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古希腊的对外战争:兼谈希腊罗马的军制和战斗力(上)(20031219)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小隐在线 顾剑 参加讨论

    象大多数军事爱好者一样,在下对军事感兴趣,是从读二战开始的。自11岁从父亲单位图书馆借来古德里安的回忆录"闪击英雄"开始,到现在将近20年,还是在看二战。可是毕竟二战只有6年时间,到上大学本科以后,开始对古代战争发生了比较严肃的兴趣,因为象克劳塞维茨、约米尼这些人的著作,都是以阐发拿破仑战争的经验教训为主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于是由看拿破仑战争,渐渐扩展到欧洲近代、中世纪和古典时代,还有中国古代和蒙古、阿拉伯、奥斯曼的军事史。渐渐地有个感觉,在核武器的恐怖平衡出现之前,其实人类军事史上从来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技术在革命,但是赢得战争的,其实就是那么几条永恒不变的军事法则在起作用,象机动性、防护、火力、协调、速度等等。单单从军事史看,有时候竟觉得还是古人的战史更有传奇性,更给人暇想的空间。西方的古典时代,希腊罗马,就象中国的先秦两汉一样,是个伟大的时代,也是英雄传奇辈出的时代。
    本文的史实,基本上来自杜普伊的"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和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议论部份则是我自己的看法。
    1。马其顿崛起以前古希腊的典型陆军组织
    要了解古希腊军队的战斗力,我们必须先了解它的军制。在这一段,我指的是马其顿王菲利普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以前,希腊城邦国家,象斯巴达、雅典、底比斯的典型军队组织。大致来讲,希腊半岛多山,地形破碎,不太适合骑兵作战,所以典型的希腊城邦陆军中,骑兵很少。步兵分重步兵和轻步兵。重步兵方阵是希腊军队的绝对主力。重步兵批甲执矛:头戴头盔,上身批胸甲,小腿上还裹胫甲,左手一面小圆盾,右手执矛,长度在2-3米之间。尽管重步兵腰间插一把短剑,但是很少拿出来用,主要武器还是长矛,这点跟后来的古罗马军团不同。这么多装备,有点象后世的装甲重骑兵了,可是没有马驮着,这意味着两件事:一是士兵的体魄必须锻炼得非常强健,二是作战时候的机动性成问题。重步兵都是各自城邦的上层自由公民,有责任感能吃苦,也守纪律。轻步兵没那么多装甲,但是也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主要作用是支持重步兵作战和后勤。还有很重要的特殊轻步兵兵种,象弓箭手、投石兵。轻步兵的来源是比较次等的公民。
    作战的时候,双方都尽量找平地作战场,否则重步兵的密集方阵在崎岖的地面运动很容易造成脱节和阵线正面破碎。记住这一点,因为几乎每次希腊军队的大败仗都与此有关。重步兵排成很长的横队,纵深8-12排,前三排士兵举矛对着敌人,后面的人把长矛架在前面人的肩膀上,整个方阵象一只巨型刺猥一样。方阵两翼和前方是轻步兵和少量骑兵掩护。战役开始,先向对手射箭、投石,以期打乱对方阵形,然后重步兵方阵长矛如林,象一支撞城槌一样向敌人冲去。在这种密集队形冲锋中,个人想退却根本不可能,而在冲锋时要保持队形,则需要士兵有严格的纪律性和训练有素。
    2。两次希波战争中希腊陆军的战斗力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经典的希腊方阵是比较单调的,我认为它的弱点有四,强点有二:弱点一是对士兵体能要求高,二是对地形要求高,三是机动性差,四是一旦阵型被打乱则完全丧失了威力。强点一是只要保持队形,那么密集队形冲击的动量是惊人的,二是士兵个人防护比当时波斯军队要好很多,所以即便密集队形,也不太惧怕对手投射火力的袭击。相反,波斯军队从开国的居鲁士大帝起,就建立了古代西方史上第一支高效率的骑兵(更早的亚述军队依赖战车,而不是骑兵),还有更多数量的辅助兵种。而且每次希波战争中,波斯都占据数量优势,但是他们的问题是步兵的作战效率不如希腊人,而且大帝国的兵源来自各个部族,协调困难,纪律性差。不过综合来说,我认为其实当时波斯军队(加上它的数量优势),理论上优于希腊军队。但是很奇怪的,即使在亚历山大大帝之前的第一、二次希波战争中,希腊陆军也是胜多负少。为什么呢?
    第一次希波战争是波斯的试探性行动,也可以说是惩戒行动,波斯军的数量优势并不明显。那是公元前490年,当时波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跨越欧亚非的大帝国,从居鲁士起,已历四世(居鲁士、冈比西斯、Hystaspes、大流士一世)。希腊世界则是一系列城邦国家的总称,从来没有统一过,最多是一些城邦结盟。希腊城邦不仅限于希腊半岛,而且在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今天土耳其境内)也有。象此前1千多年的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就是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希腊城邦。当时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都已经臣服于波斯帝国了。
    当时波斯统治下的希腊城邦叛乱,雅典出兵支持了这次叛乱。波斯帝国平息叛乱以后,派大军讨伐雅典。第一次希波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马拉松之战。这一战之前,波斯方实际上有很高明的战略。他们和雅典城里的主和派取得联系,这些主和派希望与波斯军队合作夺取雅典的统治权,所以波斯军队没有在雅典附近登陆,而是在离雅典有一段距离(实际上是42公里左右,现代马拉松长跑的距离)的马拉松海湾登陆,目的是把雅典军队引出城,而让波斯在雅典城里的第五纵队占领城市,然后再在野战中消灭失去根据地的雅典军。波斯方引蛇出洞的计策果然奏效,雅典陆军在Callimachus指挥下向马拉松进发,实力为1万人,分10个团。但是波斯军队的战术执行却在战场上出了纰漏:当雅典陆军中计,前来迎击波斯军的时候,波斯军(1万5千人)开始执行他们的下一步战略计划:重新上船向另一个地点登陆,准备猛扑毫无防备的雅典城。本来这是非常高明的连环巧计,但是雅典军队来得太快了,他们采取了这种形势下唯一可行的对策:立即进攻波斯军尚未登船的后卫。在当天的值日将军米尔泰德斯(Miltiades)的指挥下,雅典军实际上是击其半渡,轻易赢得了马拉松战役。 波斯军损失6千7百人,希腊方阵亡192人,包括总司令 Callimachus 。 战后米尔泰德斯马上派一名长跑健将赶回雅典城报信(现代马拉松运动的起源),这个胜利的消息终于稳定了城里动荡的局势,使波斯的第五纵队不敢乱动。
    在这一次战争中,希腊军队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成份,波斯军不应该敌前上船,而且波斯只是惩戒行动,有试探希腊的性质,并非大规模入侵。所以我认为,马拉松战役的胜利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哪一方军队的战斗力更强。
    第二次希波战争在9年以后爆发,大流士一世之子,波斯帝国新皇帝薛西斯(Xerxes) 以倾国之兵入侵希腊。现代史家对波斯军兵力的估计,从15万到18万不等,而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记载,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264万人!(肯定是大大夸张了的)。第二次希波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海战。萨拉米斯海战和本文的陆军主题无关,我计划将来在"古今七大海战"的连载文章里再详细写。温泉关战役是古希腊著名的大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还在星期六晚上的译制片时间播出过讲温泉关之战的电影。很多人都以为守温泉关的就是斯巴达王李奥尼达的3百壮士,其实这300人只是李奥尼达的近卫军,加上轻步兵和辅助部队,希腊军一共大概7千到8千人,他们凭温泉关天险和波斯陆军主力对峙。在温泉关这样的天险前,波斯军队的数量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再一次证明了在正面碰撞中,波斯的轻型部队不是希腊装甲步兵的对手,还证明在破碎多山的地形中,波斯的精锐骑兵也发挥不出威力。 后来,一名叛变的希腊人Eplrialtes向薛西斯告密,使薛西斯能够派出一支奇兵,从小道绕过温泉关背面,切断了希腊军的交通线,李奥尼达腹背受敌,无险可守,于是斯巴达王本人和温泉关守军全军覆没。
    但是在不久以后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希腊联军海军却绝地反击,决定性地歼灭了波斯海军。薛西斯在希腊这样一个多山的穷国里,没有海军运送补给,就无法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力量,所以只好将入侵军撤回波斯。但是第二次希波战争并未就此结束。薛西斯仍然在希腊半岛北部留下了一支30万人的陆军(希罗多德的记载,剑桥古代史估计是10万人),由大将马多尼乌斯(Mardonius) 统率。
    公元前479年,希腊联军陆军由斯巴达国王普萨尼亚斯(Pausanias)率领,进攻波斯驻军,于是爆发了这次战争中最后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普拉提亚之战。( 斯巴达的国王是选出的,同一时间总是有两名国王并列)。 这次战役非常集中地暴露了敌对双方的优缺点。战役初期双方有很长时间的对峙,曾经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和前哨战。起初是波斯骑兵在不适于骑兵作战的崎岖地形中向希腊军步兵发动进攻,结果损失惨重。而后波斯军统帅吸取了教训,利用骑兵机动灵活的特点,不断地袭扰希腊军的军粮补给。另一方面,在与希腊军的遭遇战中,尽量不和希腊方阵作正面的步兵交锋,而是利用己方联合兵种的优势,用弓箭手和投石兵的远程火力优势不断杀伤希腊军。两军相持的结果,希腊方占不到任何便宜,补给又发生了问题,只好准备撤退。
    普萨尼亚斯的撤退计划,原本是全军列阵,然后趁夜暗掩护,一部份一部份地撤退。但是计划执行中发生了延误,阵线中央撤退、右翼撤退了一半、左翼未动的时候,天亮了,行动被波斯军发现,于是演变成一场生死大战。交战之初,希腊方的形势非常危急,不仅是在机动中被迫迎战,而且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采取了正确的战术,以密集的远程火力给希腊军以重大杀伤。但是不久,马多尼乌斯犯了一个战术错误:他命令步兵主力集结在第一线弓箭手和骑兵身后,目的我猜测可能是准备跃出给希腊军决定性的一击,或者是准备追击。但是这样一来,大量波斯军猥集一团,第一线部队就丧失了后退保持弹性的进退余地。斯巴达王普萨尼亚斯抓住这个战机,集合起希腊的装甲步兵方阵,猛烈地向波斯军冲上去。因为只要冲近了,波斯军没有作机动保持距离的余地,投射兵和骑兵就发挥不了作用。在近战和混战之中,波斯士兵尽管也很勇敢,但是他们使用武器的技术(也就是武艺啦)没有希腊战士那么训练有素,个人防护也没有希腊战士好(没有手盾)。即使如此,凭借波斯军的数量优势,他们也还是可能淹没希腊军的,但是这时候,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本人在混乱中被杀。因为波斯军是各个民族组成的乌合之众,并不齐心,指挥核心一死,全军随即溃散。这场战役以后,希腊人基本上肃清了希腊半岛境内的波斯侵略军。
    从普拉提亚战役可以看出来,波斯在轻步兵、投射兵、骑兵这些辅助兵种上其实强于希腊,步兵数量也居优势,但是在步兵素质和纪律上颇有不如。双方的统帅只要明了敌我的优劣,运用正确的战术,都是有获胜机会的。
    第二次希波战争之后,第三次希波战争(亚历山大远征波斯)之前,还发生过一件很能说明希腊方阵作战特点的著名事件,就是"色诺芬万人大撤退"。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世界暂时没有了东顾之忧,于是斯巴达和雅典两强爆发了争夺希腊世界霸权的30年伯罗奔尼萨战争。战争的结果以雅典失败告终。在长期战争过后的和平时期,很多希腊的职业武士无所作为,于是出现了大量职业的雇佣军。波斯就雇佣了很多这些雇佣兵。公元前401年,波斯御弟、小亚细亚的总督居鲁士起兵反叛他的皇兄,他的军队中就有很多希腊雇佣兵。居鲁士兵败被杀,随从星散,但是他手下的希腊雇佣军步兵方阵却岿然不动。波斯政府军用鸿门宴的手法,假装谈判,诱杀了希腊雇佣军的所有将领,但是雅典人色诺芬(Xenophone)却在军中挺身而出接替指挥,迅速恢复了秩序,然后率领这一万名希腊雇佣军,在波斯政府军环伺之下,由亚洲腹地,完整地撤退到了希腊边界。这件事在色诺芬的自传里有详细描述。直到现代,在困难条件下成功的撤退,在西方还常常被称为"色诺芬式的撤退",这有没有一点象中国的万里长征?
    第三次希波战争是希腊联军向波斯帝国的远征,这次的战场在广阔的亚洲腹地,如果希腊的作战方式还是象以前那样老套和单调的话,那么我想波斯绝对有条件发挥他们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况且现在在波斯一方,也有了大批的希腊雇佣兵,从方阵战术这个角度来说,希腊已经谈不上有什么战术优势了。但是对波斯人来说很不幸,这一次他们要面对西方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亚历山大;而亚历山大大帝所率领的,是一支全新的联合兵种陆军。
    3。菲利普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改革
    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世界群雄并起争夺霸权,雅典、斯巴达、底比斯都接近过成功,但是都在连年战争中打得筋疲力尽。此时北方山国马其顿的国王菲利普二世进行了军事改革。马其顿军制的改革最重要的,是比典型的希腊陆军多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马其顿骑兵有一定的装甲防护,有点象后世的重骑兵,但是没有那么重,主要武器是长矛和剑。长矛经过改革,长达4到5米,冲锋时平端在手,矛头向下斜,刺中第一个敌人以后,就留在敌人的尸体上,然后拔出剑来砍杀。最精锐的骑兵近卫军(希腊原文叫伴随骑兵,因为作战时常伴国王左右,但是我这里按习惯称为近卫骑兵)全部由贵族组成,古希腊尚右,作战时总是部署在方阵右翼,由国王亲自率领投入战斗。马其顿步兵方阵也比典型的希腊方阵更有战斗力。方阵步兵使用4-5米的长矛,可以在对手的长矛够不到自己的时候杀伤对手。方阵纵深16人,比古希腊方阵深一倍,但是队形不那么密集,留下空隙,所以机动性比传统方阵要好。前4或5排士兵矛头对准前方,后面各排长矛有的向前倾斜,有的垂直。马其顿还很重视轻步兵,因为通常情况下,方阵重步兵是进攻发起的基地和防御中枢,骑兵近卫军是突击力量,骑兵的速度一定快于方阵运动速度,那么两者之间就一定出现空洞,这个弱点就要由轻步兵来掩护。轻步兵也有盔甲,只是稍轻,矛稍短,但是盾更大,作战时部署在右翼骑兵近卫军背后,当骑兵发起冲锋以后,就在骑兵和方阵之间展开形成一个机动枢纽。
    注意这时的骑兵还没有马蹬,马蹬直到好几百年以后的中世纪才在欧洲普遍使用。虽然没有马蹬的骑兵,威力打了一个大折扣,但是并不妨碍骑兵成为当时的重要兵种。
    我的看法是,马其顿军事组织几乎弥补了古典希腊方阵战术的所有弱点,但是因为步兵还是是用矛作密集队形冲锋的,因此还是有密集队形不便于机动的弱点。这就需要统帅的明智,如果统帅明白选择合适的战场地形,那么这种作战方式的冲击力,其实远远高过后世的罗马军团。怪不得美国军事学家杜普伊说,设若这支军队是一直由菲利普或亚历山大指挥的话,它可以战胜以后1千8百年整个冷兵器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