这是不能保密的。但如何把第一颗原子弹制造出来,这个秘密美国不能公开。”
    艾德礼争取美国合作的努力失败后,英国政府决心独立研制原子弹。其实,早在1945年8月,艾德礼就设立了一个原子能顾问委员会,以约翰·安德逊为主席。这个委员会接收了为研究原子能而成立的战时组织——管合金委员会的任务。10月29日,艾德礼在议会下院宣布,将在哈威尔建立一个关于原子能利用问题的研究机构。艾德礼在11月末宣布,设在哈威尔的研究机构开办费用约为100万英镑,经常费用约为每年50万英镑。12月7日,原子能顾问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委员会要求政府立即设立原子研究试验机构和进行钚的生产。因此,艾德礼在1946年1月任命柯克罗夫特为设在哈威尔的研究机构的主持人,把生产裂变物质的工作交给了供应部并成立原子能司,任命退休的空军参谋长波特尔领导这个新机构。艾德礼对波特尔说,作为原子能管制专员,他的任务将是使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一起工作并做出决定。
    哈威尔的设施是供纯粹研究和试验目的用的,一个认真的原子能计划还需要建立庞大的生产工厂。随后,工党政府任命克里斯多福·欣顿为建设和管理这些工厂的负责人。欣顿是一个有着广泛经验的工程师,战争期间曾经主持皇家兵工厂的建筑和管理工作。在一个月之内,欣顿在兰开夏的普列斯顿选好了提炼铀金属的厂址。英国必须白手起家,建立一个庞大的工业综合体。到1946年夏天,英国已经有了一个研究原子能的机构。虽然它还处在萌芽状态,但是计划得非常好,能够健全地发展。美国学者艾尔弗雷德·戈尔德伯格说,英国“政府不等待美国的决定就着手进行自己的计划,表现出明智和远见”。
    1946年5月1日,工党在议会提出了一项法案,赋予政府利用和发展原子能的权利,这个法案把责任交给了供应部。艾德礼说,已经核准的原子能计划大约需要3000万英镑,但是要完成工作,可能要花更多的钱。从这时起,英国的原子能计划开始稳步前进了。1947年4月,原子能顾问委员会制定了一个计划,规定第一批钚将在1952年的头三个月生产出来,这是生产原子弹的最后一个必要条件。1948年1月,原子能顾问委员会取消,因为保证同战时计划发生连续性的任务已经完成,科学政策顾问委员会和国防政策研究委员会接替了它的顾问职责。  
    虽然研制原子弹计划在英国政府的发展规划中没有优先地位,但是因为艾德礼首相的重视,这个计划的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1947年,艾德礼决定应该明确原子能计划的优先地位。供应大臣驻议会联合秘书于同年7月在下院说:“政府正在把一切力量用在发展原子能上面”。政府在分配材料、金属和劳动力方面对原子能计划给予了六个最优先地位之一,“它不能有更高的优先地位了”。此后,原子能计划开始高速运行。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英国国防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亨利·蒂泽德提出,英国应该放弃生产自己的原子弹计划,让美国人去搞算了,英国应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大量常规部队。对此,艾德礼首相极力反对。1949年9月,他在写给负责研制原子弹计划的大臣的信中指出:“我们认为研究和发展原子武器及其发射方法……都是最重要的项目。我们必须把这些方面的需要同其他重要防御措施的研究和发展方面的需要一并予以考虑。但是,除非研究原子武器所需要的努力会对其他项目造成严重影响,就必须满足研究原子武器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苏联的原子弹爆炸并没有导致英美在这方面更加密切的合作。很明显,只有在英国人表现出他们有生产原子弹的能力之后,才能获得美国的正式合作。
    发展原子弹的决定是在内阁国防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做出的,虽然艾德礼没有正式和内阁商量,但是并没有关于在国防委员会或内阁内部发生不同意见的证据,非国防委员会成员的内阁大臣是通过传给他们的会议记录知道这一决定的。政府的这个决定公布后,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1948年5月12日,国防大臣亚历山大在答复下院议员就发展新式武器的进展情况时说:“一切类型的现代武器,包括原子武器在内,都正在发展之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报道只有二十七行字,没有做特殊评论。
        由于种种原因,工党政府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并没有公开。1946—1951年的国防白皮书几乎没有提到原子能,1949年的白皮书只是提到非常规武器的发展。1945—1951年工党执政期间,议会中没有举行过关于原子能问题的辩论。对于议员们向大臣提出的有关问题,通常只能得到最低限度或完全否定的答复。工党议员埃姆里斯·休斯在听了关于这个计划的进展情况含糊其词的答复后,对他的同僚议员沮丧地说:“当我们在下议院问这件事的时候,人们几乎会认为已经仍了一颗原子弹了。当一位议员询问首相关于原子弹的情形的时候,首相望着他,好像他问了一件下流的事情”。保守党一直主张尽快发展原子武器,强烈要求首相就原子能工作的进展情况提出报告。艾德礼在1946年3月答复保守党提出的批评时说,这个计划不可能有更快的进展,因为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不是受财政考虑的限制,而是限于现有的有训练的科学家人数和物质资源,尤其是建筑和工程设备的物质资源”。然而,到1951年11月丘吉尔重返政坛的时候,英国已经站在制造原子弹的门口了。连丘吉尔也承认,工党政府“不仅在原子弹所需的决定性材料的制造方面,而且也在制造这些武器的准备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英国终于在1952年上半年生产出制造原子弹用的钚239,随后组装成第一颗原子弹。10月3日,在澳大利亚的蒙特贝洛岛试爆成功,其当量为2.5万吨TNT。这颗原子弹是在一艘军舰上爆炸的,用来研究原子弹爆炸时对港口的影响。英国原子弹的试爆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的核垄断,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出现了。
    对于英国研制原子弹的影响,人们说法不一。有的英国学者坚持认为,制造出原子弹并没有提高英国的国际威望。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把英国经济搞上去比制造原子弹更能提高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但是,大多数学者和政论家对此都持肯定态度。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高度评价了当时英国政府的这一重大决策,他这样写道:工党政府“成功地为英国完成了制造原子弹这一极其重要的、价值无比的任务”。
    客观而论,研制原子弹是英国保持大国地位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两个世纪以来,英国一直是世界事务的主要决定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论是执政的工党还是在野的保守党,都相信英国在过去是并且应当继续是一个世界大国。英国在国际事务中不再起主要作用,将是不可思议的。对英国来说,不能接受原子能的挑战,会被认为是从伟大事业的退却和对权力的放弃。在英国政治领袖们看来,丧失威信和国际尊重将是这个国家所不能忍受的。正如艾德礼后来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能同意只有美国应当有原子能”。
    研制原子弹也是出于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的需要。英美特殊关系在战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战争结束后英美关系就不再是平等者之间的伙伴关系了。美国因为独家拥有原子弹,进一步提高了它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实力。英国所关心的,是在英美关系中对美国的政策施加影响。但是,如果两国的力量相差太大,仅仅靠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在二次大战中形成的特殊关系,是不能保持英国对美国外交的影响的。而有了原子弹,英国就有资格继续回到世界大国的谈判桌上,也就可以恢复和美国的军事伙伴关系。
    英国政府决心研制原子弹的另一个考虑,是担心美国可能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所做的那样再度回到孤立主义。在战后的几年中,艾德礼感到美国政府在和英国的合作方面是靠不住的,“美国随时都可能回到孤立主义,因此我们必须照自己的意思采取措施”。1945年8月租借法的突然中断和美国军队的复员,似乎预示着将再次发生一战后美国退出国际舞台的情况。英国希望影响美国的政策向集体安全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美国不能充分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那么,英国必须准备依靠自己。它不能依靠美国来保卫它。”英国在敦刻尔克战役后独自抗击纳粹德国的情形,在英国领导人的脑海中记忆犹新。“他们都决心使英国在必要时应当准备再度独力支撑。在原子弹的世界上,一个国家只有在也有原子弹的时候才能希望独力支撑”。
    最后,作为世界技术和工业大国之一,英国必须考虑原子能的非军事潜力。英国科学家清醒地认识到原子能为现代工业提供动力方面的广阔前景,而制造原子弹与和平利用原子能是一个同步的过程。的确,由于原子能工业发展的缘故,化学工业成为战后英国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后来建成的许多大企业,都以各种不同形式与原子能工业有关。可以说,原子弹的研制对战后英国的工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无论从军事方面还是从民用方面来说,作为战后初期的一个世界大国,英国研制原子弹都是合乎逻辑的。
    参考资料:
    [1] [美]艾尔弗雷德·戈尔德伯格.英国发展原子能的经过和它同美国的矛盾[J].北京:国际问题译丛,1965,(1).
    [2] 卢天贶等.核世纪大揭秘[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1.
    [3] 修义嵩.原子弹秘闻录[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
    [4][英]阿伦·斯克德等.战后英国政治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5] [前苏联]米列伊科夫斯基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经济与政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 (载《军事史林》2006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