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感受大英博物馆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首都博物馆 陈平原 参加讨论

    
 

    题目:《感受大英博物馆》
    时间:2006.04.23  下午14:00
    地点:首都博物馆多功能厅
    主讲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正文:    主持人:大家开始了,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博物馆,并且来这里参加陈平原教授的讲座,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大英博物馆的这些展览,以及进一步了解英国的文化和大英博物馆里边的展品情况,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来做“感受大英博物馆”的讲座,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陈平原教授。
    陈教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的专家。同时,他对博物馆事业也非常热心,对我们博物馆的展览情况也非常关注。陈教授曾经到英国去详细地考察了大英博物馆的情况,写了一本书,在大英博物馆读到了一些理解和感想,今天就请陈先生把他的理解和感想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希望通过这个讲座能够加深到场的各位对首都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特别是对大英博物馆到首博来展览的这些展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相信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下面请陈教授开始讲座。
    陈平原教授:各位下午好。我习惯在大学讲堂里面演讲,那样我比较自如点。因为,我知道我的学生从哪儿来,知道听众是什么样的人。今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听众,我的感觉就像是武侠小说里面说的,出门最怕是白衣秀士,因为行走江湖,碰到武当,知道武当是怎么回事;碰到少林,知道少林是怎么回事;只有白衣秀士,家法不明,对付起来很难。我在大学里演讲,到各个地方演讲,也大都是到大学。今天,面对台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不同层次的听众,我希望能够让大家理解。
    刚才馆长的介绍,必须做一点纠正,我不是博物馆方面的专家,我的长处正是因为我不是专家,所以诸位才会听得下去,太专业的话,听起来有点困难。今天,就请大家听一个非专业的、对博物馆有兴趣的人文学者谈论他所看到的大英博物馆。
    我当时报的题目是《感受大英博物馆》,甚至连“阅读”都说不上。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那是因为,作为一个非专家的人文学者,当他面对博物馆的时候,可能和博物馆学方面的专家不一样,跟普通观众也不一样。首先,我的好处就是,不太在意什么“镇馆之宝”。进博物馆,通常人家会告诉你,说这个博物馆里哪些是非看不可的,我基本上不相信这一“非看不可”的说法。因为,有人嘲笑中国人、日本人进卢浮宫就看三个。导游告诉我们,“维纳斯”在这儿,“胜利女神”在哪儿,“蒙娜丽莎”又在哪儿,好,看完走人。这一类由专家决定哪些是最重要的、非看不可的阅读思路,我不太欣赏。所以,我看我所需要的,看我想看的,也看我能看得懂得的东西。因为,相对博物馆来说,任何一个专家,任何一个读者,所知都是极为有限的,读那些能读懂的东西,比读那些大家都说好的东西更重要。阅读博物馆,有一定的自己的真切感受,这样就行了。任何一个博物馆,你都读不透,也不能要求我们读透,大体上,“沧海一粟”,这就够了。而且,个人体力有限,精力也有限,我看博物馆、美术馆的经验是,前三个小时能聚精会神,三个小时以后,基本上就体力不支,审美疲劳,看了也白看。所有,我不会从早上看到到晚上。这必须加个说明,当你金钱有限而博物馆又收费昂贵的时候,为了节约,也只能从早上看到晚上了。所以,我才说,看了那么多的博物馆,我特别欣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其实,我在伦敦住的时间,还没有在巴黎、在纽约呆的时间长,而且,在巴黎在纽约也会进博物馆,但看来看去还是说大英博物馆好。有各种原因,机缘凑巧,个人的心态还有体力等等,最关键的一点是,大英博物馆是免费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像我们这样有不错的固定收入的人来说,每天在纽约、在伦敦看各种博物馆,除了国立的以外,像蜡像馆,像其他的私立的博物馆,每次10英镑,等于100多人民币,去一两天没问题,如果每天都去,那是受不了的。所以我说,在巴黎看卢浮宫,在纽约看大都会博物馆,都不如看大英博物馆轻松,因为,你不用考虑金钱的问题,今天看不完,明天再来,一天一天看下去。我在那里住了31天,去了15次,看累了就回家,第二天继续看,一个展馆、一个展馆的看,很惬意。所以,尽管我在伦敦住的时间很短,但大英博物馆是我看得最细的博物馆。后来,我突发奇想,想写一本书,这就是2003年出版的《大英博物馆日记》。书出来后,效果不错。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还做了一个40分钟的专题节目,让我这样一个非专业的读书人,告诉你怎么进入大英博物馆。据说,播出后反应很好,我很惭愧,告诉他们,我不是专业的,他们说:“是的,正因为你不是专家,所以我们能听懂,很好。”好就好在我不专业,我讲的话大众听得懂,因为我跟听众的水平差不多。
    
    今天,就请大家跟随一个不太专业的“导游”,进入举世闻名的大英博物馆。这次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是可以移动的展品,而且,大都不是太稀奇的、大家经常看得见的展品。我会尽量谈一些在那里看到的、这里没有的展品,让大家对大英博物馆有一个感性的了解。
    
    大英博物馆创建于1753年,到现在已有250多年。现在大英博物馆的建筑群,其实是1850年扩建奠定的。今天我们看到大英博物馆的样子,最多是150年前的样子;至于最初的馆址蒙塔古大厦,请看这幅画,画中这座大厦,在1850年重建大英博物馆时拆掉了。这是大英博物馆门口的雕像,从这个地方进去,里面一个圆圈,那是大展苑,是2000年12月刚建成的。以前这个庭院中间,有中国人大都熟悉的圆形阅览室。阅览室边上有各种各样附加的建筑,妨碍观瞻,出入不便,对于人流的疏散不好。所以,博物馆请英国很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当初设计香港机场的Foster爵士,他做了大胆的修整,把各种各样的附属建筑全部拆掉,凸现圆形阅览室。同时,边儿上用钢筋和玻璃制成的一个网状穹顶,把四面大英博物馆的展厅连接起来。这是我们说的透过天光看得见的穹顶。
    
    其实,中国人谈大英博物馆,有很长的历史,一百几十年前已有这样的著作。你可以设想,晚清的时候,中国人第一次到英国,第一次看到博物馆时的感觉。我说的是1867年到1870年,当年的著名文人王韬到英国去漫游,回来以后,写了一本书叫《漫游随录》。里面第一次介绍“博物大院”,也就是今天的大英博物馆的情况。因为是第一次去,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介绍知识背景部分,没有什么特出的,后面的议论非常重要,说:“此院各国皆有。英之为此,非徒令人炫奇好异、悦目怡情也。盖人限于方域,阻于时代,足迹不能遍历五洲,见闻不能追及千古;虽读书知有是物,究未得一睹形象,故有遇之于目而仍不知为何名者。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不仅仅是让你愉悦,而是因为人们必须知道自己的生活处境,你所熟悉的,不是“五洲四海”;你所了解的,也不是“纵横千载”,这种情况下,只好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走累了,怎么办?进博物馆。
    进博物馆,可以让你对整个人类历史和各种各样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这是我们说的《漫游随录》里面提到的那段话。
    这就是我所说的晚清名士,也是最早介绍西方文化的王韬的画像。
      10年之后,我说的是王韬观看过大英博物馆10年之后,首任驻英法大使郭嵩焘到了英国以后,在日记里面记下这么一段话:“其地礼拜二、礼拜四,两日禁止游人,余日纵民人入观,以资其考览。”礼拜二、礼拜四这两天关门,其他时间开门,尤其是下面注明“纵民人入观”,也就是让老百姓进去自由观览。
    100年前,每周开馆三天、四天,现在的大英博物馆每天都开放,这一点不令人惊讶,让我们感慨的是,在市场经济深入人心的资本主义社会,居然还有这种“谋其功而不计其利”的举动。换句话说,进大英博物馆是免费的,这点很让我感动。
    其实,不只是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国家肖像画廊、泰特美术馆、泰特现代美术馆、维多利亚及亚伯特博物馆等,也都是免费参观的。这一点,我们的首都博物馆现在还做不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英国经济好的时候,这么做没问题,经济不太好,就有争议了。我去的时候,英国各界上下争论不休,为什么?花的是国民的税金,国家给博物馆全额的补贴,得益的却多是外国人。博物馆门口有一个募捐箱,你去了可以捐款,欢迎捐款,但不硬性规定。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必须靠国家全额拨款,也就是说,用的是国民的税金。英国人争论说,大英博物馆的来客,绝大部分是外国人。外国人整天来英国看免费的博物馆,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的利益会不会受损害?争论结果是,如果改为收费,经济收入比较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那个阶层,是进不了博物馆的。有钱人没问题,他们还可以自由出入博物馆;那些没钱没修养的,却被挡在博物馆外面。这样一来,国民素质差别很大,社会断层及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我举一个例子:蜡像馆门票11英镑,白金汉宫门票11英镑,这些,既使是英国人,他们都觉得有点贵。像我们今天进故宫博物院,每回50块钱,是需要想一想的。外国游客、本国民众都要看的那些东西,非要看一次不可的,收费没问题;需要经常看的,不应该收费。像大英博物馆这样的知识海洋,允许一次次自由地出入,让百姓的国民素质有所提高,在这个意义上,短期内是亏本,长远看是合适的。这个说法,很让我感动,因此,到处说大英博物馆好话。
    据说,英国人争论的结果是:为了国民教育,花这钱值得。作为受益者之一,我只能重复150年前王韬的感慨:此举“用意不亦深哉”!
    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收藏的爱好很早、很早就有了。但是,建设现代博物馆,到现在也就1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和中国传统的收藏之间有很大差别。中国人能收藏,问题是收藏者是否愿意“公开展出”自己所拥有的宝贝?换句话说,晚清中国人在西方接触博物馆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一个是“藏”,一个是“展”,一个是拥有宝物,一个是让知识服务于公众,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让中国人最开眼界的,不是洋人的收藏能力,而是洋人让人家随意参观、随意借阅的图书馆和博物馆。这是几张图,让当时中国人感慨的是:中国的各个学校里面,也有群书让士子阅读。但是国家设立的、面向公众的图书馆,这样的东西没有。所以,这个画家便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图书馆也一样,让所有老百姓都有机会阅读,这才是理想的状态。今天图书馆事业在中国落地生根了,图书馆大体上也是免费的。但是有一些不是面向公众的、专业的图书馆,查询借阅依旧是收费的。一般公众图书馆,是免费的。博物馆没有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所以,博物馆收费,而且比较贵,这很可惜。
    先谈我第一次进入大英博物馆的感觉。我是从中国馆进去的,为什么?阅读我最熟悉的那一部分,我便能知道这个博物馆的“编辑方针”,也就是他们是怎么编排他们的藏品、体现自己的知识系统的。有了这个理解,再读别的地方,就容易多了。我从中国馆进去,还没入门,就听到有人用山东口音大声说:“这算什么,这种东西在我们中国根本拿不出手,还在这里展出。英国人骗人。”
    
    在国外看博物馆,最忌大声喧哗。不说这个了。我进去以后,想弄明白,为什么中国观众到了大英博物馆,会感到很失望?我一看,很快明白症结所在。这就是我们“阅读大英博物馆”的入口处。他们把明代的铁罗汉、清代的瓷书生,还有一尊不明来历的唐三彩放在一起。这种东西,在中国确实不算什么,中国有的是比这更古老、更珍贵的东西。这就回到了我想讨论的问题。晚清中国人第一次进出博物馆的时候,想当然的,把博物馆翻译成 “宝物馆”。说“宝物馆”,那就是是收藏宝物。可现代博物馆所收藏的,不完全是“宝物”。
    进入博物馆,你所看到的,并不完全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这是我们必须理解的。藏品之进入博物馆,可能因为稀少、珍贵,也可能因为代表着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民族的生活。
    换句话说,进博物馆,阅读这种展览,目的是了解那些消逝了的历史场景,以及人类日常生活的连续性,以及变异性。这才是我们进入博物馆的目的,而不完全是看珍宝。我用一幅图片,让大家看看,大致就能明白。后面是明代山西的壁画,这里有一座弥勒佛造像,这里有罗汉,这是道士,这边上是儒生。这么摆,你可能觉得很奇怪。对于中国人来说,会这么追问,这个造像是哪一年的,这个罗汉,那个弥勒佛,他们是否原来就在一起,是如何排列的?一般来说,中国人不会这样排。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这么排,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需要理解一个遥远国家的精神信仰。对他们来说,弥勒佛、罗汉、道士、儒生,这些塑像代表着某一精神文化,通过观看这些塑像,他们得以进入那个神秘的古老的国度。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文化史的思路,而不是宝物鉴赏的思路。
    你看满墙斑驳的壁画,前面陈列着几尊塑像,大肚能容的弥勒佛无人不知,比如潜心修行的和尚,飘然欲仙的道士,还有着儒者衣冠的读书人,很可能都是文化类型的介绍。看这个场面,为什么前面的中国观众会不满?因为看过敦煌的瑰宝、看过兵马俑的气势,再来看这些东西觉得“不值得一提”。我不是说中国宝物多,英国宝物少,而是说其实他们不追求工艺、年代这些差别,目的是介绍中国文化,以儒、释、道为主干的中国文化。换一句话来说,是从文化史,而不是艺术史的角度来编排博物馆。这是我想特别关注的。从这个角度进来,博物馆和美术馆是不一样的,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什么?那就是让前面这几位外国观众在看雕像的时候,逐渐进入古老的国度和遥远的世界。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找到一个特别好玩的收藏。大英博物馆里,陈列着这么一张钞票,面额5000美金的冥票,票面“通冥银行”发行。右边写着正行长“玉皇”,左边的是副行长“阎罗”。北京大概没有这个东西。烧纸钱,原先各地都有,好长时间被严令取缔了,,最近几年有些地方又冒出来了。这冥票是1985年入藏大英博物馆,现在还在展出。想想这个东西,搁在玻璃柜台里,跟其他中国宝贵文物放在一起,他们想说明什么?它的拼音和我们的拼音不一样,采用的是韦氏音标。更重要的是,5000美金,不是英镑,也不是港币,更不是人民币,因此,我怀疑是从美国旧金山或纽约的唐人街买过去。以中国人的理解,1985年的日常用品,能和我们所说的历史悠久的众多珍宝放在一起,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可在英国人来说,这就是中国文化,他们所理解的从古到今具有很强连续性的中国文化,不仅有和尚,有道士,还有至今仍然存在着的各种生活习惯。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尊明代铁铸的和尚,这个和尚,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对于个别观众来说,也许会有特殊的收获。这属于个人性的感受。在我看来,进博物馆,大部分感受是个人性的。一方面,是从文化史上看;另一方面,你个人喜欢什么东西,阅读什么东西,能进入什么东西,那是个人的事情。
    对于所有博物馆来说,最关键的,是“生和死”。所以,我也会从这个角度,解读大英博物馆。所有各大文明的、古代的收藏品里面,可谓“生死攸关”,或者说,关于“生和死”的思路,是很不一样的。当满大厅五彩缤纷的木乃伊和棺木堆在一起的时候,你的感觉会不一样。这次首博的展览中,只有一具真正的木乃伊,还有几具棺木。大英博物馆此类收藏太多了,多到满屋子一排一排的。平时看到一个,会很认真地观赏。看到或平躺、或站立,也有的三五成群,似乎聚首议论着什么。在博物馆或画册里面看到过很多的木乃伊,但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这么多的木乃伊包围着一两个观众。我感觉不是你在看它,而是它们在看你,所以特别发怵,放眼看过去,周围都是木乃伊,感觉特别奇异。这个时候,很容易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你也很容易了解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为什么对博物馆感兴趣。
    年轻的朋友也许会看过《木乃伊归来》这部电影。我感兴趣是影片的开头部分,发生在大英博物馆里面的那场恶战,将博物馆设想成为一个战场,各方为争夺有神奇魔力的古手镯而大打出手,所有文学艺术一转身变成军事和政治。最后,优雅勇敢的西方的英雄们,消灭了邪恶的东方祭司,这个大快人心的结局,其实隐含了某种民族的歧视和文化的霸权。
    当然,我这样阅读,批评影片谴责埃及人前来抢木乃伊,而不追究木乃伊为什么万里迢迢跑到了大英博物馆。这似乎有点像套用了萨依德的理论,有点学究化。但是请大家注意,博物馆和博物馆知识并非一尘不染,同样包含了价值和立场,同样有傲慢和偏见,同样有我们所说的种族歧视,尤其是在“神秘东方”这个想象上。这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包括印度、埃及、中国等。在欧洲人心目中,对这个遥远的国度的想象,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偏见。略微敏感的中国人,在国外看美术馆,看博物馆的时候,经常为祖国悠久文化而自豪,同时又感到屈辱。眼看着中国人最好的壁画、最好的雕塑、最好的石刻陈列在外国的博物馆里,特别不是滋味。正因为有这种感受,我们将心比心,我理解埃及人,看《木乃伊归来》的时候,看到电影里的主人公跑到英国跟人家抢古埃及祭司的神秘的手镯,最后被打败、被打死,这个让西方观众大快人心的故事,我觉得,埃及人也许会很难过。
    
    理解古代埃及的木乃伊,还是生和死的问题。至于说到欧洲的“生和死”的主题,我找了一面盾牌来作证。这面盾牌,真正打仗的时候,用处大概不是很大,但画的很精美。这面盾牌是15世纪后期佛兰德斯制作的。必须稍微解释一下,这边儿是一个贵妇人,腰间缠着一个锁链,手中握住锁链的另一头,随时准备抛出去,抛给那些痴心的人;那个痴心人,周围布满丢弃的刀枪盔甲,背后是一个死神。这死神上方黄飘带飘下来,上面写着:“你,或者死亡”。按照骑士的规则来解释,或者你给爱,或者让我死去,而我从这个规则里面读出另外一种潜台词:恋爱中的男人,一旦“丢盔弃甲”,便不可避免被死神所追逐。当然这个解读好像是中国的“警世通言”。这里腰间是锁链,这里手中拿者锁链,这边儿便是我所说的丢盔弃甲的骑士(指示)。
    
    这一张已经断了一半的,埃及的“死亡书”,或者说是“死者之书”。这个“死者之书”,讲的是人死亡以后进入阴间的时候,必须通过“冥神”的考验。这个“冥神”把心脏挖出来,然后用天平称量一下你在人世间的“善和恶”,决定你能不能进入一个美好的世界。你看,天平的感觉很好。这个绘画,让我们理解,全世界各古老民族对于阴间的想象,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这是他们的一种草纸绘画,本来有一整张。另一张看得出原来的模样,这是一个放大的部分。
    这种“死亡之书”是坟墓里的陪葬品,用莎草纸书卷画的。死者死后进入阴间,有天平来称你在人世间做了多少好事和坏事,最特别像中国人的做法。在古代世界里面,不同民族,很多思维方式是很接近的。
    说起到这里来展览的埃及雕像,大英博物馆这方面的收藏,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类雕像在大英博物馆里面有很多,比如说高达三米的阿梅诺菲斯三世花岗岩雕像头部,还有那诱使雪莱诗兴大发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这一类用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美的雕像,不能移动,没办法到这里来展出,非常可惜。这些雕像是公元前1000多年的,距离现在3000多年,如果不是学术界做了很好的考证的话,我相信很多人很难想象。比起中国古代的雕像来说,古埃及的石刻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古埃及的雕像,在全世界大的博物馆里面都有。在东京、柏林、纽约、巴黎,都能看到很精美的古埃及的雕像。
    我感到惊讶的是亚述人的圆雕和浮雕,尤其是亚述人的浮雕群,等一下会展示出来。在展览说明里面,特别强调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唯一能够欣赏到如此众多保存完好、而且按照原来的顺序排列的雕刻的地方。博物馆很是得意,公众却会有惊讶,这不是中东,这是欧洲,这是英国。英国人把整个亚述宫廷的浮雕全部搬过来,这到底是好还是坏。
    
    亚述宫殿的浮雕。美术史家告诉我们,大概公元前9到7世纪是亚述王国最强盛的时代,也就是今天的两河流域,伊拉克这一带。两河流域的雕刻非常发达,这种石刻造像,比如刻画狩猎的场面,在大英博物馆的藏品里面,得到很好的呈现。这个展厅有三个出口,三个出口各放了一对像现在这样的,五六米高、十几米长的巨型的雕刻。带翅膀的公牛、带翅膀的狮子,这在中国、在伊朗,在罗马都有的,这可能是古代各个民族共有的飞行幻想。这里所说的,十几米长的“人首带翼公牛”的雕像,大概是制作于公元前865年,原来是在王公的门口做守卫的。这种半开、半闭,似昏似睡,伸翅膀的神物现在正守在博物馆的几个入口,提醒我们这些神物很可能什么时候会“一怒冲天”。
    进入这个展厅,全是亚述人的浅浮雕,最多的是狩猎和宴饮的场面,很精彩。美术史一般会提到“镶在墙壁上的浮雕群”,这是尼尼微的宫殿里面发现的石刻,整个被移到大英博物馆里来。还有好几面墙,都是这么精美的浮雕。这一个镜头是狩猎的场面,狮子和人的搏斗。这一类搏斗的场面,还有人骑在马上和狮子搏斗,在尼尼微神庙有很多。
    还有一些,是宴饮娱乐的场面,特别像我们战国时代青铜器的图像。展开来,就是一幅当时百姓或宫廷的日常生活的图景。从工作到狩猎、到宴饮、到娱乐,这样宏大场面,用大面积的石刻展现出来,有震撼力。
    在各个文明古国的美术里面,彩陶永远是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这样,欧洲也是这样。我这里谈的是欧洲,因为艺术史的渲染,希腊的彩陶特别受到公众的关注。可不见得每个人进入博物馆,都能够看懂彩陶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说,彩陶上一般绘制的是希腊神话,必须理解希腊神话,进入这个世界,才能有比较好的阅读能力。彩陶如何从“黑花式”向“红花式”转变,制陶工艺如何转变,绘制的手法又如何形成,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是专业人士关注的。像我这样非专业的,进去以后不懂得观赏,因此感觉非常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大英博物馆里彩陶收藏太多了,对他们自己的这种瑰宝又特别珍惜,于是,进入彩陶的大厅,四面八方都是彩陶,一个个玻璃柜,里面都是彩陶,只留出人可以走来走去的空间,其他部分全都是彩陶。 我进去以后,看了大半天,看不出所以然,为什么?这个彩陶和那个彩陶之间的连带关系,这个形式和那个形式的微妙差距,还有这个彩饰和另外一个彩饰为什么不同,我都看不懂。走出彩陶馆的时候,我的妻子和我一起去,她感叹说:“特别像进入化学实验室。”因为一大堆的罐子,密密麻麻堆在一起。为了便于美术史的研究,把同类型的东西放在一起,同类型不同年代、同一个年代不同形式的东西,摆在一起以后,外行人实在看不出什么差别。我很伤心,进入人家最欣赏、最得意的彩陶馆,却一无所获,还不如在画册上看的清晰。
    后来我想,当博物馆摆置彩陶的时候,面对的是专家型的读者。假如是专家型的读者,确实需要这种陈列,这样才能做专门研究。回过头看,中国馆那么粗枝大叶,彩陶馆又做的这么精细,你也可以发现,大英博物馆虽说是面向全世界,但是他所期待的理想读者,其实还是欧洲的。
    作为欧洲的读者,没必要对古老遥远的东方有十分详细的了解。换句话说,每个馆其实都受制于它所生存的环境,以及他所依赖的民众。比如说,首都博物馆就会把北京史作为这个馆的主题来建构,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对于进入博物馆的人来说,各种各样的展品非常重要,有的展品看得懂,有的展品看不懂,不能要求进博物馆的人都有很好的知识储备。你进去之前,一般会读一点关于这个博物馆的画册,或者是相关的背景资料。尤其是中国人,万里迢迢跑到国外去旅行,更要预先看一看,获得必要的背景知识。这样的准备,一般会有,但更进一步的深入的探索,就没有了。所以,进入博物馆的人,90%以上,是像我这样非专业的读者。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藏品重要,藏品的说明也很重要,藏品背后的故事更重要。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特意找了一个罗马时代的波特兰瓶。按道理来说,这比前面希腊的彩瓶要晚出得多;但这个瓶除了制作很精美以外,更重要的是有很离奇的身世。公元一世纪制作的波特兰瓶,之所以闻名天下,之所以所有进入大英博物馆的人都会去看它,很大原因是联系着一件有名的故事——一件故意损害博物馆藏品的案件。
    
    1845年,有一个英国人进入大英博物馆,为了清史留名,把当时馆里面非常有名的波特兰瓶给砸碎了。那个时候,保护措施不像现在这样严密;现在有人看着,而且罩在玻璃柜里,不太容易损坏。
    早年的博物馆,展品是放在架子上,给人仔细观看的。他故意砸碎了,而且认定此举必定在文化史、在艺术史上有一个记录,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把镇馆之宝给砸了,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吧。这种“行为艺术”、或者说这个事件的制作者,理所当然被抓起来,可他的目的也达到了。波特兰瓶这么珍贵的宝物,被砸了以后,博物馆怎么办?怎么向公众交代?好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专门的修复技术。今天诸位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大部分展品,尤其是瓷器方面、考古方面的展品,大部分是修整过的。瓶子摔成了两百多块,画图,一块一块拼接,最后拼接成完好如初的样子。除了我们所说的,波特兰瓶是公元一世纪的一个经典的艺术品以外,还有1845年被摔碎的故事,再加上第三个故事,摔碎以后又如何重新组合,当代的能工巧匠,可以和古代的精美制作相媲美。
    除此之外,这个瓶子的黏合剂是有时限的。从粘好这个瓶子到现在,在150年间,大英博物馆三次把它解体,再重新粘起来。若干年后,这个瓶又会重新解体,重新组合。因此,古人的奇思妙想和今人的精工巧技结合在一起,使得波特兰瓶在大英博物馆特别有名,很多参观者都会看。
    换句话来说,即有古典又有今典,这样的藏品才能博得无数游客的青睐。说到底,进博物馆的人,专家或者专家型的读者,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而绝大部分游客是需要故事的导引才能真正地阅读那个藏品。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假如这个藏品背后有故事,会让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是我所说波特兰瓶的局部。
    并非所有的展品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有的是本来就有的,有的是参观者赋予的,当然也有一些是文学家创造的。我举一个例子。中国人一看这个画面,就知道这是一尊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上的石雕像。岛上面有很多石雕像,来历说不清。有人说,是纪念祖辈;有人说,是天外来客;有人说,是纪念大将军的。这个石像很威武,陈列在在大英博物馆中庭里面。那天我去看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在抄说明书,我很好奇。中国人看博物馆,老师常要求学生带笔记本记,回来后做作文。我问她:“是不是老师布置作业?”那小女孩说:“不是”。她自己喜欢。假如这个小女孩回家以后编故事,会编大将军的故事,还是天外来客?每个人进入博物馆,都有权利依据场景驰骋想象。
    下面讲一个有名的故事,或者说我自己发现的关于马克思的故事。这一点,起码是我自己独特的感受。
    
    这是大英博物馆1857年所建立的藏书楼——圆形阅览室。这个阅览室,今天30岁以上的中国读书人,肯定会知道。中国的课本里面,曾特别提到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由于他非常认真,脚下踩出了两个脚印。这是我这一代、或比我稍年轻的人,最容易记得的大英博物馆和中国人的关系。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四周环状的结构,砌满了书架,玻璃制作的穹体透着天光,下面有很多座位,可以读书。对于中国人来说,大英博物馆作为藏书以及阅读的场所,之所以被我们知道,很大程度是因为马克思的缘故。但在马克思故事流传之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介绍大英博物馆里面的圆形阅览室。传教士办的《中西闻见录》,1874年,也就是距离现在130年前,杂志上面刊载了一则《英京书籍博物院论》。说的是英国的伦敦有一个博物馆,就是大英博物馆。在英国各种各样博物馆很多,可以查各种各样的东西。大英博物馆建于乾隆二十六年,阅览室顶部没有瓦,用玻璃罩起来,下面每个一格子中有很多桌和椅子,桌子上有“一笔一砚”,这当然是中国人想象的,英国人不会用砚台来写作。但不管怎么说,桌子上可以写作。博物馆收藏很多书籍,不仅有英国的,还有德国的法国的等,共多少书籍,多少学者。尤其是这个博物馆每年大概要花30余万两的银子,这是由政府负责的。这很可能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大英博物馆里面的圆形阅览室。
    我去大英博物馆时,关注这么一个问题,是否真有马克思的脚印?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说有,到我教书的时候,课本里也说有,可真的有马克思的脚印吗?我很怀疑。不是因为我做过特别的考察,而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图书馆跟少林寺或武馆不一样,少林寺里确实有僧人练功的脚印,但我不能想象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面老跺脚,这是第一个。第二,图书馆是不允许占位的,马克思有什么特权,那时候他还不是革命领袖,不能走什么后门,凭什么每天坐那个位置呢?所以,我有点怀疑这个故事,我想查一下那漂亮的大英博物馆圆形阅览室里面,哪个位置是马克思的位置?脚印到底是什么样?
    现在,大英博物馆圆形阅览室的图书大都搬走了,搬到新建立起来的大英图书馆,所以,阅览室里面保留的是四面墙的工具书,别的书没有了。每天有人在此认真读书,但不都,就那么几个人,更多的是像我这样,假模假样地坐下来,做读书科。做完读书科后,我站起来,四处看看,目的是想找马克思的脚印。
    在这个阅览室里面,有1/3的阅览区,摆着椅子、书桌等等,游览区则摆着14块展板,介绍圆形阅览室的来历、工艺、建筑者到底是谁,他们的家庭生活等等。
    有两个展板让我感兴趣。一个叫“阅览室与革命”,说的马克思在这读书,列宁在这读书,托洛茨基也在这读书,很多革命家在这读书。还有一个是“小说中的阅览室”,英国小说很多提到大英博物馆的圆形阅览室,柯南道尔也曾让他笔下的福尔摩斯到大英博物馆的圆形阅览室查资料。而后世的小说家则讲述大英博物馆里出现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福尔摩斯,他们在探讨如何破案。我想,在中国,肯定不能跟马克思开这样的玩笑。
    最后找到第10号看板一看,我乐了,人家早就回答了我们的疑问。马克思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座位,博物馆说马克思经常在L、M、N、O、P这五、六排的位置去坐,那些地方距书架很近,这个地方有人坐了,他就坐另外一个位置。第二天,那个地方又有人,马克思就到另一个位置。
    谁编造的这个美丽传说?不仅是大陆出版的各种青少年故事出现这个传说,连台湾出版的介绍英国伦敦的旅游手册上也都这么告诉大家,到大英博物馆不能不看的,还有马克思的脚印。我昨天上网看了一些介绍大英博物馆的文章,还说大英博物馆里有马克思的脚印。我相信,我的文章出来,这个故事可以消解。其实,凭常理大家也可以推想,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内功,能在地上“跺”出两个那么深的脚印。看完博物馆,我想看一下马克思故居,于是找出手中的英文版的《伦敦》,这书现在已译成中文,看它是怎么样介绍马克思在英国的故居,可就是找不到,书中好几处讲到马克思,就是没提到他住在什么地方。
    好在日本人仔细,在日本人写的《伦敦》里面,我找到了,顺着大英博物馆,转牛津街第二个十字路口再左转,就是 Dean街,那里的28号就是马克思住的地方。
    
    我沿着那条街走,22、24、26、就是没有28,后面就是30,到处找不到28。我问了周围的居民,还有在那儿打工的,“请问马克思故居在哪儿?”不知道。最后抬头发现,商店的门口没有牌号,上面写着“MARX(马克思)”。我很惊讶,推开门进去问:“请问是不是马克思的故居?”那个人说:“是的,在楼上,但是现在是办公室,谢绝参观,私人重地,闲人免进”。于是我在马路对面拍一张照,拍照的时候发现,不仅仅是马克思,上面是什么?是ROSSINI(罗西尼)。我想,这儿原来不只是住过马克思,大概还住过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这个商店的老板很有头脑,把曾经在这里住过的一个学者、革命家,还有一个音乐家罗西尼,同样做成自己的商标,放在那里,挺显眼的。
    还是日本人心细,如果不是日本人指引,即便路过,看到这两个名字,绝对不会想到就是马克思的故居,因为它就是一个商标似的东西。不像中国,我记得前些年有“润之餐厅”,被政府紧急叫停了。比方说“鲁迅饭馆”、“毛泽东餐厅”等等,不能这么随便叫。在我们国家,对有些名字的使用,是有特定的限制的,不能随便用。但是在英国、在欧洲,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叫希特勒。你愿意叫贝多芬、雨果,随便你叫,没关系。这种情况下,定了这么一个名称,如果不是有特别说明,大家不会想到这就是当年马克思的故居。
    当年的大英博物馆圆形阅览室,现在还在。但那只是建筑在,周围的摆设型的书架还在。大家知道,大英图书馆原来是大英博物馆的一部分。1973年英国政府立一个新的法令,把大英图书馆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来。1997年大英博物馆新馆建成。1997年10月25日,圆形阅览室完成它的使命,从此关闭,变成一个纯粹的游览地,就像我这样,走过去看一看,装模作势的在那里坐一坐。1998年,主要藏书从此地运往St Pancras 站旁边的新址。这是新建的大英图书馆。这是大英图书馆的外面,大科学家牛顿的雕像,牛顿手里还有一个圆规,在他看来,人类规划世界的能力和志气依然存在。换句话说,人类在影响世界、改造世界,使得世界正按人类的意愿来发展。这是个良好的愿望,也许今天我们就不那么自信了。人类能否真的像18世纪、19世纪欧洲人那样自信,必须打一个问号。
    在所有的大英博物馆展厅里面,可能最有名的是“帕台农”展厅。帕台农展厅的名气那么大,所有的游客去了,肯定都会到。但是这个展厅所有的藏品是固定在墙上的,全世界的人,都只能到那里去看,没办法运到北京来展。展厅的雕塑,是古希腊的一个神像雕刻家菲底亚斯(Pheidias)制作的。菲底亚斯很伟大,帕台农神庙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意义更伟大。这个神庙之所以今天被全世界爱好艺术、爱好博物馆的人关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一点同样不能忽视。当年英国驻希腊的大使叫埃尔金(Elgin)勋爵,他用不是很多的钱,把这个帕台农神庙的雕刻运回英国来,后来送给大英博物馆,镶在展厅的墙壁上。几十年间,因为这个问题,引起很多争议,使这个帕台农神庙更加神秘,所有观众到了那里,肯定要看一遍。
    
    从道义的角度来看这一批“埃尔金大理石”,无疑是应该物归原主,应该回到希腊的。可是英国人认为,当初埃尔金勋爵是付了钱的,不是偷,也不是抢。这特别像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当初也是给钱的,但这个钱微不足道。因为当时国家没有能力很好保护,导致文物大量流失。二战的时候,德国在欧洲各地劫掠的宝物,必须要还给这些国家。二战时日本在中国抢的东西,也应该是归还了的。也就是说,二战时被掠夺的艺术品,是可以索回,可以要求归还的。但19世纪初,埃尔金从雅典 帕台农神庙强占的那些雕刻,能否取回来,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对不起,我的制作技术有限,昨天把帕台农神庙的照片弄下来了,来不及放进去。本来,这里应该有一个帕台农神庙的图片。好在诸位如果有兴趣,上网上去搜,很容易搜到。在雅典市中心山丘上的帕台农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这个神庙第一次被破坏,是在公元500年,神庙被改造为一个基督教教堂,改造的过程中,四周的著名雕刻家所制作的雕塑,65%都被毁了,东、北、西三面柱间壁也遭受了系统的毁坏。另外一次更大的损坏是在1687年,当时威尼斯和土耳其军队打仗,威尼斯军队用大炮轰占据城里帕台农神庙的土耳其军队,引起火药爆炸,摧毁了2000年前建筑艺术的杰作。以后,当地各种人开始进一步损坏神庙。这特别像圆明园的遭遇。诸位知道圆明园被抢劫,被烧了,但是烧了以后,里面各种各样的石头构件被拆走了,先是整体被毁了,以后,局部的东西也被抢去。到了1802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埃尔金勋爵说:既然希腊没有能力保护,你们不重视,我们重视,我们买回家。买回家以后,放在大英博物馆,做了一个专门的陈列室。最近几十年来,希腊不断要求归还被埃尔金拿走的帕台农神庙的雕塑,但是没有成功。最近一次,雅典开奥运会的时候,再三要求,英国还是再三拒绝,到现在为止,这个文物索取没有成功。这里是一小块帕台农神庙的雕像,讲述的都是神话传说。必须知道古希腊的神话,才能更好理解这些雕像。这是埃尔金展厅的雕像,一块、一块排列在一起,原来是在神殿上方,现在镶刻在展览馆里面。用了一张这样的图片,是为了说明雕像的尺寸,让大家知道雕像的整体面貌,一般画册用的都是局部,所以看不太清楚。
    作为中国人,看了埃尔金勋爵的陈列室以及雅典帕台农神庙的命运以后,你肯定会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希腊能够追回流落在全世界的艺术珍品,中国人肯定要想办法把流落在全世界的各种艺术珍品追回来。作为中国人,在国外博物馆看到那么多精美的中国文物,想到这些文物的命运是不一样的。有些是买的,有些是馈赠的,有些是交换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在战争中被抢走的。所以,在这意义上,“他乡遇故知”,既亲切,又伤心。
    这里讲讲大英博物馆最有名、经常被提到的《女史箴图》。据说《女史箴图》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绘,但现在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也有人认为不是。但不管是不是顾作,都是宝贝。
    “女史”指宫廷妇女,“箴”则是规劝的意思。晋初惠帝时,贾后专权,妒忌权诈,荒淫放恣。文人张华便以历代“先贤事迹”撰文《女史箴》以为鉴戒,被时人奉为警世名篇。顾恺之依此名篇分段绘制,并将相关箴文题于画侧。这画本是清宫所藏,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洗劫圆明园的时候,被英军抢走了,几经流转,1903年进入大英博物馆。这是从电视里面拷贝下来的图片,不太清晰,你们可以上网查《女史箴图》,这是一幅非常漂亮的中国古代珍宝。在国外大博物馆,能见到那么多精美的传统中国的绘画、瓷器、雕刻、佛像等等,你做何感想?今天来这里,不知道诸位注意到没有,大英博物馆在首博的展览,没有中国的东西,为什么?大英博物馆这回的专题展,以人类文明史的方式来排,从史前社会一直讲文艺复兴等,而且,东亚的也在里面,有韩国、日本的,就是没有中国的东西。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不知道拿什么东西到中国展出才好。更重要的是,他们一般不把本国的东西带到那个国家去展出,怕引起纠纷。假如把《女史箴图》或其他中国的东西带到中国来,激起这个国家的民族情绪,要求把它扣留,那怎么办?他们害怕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所以,去哪个国家展出,一般都不会带上那个国家的文物,除非是正式买过来的艺术品,那没问题。像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因为战争掠夺去的东西,肯定不敢拿出来。就好像说,不敢把埃尔金勋爵,不,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雕像拿回到希腊去展览。希腊人要求, 请你把东西还给我们。英国说,不行,我们是买的。后来退一步,能不能在奥运会期间,让我们先民的雕刻荣归故里,回到古希腊来做一次展览。英国人还是说不行。怕它一去拿不回来。
    我想说开去,在国外面对中国艺术品的时候,你的感慨和你的立场,以及如何对待这个问题。讲一个故事,在牛津Ashmolean博物馆的见闻。这是英国最古老的博物馆,比大英博物馆还古老,建于1683年,今年已经300多岁了,收藏牛津大学艺术和考古方面的藏品,有希腊的、也有欧洲、非洲的等等。但是里面让我感兴趣的,是东亚艺术品收藏的挺多的,尤其是有一个专门收藏中国印章的地方。我感兴趣的是收藏那么多印章,柜中居然有“乾隆御览之宝”、“雍正御制之宝”等;更奇妙的是,旁边搁一方“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象牙章——方形,篆书,阳文,印纽上刻两只蝙蝠。
    带我参观的是北大在牛津做研究的方君,他告诉我说,这是北大的东西,咱们拿回去。我说:“乱说了”。他说:“我已经很认真的跟博物馆的管理人谈过这个问题”。第二天我们去,他又跟管理员交涉,说这个章是我们的,我们准备拿回去,还比划着准备揭开专柜的盖子。管理员回答说: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千万别动,我们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不能随便拿走,要动我就报警。
    说到这,我想起蒙娜丽莎失窃的案子。所有稍微读过书的人,大家都知道蒙娜丽莎,这可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女性。这位女性现在深居在巴黎卢浮宫,所以,去卢浮宫的人,都会说蒙娜丽莎必须看,维纳斯必须看,别的可看可不看,这个女性非看不可。蒙娜丽莎很小,排一个长队,走到那边儿去看一下,就得离开,因为后面还有人等着参观。画像很小,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走到展室,你会发现地上有一个箭头,注明看蒙娜丽莎往这个方向走,因为,很多人专门为了看蒙娜丽莎。不用说,像蒙娜丽莎这么有名的绘画,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可是1911年8月21,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丢了,为什么丢?丢了蒙娜丽莎,那还了得,全法国人如何愤怒,博物馆如何自责,警察如何紧张,一大堆故事,在座的如有写电影或电视剧的,可以写一部《蒙娜丽莎案件》。
    两年后,蒙娜丽莎回来了。为什么回来?不是警察能干,是这个窃贼返回他的故乡意大利, “这是我们国家的东西,我要带回去”,所以,他把蒙娜丽莎带回意大利去了。在卢浮宫当临时工的装修工贝鲁吉亚在内部装修的时候,把油画的盖子揭下来,把画卷起来,放在“雨伞”里面,带出门了。据说现在卢浮宫以及大英博物馆等规定,不准带雨伞,就是怕你把东西夹带走。进博物馆,存包,还要存雨伞。如果是油画,就是一小张,很容易带走的。他回到祖国意大利,将蒙娜丽莎捐献给佛罗伦萨的博物馆。博物馆人员大吃一惊,全世界都在追查蒙娜丽莎哪儿去了,警察到处抓,没找到。贝鲁吉亚说,我为祖国带回来一个宝物,我把蒙娜丽莎带回来了,献给博物馆。博物馆赶快通知警察,警察把这个人抓起来。当然,这个博物馆会把蒙娜丽莎重新送还给巴黎的卢浮宫。
    当法院要审判这个窃贼——这个非常高雅、爱国心很强的窃贼的时候,全国人民起来求情。所以,他在狱中只呆了不到一年,就放出来了。因为,第一,他没毁坏艺术品;第二,不是为了商业目的;第三,是出于爱国心,为祖国荣誉而把我们的宝物带回家。
    这是100年前的故事。假如这个案件发生在今天,会判得很重很重。所以,诸位要记得,表达义愤可以,但是,第一,不要损坏它,第二,不要想偷回来,当爱国的窃贼,那很危险。
    最后,我想说一些题外话。大英博物馆这一次在北京展览的图册,是专门做的。而这个,是他们在伦敦销售的图册。为什么把这个图册拿出来说?我想说明一个事情,10多年前,第一次到欧洲去旅行,那时,巴黎的卢浮宫等博物馆里,都没有中文的说明书。而现在,我们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大一点的博物馆,或者任何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都会发现中文的说明书。换句话说来说,以前老被误认为日本人的、韩国人的那些中国游客,现在可以堂而皇之跟他们索要中文版的说明书。    这就回到一个小小的问题,大概10年前,我在欧洲和一个德国教授争论,他跟我说:“中国人缺乏世界眼光”。我告诉他:“美国人才是缺乏世界眼光”。因为,中国人会对美国某个地方的龙卷风感兴趣,电视会报道。而美国人绝对不会报道云南发生什么火灾,不会的。
    当年说:站在虎头山,眼望全世界,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似乎很好笑。但是,今天的中国人,对国际时事的了解,确实在我看到的许多欧洲或者美洲人之上。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中外文化交流,其实是有落差的,从高的流到低容易,从低的流到高则很难。现在中国的经济相对落后,所以中国人有兴趣看欧洲,但是欧洲人、美国人就不见得一定要来看中国,这是第一个。
    第二,我跟他们争论,因为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中国没有一家专门的外国艺术博物馆。而在欧洲,随处可见东亚艺术博物馆,不只是关心欧洲自己的作品。中国的艺术馆里面,有个别的欧洲绘画,但是确实没有专门收藏欧洲绘画的。我说,这很容易理解,你们当年强大,去那儿都抢,我们今天不能来欧洲抢。是想买,那么贵,买不起。所以,你们的中国藏品多,我们的欧洲藏品很少。
    中国人看一幅好的印象派绘画很难。包括前一阵子展出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展,还有这回的大英博物馆专题展,带来的特别珍贵的真正全世界著名的艺术品不是很多。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呢?
    我记得20年前,中国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哈佛大学张光直教授有一个很好的建议,但是没有能够真正实行。他建议中国的博物馆跟外国博物馆交换藏品。他举了一个例子——陶瓷。我们的陶瓷很多,应该做交换,单靠上拍卖会竞拍,想完善中国的博物馆体系的话,不知道要到哪一年。用交换的办法,比如说,拿兵马俑或者是其他的宝物,跟人家的珍贵藏品做交换。用这个办法,建立起一个呈现人类艺术,而不只是中国的艺术,也包括欧洲绘画、欧洲陶瓷这样的专门艺术馆。中国现在的艺术馆、博物馆,都没有发展到这一步。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只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中文版的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手册,也可能把他们的某一部分,甚至是某一类型的藏品带到中国来。在这个意义上,我对今天的大英博物馆在首博举行专门的展览感到很高兴。
    其实,在做演讲之前,有媒体跟我说过一件事情,他认为,大英博物馆这一次在华的展览,不是特别理想。我说:有两个因素决定了这个遗憾:第一,任何一个国家,在国外举行展览会时,一般来说,不太可能把本国最好的东西拿出去。送出去展览,虽然有巨额保险,但万一损坏了,赔也没用。第二,这是他们第一次到北京来展览,是普及性的,全面介绍人类文明,而不是用专题展的形式, 比如说“印度文物”,或者是“欧洲绘画”,那样的专门展览,可以做得更深入。如果中国人能接受,中国人对这种展览形式有兴趣,我相信下一回卢浮宫,或者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还有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各个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会抢着到中国来做展览。而且,这种展览的水平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所以,今天是一个开篇,让大家对国外的博物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后逐渐登堂入室,会有更多的、更精细的艺术品等着诸位观赏。
    就像这一次大英博物馆在北京的展览是个开篇一样,我在这里的演讲,也是一个“开篇”,甚至是很不专业的“开篇”。谢谢大家。
    提问阶段
    问:交换藏品的意思,是在哪个方面,但是想一下,对于两种文化来讲,双方的宝物都不一样。对于这一方面来讲,如果把国家的藏品拿出来,把他们国家的藏品拿过来,这个或多或少会不会有一些问题?
    陈平原:一般来说,在本国,同一个类型的藏品很多,同一个样式的也很多,交换的不会是独一无二的藏品。其实,欧洲各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重点不一样,比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博物馆可以互相交换。我们博物馆的收藏,有很多是同一个类型的,同一个类型的藏品,其实不用那么多,用我们多余的,去跟人家交换。在国际上,博物馆之间藏品的交换,是很普遍的现象,用多余的,去交换你没有的。
    问:我想问一下陈教授,这次来北京这些文物,你看过之后,对哪一些有深刻的印象?
    陈平原:这个不用我来介绍,博物馆的人会自己介绍,你们可以听他们讲解,他们会标明哪些是他们重点推荐的。还有一个问题,我一开始就讲,我的阅读,是受自己的兴趣支配的;你也不妨试试,哪些东西有兴趣,你就多看,不一定等人家叫好呢才看。
    问:我想问一下,关于木乃伊的事情,木乃伊大英博物馆带来一具,类似于这样的木乃伊,在大英博物馆有多少?在世界范围内有多少?
    陈平原:我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这种木乃伊,我看过大的博物馆都有。其实,木乃伊不是一个特别稀罕的东西,上面的棺木,还有木乃伊的面罩,那有一些特别精美的,主要是看那个东西。如果木乃伊本身能够考证是哪个时代,或者是哪个宫廷的,那样就很有价值。如果不是的话,一般的木乃伊,那样的东西很多。或者有历史研究价值,或者可以作为艺术品来欣赏。
    问:我还想问关于木乃伊的问题,只是展一具,现在报告比较多的,黄金面罩,它也是在大英博物馆吗?关于国王一些东西,也是在大英博物馆藏品比较多吗?
    陈平原:你可以读读西拉姆写的《神衹·坟墓·学者》,里面有好些金字塔、木乃伊、金面罩以及考古发掘的故事。
    问:首博的硬件和软件怎么样?
    陈平原:我刚才提前进来,看了不到一个小时,只看了前面这几个展厅,听他们做了介绍,包括这个演讲厅,条件挺好的。我相信,有了这些硬件,加上日渐丰富的藏品,首博会越办越好的。我的印象中,上海博物馆很好,他们的收藏和研究都不错。对于博物馆来说,好不好,除了硬件以外,很大程度是收藏。第二,就是研究水平。其实,博物馆不仅是“藏宝”,他们还带有研究的任务,我不知道首都博物馆的研究力量怎么样,希望能跟大学相关专业开展合作。第三,博物馆能否给公众提供比较好的知识转播途径,是另外一个评价标准。像今天这样,让大家来自由听讲座,很好;假如能经常举办这样的讲座,博物馆事业才能有大的发展。
    问:你刚才讲到希腊帕台农神庙的雕像的所有权,还有一个问题,我在看的时候感觉大英博物馆有好多文物保护的非常好,上次在美术馆看俄罗斯的展品,感觉国外的技术水平更先进一些,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陈平原:你说的保护文物和艺术品的展览,如何两全其美,这是个重要问题。我不知道俄罗斯绘画展的状况,那个展览我没看。我举另外一个例子,在巴黎参观奥赛博物馆,那是允许照相的。技术上我不懂,只知道他们在绘画上做了加工,所以,观众可以在画前面照相。在中国,目前还不行。其实,隔着玻璃看,很不舒服。没办法,一个怕失窃,第二怕温度、湿度控制不好
    主持人:在首博展厅拍照可以,摸不行。
    陈平原:但是你还是用玻璃罩上的。
    主持人:有一部分是裸展。
    陈平原:裸展用什么技术?
    主持人:有监控。
    陈平原:我说:如何保护它?
    主持人:裸展有一些使用关系,春节前后我们所举办齐白石艺术大展,绘画展品。那个展品就是裸展,可以直接看,在座观众可能看到。那是一个很大的展览,在国内没有的,是第一次那么大的规模,那么珍贵的绘画,做的展览,是裸展。
    问:这次大英展不让拍照啊?
    主持人:这是大英博物馆提的,首博是可以拍照的。
    问:对于中国失窃的文物,官方持怎样的态度?有没有追回?
    陈平原:这个问题,之所以在演讲中先说出来,就是因为中国人很关心。我知道的是,好几年前,做了一个专门规划,调查失落在全世界的中国的艺术品,如各种绘画,还有书法、青铜器等。至于现在让大英博物馆将《女史箴图》还给我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问:问一个小问题,刚才您展示埃及的图片,冥神在称量人的心脏,那个图片是有埃及传说当中的“女神马克”。我们学法律时,最早是起源在埃及,之所以起源在那儿有这样一个图片,展示司法女神马克的心脏,我想知道展示是不是常说的那个。
    陈平原:是,在前面有一个。画面的右边。
    问:我想问一下首都博物馆几个问题,我知道故宫博物院,现在95%以上的文物藏品都是藏在里面,没有展出,没有这样的设施条件,我看到“首博”的硬件还算可以,有许多和故宫博物馆或者跟国内一些老的博物馆合作,把这些展品放在这里来展出。
    主持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问题,首都博物馆现在新馆建成以后,展厅面积增长了,就首博建筑面积来说,目前国内最大的博物馆。即使这样对于我们的收藏来说,我们还是展厅显得太小了,我们现在展出的东西,仅仅是一小部分,现在首播是10个展厅,我们所展出的仅仅是前6个,所有的藏品是20多万件,所以我们一方面逐渐的更换展品,能够让“首博”更多的产品供大家来欣赏、来学习。
    第二个方面,各省、各大博物馆,他们重要的藏品,以及考古发掘的一些文物的珍品,我们也会逐渐的引进到这里来展出。
    像刚刚结束的故宫博物院的一个展览,金银器的珍品展览,非常精彩,4月30日,我们有一个瓷器的精品展。有一个收藏家,收藏精彩单色瓷,捐给上海博物馆,我们从上海博物馆引进的,在首都博物馆展出,以后这种展览会有的。首博有三个临时展厅,规模很大,这三个临时展厅会有不同的藏品。
    问:我这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这回是大英博物馆的巡回展,去了好些国家,去每个国家的时候,都把这个国家的东西收起来?
    陈平原:刚才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有一些是出于法律上的考虑,怕引起纠纷
    问:博物馆都有一个问题,有没有专门研究这个东西,可以问一下?
    主持人:没有问题,我们在重要的展览当中是由我们的研究人员,也就是由我们的专家会出面跟观众进行交流的可以上网查我们的电话,首都博物馆的联系电话。有什么重要的学术问题可以和专家讨论,可以打电话,他会告诉你什么问题需要找谁?
    问:我这人必特别喜欢伊朗的东西,我刚才看了就有一件伊朗雕塑,您知不知道北京哪有伊朗的东西?
    主持人:如果你想要问一个专门展出伊朗的藏品,目前在北京、国内目前没有,可能有研究他们的专家,也是特别少。你可以到社科院问一下,社科院有各种专题研究所。但是作为展馆是没有的,我们感谢陈教授给我们讲座,今天的会议到这里结束。5月7号下午,北京大学教授丁宁先生将从艺术史的角度分析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和大英博物藏品给我们的文明史观念带来哪些启示。
    谢谢各位观众来首都博物馆参加我们的学术报告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