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东西方世界文化观比较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3-10 老三 参加讨论


    在西方文化统治世界文化两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包括西方的民众和精英,都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西方文化是不是真的在不久的将来会退缩成为地域文化,取而代之的会不会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世界化?中国人当然更是翘首以待。这其间的缘由,不外乎是这样的漫画式思维:经济是火车,文化是乘客,经济到哪里,文化也就会到哪里。而文化的传播,就意味着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以及价值观的重塑。
    尽管我用“漫画式”来修饰这种思维,我们没有必要否定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经济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种强有力的,带有压迫性的显文化。经济的传播,必然导致文化的传播,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并不等于文化的世界化。为了认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文化,甚至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东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并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进而探讨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把文化看成是基于若干原则上的行为规则系统,那么西方文化,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犹太教基督教文化以来,都是在一种超现实、超地缘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规则系统。这种超现实、超地缘的原则,或者是柏拉图的正义和善,或者是一神论的神的意志,其根本特征就是其普遍性,代表一种理想中的价值观。也就是说,西方文化本质上代表一种非历史性的文化意象——它认为任何尘世的历史文化,都逃脱不了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的凝注。譬如,古埃及文化、现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都要以同样的标准来接受审判。而其具体的历史特征和环境只能说睨文化,而不能使文化合法化。按照这种思维模式,西方文化就不是中国文化之外的文化,而是中国文化之前(走在前面的前)的文化。当中国文化被西化时,那只是代表中国文化本身的进步和理想价值观的胜利,而不是西方人和西方文化的胜利,这种区分当然只是一种抽象的、理念上的区分,实际上人们常常把这种理想化的价值观和西方价值等同起来。但不管怎么样,西方文化至少有这样一种“伪装面孔”:西方文化代表的不是西方人的文化,而是世界文化,它反映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存在。
    与之不同的是,中国或者东方以儒家为主的文化理念正是在原则上排斥这种反映普遍性文化存在的“伪装面孔”的。东方文化的原则,不是所谓超越历史、超越人类的意志或者善的形式,而是历史性的、时间性的、具体性的家和国的原则。中国人的行为规则,首先体现的就是有具体关系的人之间的伦理和道德,。离开了历史、环境和特定的家和国,伦理和道德就变成了空谈,取而代之的是道家的自然主义或者佛家的弃世主义。这也就是说,中国儒家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和地缘文化。它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合法性。譬如,古代奴隶制是历史特定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如果我们现代人从道义上去责备古代人,那是一种时代错误。同样,如果西方人从道义上去批评中国文化,那也是一种与时代错误相关联的地域错误。更进一步说,中国文化,本质上就被自认为是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是代表中国入的历史观、价值观、当下行为规则和习惯的文化。如果西方人接受中国文化,那不是西方文化自身进步到中国文化,而是在现实和理念上代表着西方人文化的失败和中国人文化的胜利。
    一言以蔽之,西方文化认为(或者应该认为),尽管西方文化是西方人的文化,但代表的却是世界文化和理想中的价值观。而中国文化认为(或者应该认为),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而且所代表的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在历史上,西方人一直就有殖民的倾向、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推广”这种理想主义的价值观。而中国人则觉得政治和经济的殖民是没有必要的。历史上,中国人认为如果番邦接受了中国文化,那他们实际上就从根本上被“殖了民”。中国文化不仅同化了番邦小国,而且同化了外族的征服者们,把他们变成了中国人。
    在美国,学生们除了要学习美国历史以外,大部分要学的东西都是在他们看来是绝对意义上的先进和优越的东西:譬如,尤里彼得斯、莎士比亚、汉字、莫扎特、布鲁斯、《百年孤独》等。他们几乎都没有学过。或者也不认为必须去学什么美国哲学(实用主义是美国哲学界最忽视的主义)、美国医药和美国建筑,即所谓能表现本国独特性的东西。相反,在中国、韩国和日本这样的东方国家里,学生从小就要学本国的文化,而只有一半甚至更少的时间被用来学习所谓的“世界文化”。似乎本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是对立平行的。而世界文化实际上也就变成了英国人的文化、德国人的文化、印度人的文化,即与本国文化相互竞争的地域文化排列。
    如果我们的分析有道理,那么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实际上是世界文化的中国化。也就是说,当西方人接受中国文化时。他们不仅要从实际态度上,而且要从文化理念上接受这一事实: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的文化。承认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就是承认中国人的优越性。在当今反殖民主义的大氛围之下,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是个很难说的事。
    (作者单位:美国芝加哥森林湖学院哲学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