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罗马的灭亡(2)(20050310)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新史学 詹姆斯·哈威·鲁滨 参加讨论

     有几个较好的希腊历史学家的著作的残篇流传下来,其中最著名就是福提乌斯。他本是君士坦丁堡的一个主教,生活在九世纪后半期。他一生的困难很多,但却利用余闲的功夫将他自己的藏书编出一种简单的提要。所以我们现在至少还有一种当时著作的提纲。例如奥林庇道鲁斯[12]所著的历史是从狄奥多西死后说起的,这就是邹西穆斯历史的蓝本。另外有一个提纲的纂辑者,就是很有学问的皇帝君士坦丁·波菲罗吉尼杜斯[13]。他曾经下令将所有最好的历史著作中值得保存的材料,都搜集起来,汇为一编,分为五十三卷。这部大书现在已经残缺,其中有两卷关于重要使臣往来的记载是重要的。举一个例:关于五世纪一段最好的历史保存下来了——即普里斯古斯叙述他去拜访匈奴王阿提拉[14]的一段记载——就是这个热心学问的皇帝的功绩。还有一段也是他保存下来的,就是六世纪的时候马尔丘士所说的奥多瓦卡[15]于476年派使臣到君士坦丁堡那件事。
     有几个教会的历史学家自中古以来到现在还是有名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奥罗修斯。他在少年时代曾受到奥古斯丁的鼓励,著了一部世界通史,他的目的就在于攻击深信异端的民族。他说他的宗旨是搜集过去历史上各种天灾人祸——如战争、疫疾、饥馑、地震、水灾和种种大罪恶——条分缕晰地来说明在基督教没有传入欧洲以前,当大家还是崇奉异端神道的时候,世界上并不比以后幸福。他那部《七卷反对异端史》最后的十余百是叙述五世纪最初十八年间的事情。他所说的事实,他以为人人都知道,他的唯一目的是证明敬畏上帝的人一定得到幸福;相信旧神的人就要遇到死亡。所以我们对于他的著作不能过分重视。他的著作的可信程度和今天那些职业传教士的耸人听闻、浮夸浅陋的说教差不多。
     关于五世纪的头六十多年阂,我们有几个希腊教会历史学家,那就是苏格拉底[16]、苏邹密努斯[17]和狄奥多利[18]等人。他们最注意的是异端、僧侣、神迹这类东西。关于当时的事实反而不十分注意。对于当时的政治史,叙述得尤其少。
     在中古时期的编年史里,虽然编纂的人很喜欢给我们一种历代执政官的名单,而且有好些年代没有记载,但我们有时也可以搜集到几段很简单的记载。但是从普罗斯波[19]的著作里面,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提示,他生在五世纪,他的编年史叙述到454年。至于马西利那斯在查士丁尼时代所著的历史,蒙森已经把他的残篇搜集在一起。不过这一类的史料异常模糊而且难读。
     还有基督教圣徒的传记,虽不很经常但有时也提到当时的事情。埃努丢斯的在公元505年所作的《帕维亚主教埃庇汉纽斯传》里,就常提到理西美[20]、奥瑞斯提斯[21]、奥多瓦克这班人和当时扰乱的状况。当时的史料如此缺乏,所以研究历史的人不能不竭力去利用各种暗示,甚至不能不利用当时人的诗和当时人所作的颂赞。在六世纪初年,有一个克劳底安[22]曾经写了一篇极好的六音步的颂扬斯提利古[23]的赞。但是他的论调不但太偏,而且因为他这篇文章原来是一种韵文,所以不能将真实的事迹叙述出来。我们普通以为阿拉利克从蹂躏希腊归来以后,罗马政府曾经命他作一个罗马官吏,这种说法就是从克劳底安的两行诗里得来的。
     在五世纪后半期,有一个很有名的著作家,叫做阿波利那利斯·西多尼乌斯[24]。他前后赞美过好几个罗马皇帝,第一个就是他的岳父阿维杜斯。他所提到的事实,没有克劳底安那样明白可靠,也没有那样简明清楚。但是现在仍保存许多西多尼乌斯的信札,藏读一遍,就可以知道五世纪后半期的法兰西虽然有伯坎底人、高芦人和法兰克人,但是有人仍旧可以进行文学的研究和在美丽的农庄中避暑。除了他的信札以外,我们还有教皇利俄一世[25]和埃诺丢斯这班人的书札保存看。
     四
     我们现在将罗马帝国分裂这件事研究一下。普通以为罗马帝国自从公元395年狄奥多西死后,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传给他的大儿子阿尔卡狄乌斯,西部传始他的小儿子荷诺里乌斯。这个观念印入普通读者的脑中如此之深,教科书里面复述这句话如此之普遍,我们在此地可以不必再去细加叙述。我所以从两种最通行的教科书里面引出后边两段文字,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的课本错误还多,实在是因为他们最可以代表那种谬误的观念。
     “自狄奥多西死后,其二子阿尔卡狄乌斯与荷诺里乌斯再度将帝国分为两部。从此罗马帝国事实上就永远分为东西两部,欧洲历史上遂有东西二帝国之称。东帝国存在了千余年,而西帝国不到一百年就亡了。”
     另一位作者,在用大字印的“帝国的最后分裂”的标题下,叙述如下:“狄奥多西在位之日是罗马帝国最后的统一时代。自公元399年至395年,他是唯一的皇帝。他临崩之际,将帝国分路他的两个儿子,阿尔卡尔狄乌斯及荷诺里乌斯。长子年十八,分得帝国东部;次子年十一,统治帝国西部。这是罗马帝国最后的分裂——这是大国分离趋势的结果。东西二帝国在历史上的分裂从此开始”。
     上面所引的两段文字,其中最严重的错误有三点:(1)罗马帝国并没有分裂过,它始终是一个国家;(2)狄奥多西并没有作过罗局唯一的皇帝;(3)东西二帝国在历史上的分裂并不是从狄奥多西开始。当时人对于阿尔卡狄乌斯和荷诺里乌斯承继他父亲的帝位这件事,并没有感觉奇怪,因为阿尔卡狄乌斯在他父亲未死以前,已经作过十一年的皇帝;荷诺里乌斯也已经作过三年皇帝。在当时法典里面还保存下许多命令,都是用父子的名义发布的。关于帝国分裂这段事实,说的最详细的恐怕要算奥罗修斯所著的历史了。他不过说:“在罗马建城后1149年,皇帝阿尔卡狄乌斯(他的儿子狄奥多西二世就治东帝国)和他的弟弟荷诺里乌斯开始共同统治帝国,只是各有各人的都城。”邹西穆斯说的更加明白:“皇帝狄奥多西既分意大利、西班牙、凯尔提卡及利比亚给他的儿子荷诺里乌息,自己在去君士坦丁堡途中得病而死。”
     奥罗修斯所说的当时状况非常正确,因为他根据当时的习惯和狄奥多西法典以及查士丁尼法典来说明的。从公元161年,玛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皇帝[26]命维鲁斯来协同他统治帝国以后,直到戴克里先皇帝为止,帝国的法律往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皇帝的名义颁发下来。自从戴克里先以后,数帝并治的局面更加普遍;帝国的命令也往往用两个、三个或四个皇帝的名义发布。
     罗马帝国里同时有两三个皇帝进行统治,这件事在我们现在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名词上的矛盾。但就罗马人的眼光看起来,并不如此;因为他们自古以来就惯于有两个行政官或保民官统治全国,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全是一样,不过在责任上稍稍有点区别罢了。至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皇帝,他们都是最高统治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从前那种行政官的关系一样,仍旧用非正式的方法来决定,那就是:儿子当然服从父亲,青年无名的当然附属于年长有名的。
     假使我们能够将阿密尼那斯·马西利努斯所说当时选举皇帝那件事实参考一下,我们就可以明白当时的状况。我们知道皇帝犹里亚努斯[27]于公元363年在巴比伦阵亡了,承继他的人约维阿努斯几乎是当选之后就死了。
     因为有种种不幸的事情,使两个皇帝忽然在那短时间都死了。当时军队向皇帝约维阿努斯的尸体——预备送到君士坦丁堡去——举行葬礼以后,就向尼西亚[28]开拔,同那地方帝国的文武官吏研究一种应付危局的方法。当时虽有些人怀有妄想,大家都以为非选一个很有威严的,很有智慧的人来继承大统不可。
     当时有一种谣言说:一部分人想提出斯古塔里第一区的保民官埃揆提乌斯来做皇帝,但是当时一班有势力的人们不赞成,认为他太粗野;他们的意思很愿意举约维阿努斯的族人詹努利努斯来作皇帝,他本是在伊利古木地方[29]作军需官。但是大家也反对他,因为他现在距离太远。于是大家一致地选举了天命攸归的瓦楞提尼亚努斯[30]来继承大统,因为他的资格既好,而且所在又近。他本来是斯古塔里第二区的保民官,曾留任在安西拉地方,原定他应随后登位。当时对于皇帝的选举,既然没有人反对,所以立刻派人去请他快来即位。中间有十天功夫,罗马没有皇帝。
     瓦楞提尼亚努斯到达之后,穿上皇帝的袍服,戴上皇冠,大众欢呼他为皇帝。但是他想演说的时候,四围的兵士忽然大声疾呼,要求他立刻推举出第二个皇帝来。瓦楞提尼亚努斯回答锐:“你们要选举一个同事来同我共负皇帝的责任,本来有许多很好的理由,我当然没有疑问。而且我自己是一个庸碌无能的人,对于国家大计,我一人当然担当不了。……我希望运气来帮助我,可以找出一个很聪明的而且极和平的人。”
     瓦楞提尼亚努斯到了君士坦丁堡之后,也想到他自己所负皇帝的责任太大,所以决意不再延宕了。他得到大家同意之后——实则没有人敢反对——就带着他的弟弟瓦连士(364年即位,378年卒)到了城外近郊,宣布他是罗马的皇帝,代他穿了皇袍,加了冕,两人同坐车子回到城中去,然而事实上他的弟弟好像是他的仆从一样。
     在这个时候,罗马国内战云密布,四边的蛮族都要向他们最近的地区侵入。阿尔曼尼人蹂躏了高芦[31]和拉提亚[32]地方;同时萨玛提人[33]、揆地人又骚扰班诺尼亚地方[34]。还有庇克特人[35]、萨克森人[36]、苏格兰人和阿塔古提人也常来进攻不列颠。此外奥斯托利安入同摩尔人[37]等蛮族又进击非洲;此外还有哥特强盗常常劫掠色累斯[38]一带地方。
     冬天过了,两个皇帝和哀共济地——一个是正式选出的,一个是形式上的同僚——经过色累斯到了尼西亚,他俩将军权分而为二。此后再到了色米乌木地方又将政权分而为二。瓦楞提尼亚努斯前往米兰[39],至于瓦连士则回君士坦丁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