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丝绸之路疑发现月氏与匈奴王庭遗址(2007072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21世纪中文网络导报 newdu 参加讨论
在多年野外考古调查与部分发掘之后,考古专家最近宣布:在丝绸之路草原道的新疆哈密地区发现的3个大型聚落遗址很可能是游牧民族的统治中心——王庭的所在地,其中两个是月氏王庭,一个是匈奴王庭。
    西北大学考古系主任王建新日前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说:“这些大型遗址分布在东天山南北二麓,处在欧亚大陆东西向交通的咽喉之地,一般具有多座石筑高台、上百座石围居住基址、数百座乃至上千座墓葬以及上千幅岩画。如此集中、大规模的居址、墓葬与岩画‘三位一体’的聚落遗址在丝绸之路草原道上十分罕见,遗址所表现的工程与精神力量,只能是游牧民族的统治中心——王庭的所在地。”
    王建新长期致力于秦汉时期西北地区的草原考古,自2000年以来常年进行野外考古调查。在西起新疆东部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至甘肃西北部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区,发现了200多处古代游牧文化遗址,其中有规模最大的大型遗址3处,分别是位于东天山北麓的巴里坤县城西南的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巴里坤县城东南的东黑沟遗址,以及位于东天山南麓的哈密市乌拉台遗址。
    王建新说:“它们相距不远,两个在东天山北麓呈一东一西分布,面向美丽的夏季好牧场——巴里坤与伊吾大草原,另一个在东天山南麓,避风向阳,适宜牲畜抵御严冬。如果说前两个是游牧部族夏季的统治中心——夏庭的话,后一个聚落遗址无疑是冬季的统治中心——冬庭的所在地。”
    古代游牧民族建立聚落吗?王建新认为,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下,四季游牧特别是冬季游牧是不可能的,夏季可频繁转场,冬季则选择一些山岭东南侧或山脉深处有水源的较平缓的山谷地带作为冬营地,并经年使用。从社会组织管理角度来讲,游牧民族的统治中心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游牧中有定居应该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生活方式。
    王建新说:“在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中发现石筑高台3座、石围居址120多个、平面方形或长方形的不起封堆的石结构墓葬300余座,其中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处石围居址面积近900平方米,很有可能是游牧部族的最高首领——王所居住的王帐。与此遗址的各类遗迹形式和岩画形式特征相似的,是另一处大型遗址——乌拉台遗址。它们很可能是同一个古代游牧民族或部族的两个王庭,即夏庭与冬庭。”
    王建新说,今年已进行部分试掘的东黑沟遗址,发现石筑高台3座、石围基址140座、墓葬1600余座、刻画岩石2485块。与上述两处大型遗址流行方形或长方形的不起封堆的石结构墓不同,东黑沟遗址的墓葬形式以圆形石堆墓为主,从出土遗物看其年代下限可能已进入汉代,应当是另一个古代游牧民族或部族的王庭所在地。
    文献记载,匈奴、月氏等古代游牧民族在战国时期已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尤其是被匈奴所迫西迁的月氏曾生活在以“敦煌祁连间”为中心的区域。汉代的祁连山是指天山(尤其是东天山),月氏的游牧半径应该是以东天山为中心的,其统治中心王庭所在地也应在此,即很可能是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与乌拉台遗址。
    至于东黑沟遗址的族属问题,王建新说,根据已发掘的考古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等综合判断,它的年代晚于前2个大型遗址,结合匈奴打击月氏迫其西迁、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欲联合月氏共抗匈奴的史实,它很可能是匈奴在夺取巴里坤草原后建立的一个夏季统治中心——冬庭。新华网西安11月1日专电(记者 冯国、曹志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