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继承与创新——21世纪中国的世界古代史研究”—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学术研讨会综述(20050327)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 何胜利 黄冬敏 参加讨论

     2004年9月19日至23日,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学术研讨会在湖南衡阳——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商务印书馆为会议提供两万元资助,确保了会议的圆满完成。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交论文40余篇。
    南开大学历史系王敦书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继承与创新,贯通中外——进一步加强世界古代史学科建设”的学术报告,对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作了全面总结与展望。通过回顾雷海宗、林志纯、吴于廑、刘家和等老一辈学者的学术历程和研究特色,展望21世纪中国的世界古代史研究。他尤其强调注重中国研究特色,在继承的同时做出新时代的贡献:以严谨、踏实和刻苦的精神继承发展,贯通中外!此后,会议围绕“继承与创新——21世纪中国的世界古代史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西亚北非文明是此次会议讨论的一个重点内容。内蒙古民族大学刘文鹏教授从整体上论述了20世纪古埃及文明研究的发展趋势。他认为,20世纪前半叶,古埃及文明研究除了专门研究外,还把它纳入到近东文明的范围内,揭示了埃及在近东历史上的地位。20世纪下半叶,古埃及文明研究又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是把古埃及文明与希腊、罗马联系在一起,将之扩大到地中海新领域中,在全球化视野中评价古埃及文明。第二是在继续扩大研究新领域的同时,埃及文明专门研究更加深入化,出现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专门著作。东北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首先对学界同仁提出希望,在古代文明研究上要将远观、中观和近观三者结合起来,接着对中王国几位法老的内政改革作了发言,对其作出肯定评价。此外,他还对古埃及文明的结束提出新见解,认为这是工具文明对文化文明的胜利所致。根据对罗马统治时期埃及遗留下来的私人土地租约的研究,唐山师范学院谢振玲分析了古代埃及社会,尤其是罗马统治时期的农业耕作状况。复旦大学金寿福副教授则从比较的角度,讨论了沉淀在古代西亚北非宗教仪式中的历史事实。他强调古代埃及、两河流域、以色列的宗教仪式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它们的宗教与各自的农业和生育繁殖情况有关,且由于各自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而不一样。北京大学李政副教授通过分析古代赫梯国王对强大平等国家、附属国、邻近弱国的不同外交政策,指出赫梯王国能够成为古代近东地区的一大帝国绝非偶然,而在于赫梯国王审时度势,采取了积极主动、灵活多变的对外政策。
    希腊罗马史研究仍是本次会议关注的重点。西南师范大学徐松岩教授研究了史学界较少关注的历史人物——塞拉麦涅斯。他认为塞拉麦涅斯代表着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坛一股非常强的政治力量,肯定了其采取的务实态度及扩大公民权、恢复祖先法律的主张,尽管这些主张并不见容于雅典当局,而塞拉麦涅斯最终也被以合法方式处死。通过比较塞拉麦涅斯和苏格拉底之死,为理解苏格拉底之死提供了新视角。南开大学王以欣副教授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悉尼胡克的政治哲学角度诠释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种种现象,并指出希腊防范英雄的社会群体意识有其深刻的政治、宗教和道德思想根源,民主社会防范英雄是雅典人政治的必然。安徽师范大学解光云副教授认为以前国内对古典时代雅典的文化特征研究讨论多,定性少。因此他从古雅典的宗教、戏剧演艺、公民教育、竞技比赛等多角度剖析雅典文化,强调城市文化是古典时代雅典文化的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徐哓旭副教授认为至少在公元前8世纪末,Hellenes这一名称已演变成为全体希腊人的总称。荷马史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希腊人名称的扩展,之后的文献以及口传文化表明希腊人的名称扩展具有宗教色彩。南京师范大学祝宏俊博士根据斯巴达的政治制度详尽考察了监察官的权利、内容及设置时间。他认为随着监察、司法权的上升,监察官的宗教权与军事权下降;并推测监察官可能源于传令官,美塞尼亚战争最终促成监察官权利向世俗国家权利模式转变。在古希腊城邦制度起源问题上,上海大学郭长刚副教授对前城邦形态——贵族政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认为贵族政制的确立为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创立了前提。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建松通过分析希波战争中几次重大战役,指出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因素是造成波斯兵败的重要原因。
    东北师范大学宫秀华教授从罗马的政治文化入手,分析了罗马国家分而治之制度的历史原因及历史功能。分而治之制度是罗马行政管理机制的核心,由此而产生出行省制、自治制等等。而分而治之的管理失控则是导致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中央民族大学刘爱兰副教授通过对“米兰敕令”的研究,对君士坦丁的基督教政策及其制定政策的动机进行了探讨。认为“米兰敕令”体现了君士坦丁支持、保护基督教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帝国基督教宽容政策的继续。宗教信仰和政治需要构成了君士坦丁发布“米兰敕令”的基础。天水师范学院王三义副教授一反学术界对戴克里先税收制度所持的批评态度,认为戴克里先税收改革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公元3世纪罗马社会危机太深,其税收问题积重难返。南京大学宋立宏副教授介绍了弗格斯•米勒的《罗马、希腊世界与东方》卷一,认为米勒对罗马史核心问题进行了持久、深入的关注和思考,其学术努力是对自上而下研究罗马史的传统方法的有力挑战。湖南师范大学杨俊明教授和复旦大学付静博士则从参政意识的角度考察了古罗马后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他们认为古罗马后期妇女地位已逐渐提高,上层妇女已有参政意识,对罗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跨地区文明比较研究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尝试。部分学者对此做了有益的探讨。东北师范大学吴宇虹教授强调交流为21世纪的主导,对现代化发展的研究要加大国际对话力度。上海师范大学周春生教授对韩非法学思想源流加以解析,认为韩非的法学思想是以道家学说为源流的。通过中西思想文化的比较,他强调中国古代的思维形式与西方古典哲学有相仿之处,但在中国古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中,韩非思想中最积极的因素没有走完其逻辑的进程。东北师范大学周巩固教授将轴心时代的中西方人道主义进行比较。中西方虽然都在古代出现了轴心期,但由于所携带的古代文明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古希腊智者学派首先吹响了西方人类精神觉醒的号角,其宣扬的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和从人的自然本性得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构成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价值观。中国的民本思想兴起于春秋战国。其思想 “制民以产”,“与民同乐”都是为了更好地统治,故中国的人道主义只能是一种以统治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出发的民本主义。赤峰学院徐子峰副教授就史前中西女神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史前女神在欧洲、亚洲、美洲均有发现。这一从人类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并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崇拜现象,与当时人类婚姻、生育、文化等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中西女神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发形成的崇拜方式,不存在相互影响乃至传承关系。
    此外,大会还就古典学术史等其它问题展开讨论。华中师范大学晏绍祥教授指出,芬利以前,欧美国家对雅典民主的研究都是从今人的立场出发,用近现代的标准衡量古代的民主。芬利的贡献在于:根据历史的环境来理解和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从雅典民主发展的角度来考察雅典的各种做法。由于芬利的影响,最近20年,雅典民主得到了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陈恒副教授论述了维拉莫威兹在古典学术研究史上的地位。他认为,维拉莫威兹的研究使古典学研究成为一门真正的、全面研究古代文明的科学。发生在维拉莫威兹与尼采之间的一场大争论成为古典研究的重要分水岭,使他们两人成为古典学术上的两种范式。聊城大学陈德正教授介绍了西方古典学传入中国的情况。解放前,中国西方古典学的研究并非空白,当时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大约有600篇。解放后,世界古代史研究进程加快,现如今已进入现代化建设。如2002年底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创刊,成为查阅世界古代史的有效途径。东北师范大学张强教授从微观角度,以历史的眼光综述了西方古典著作的稿本、抄本、校本的出现和流传情况,充分肯定了亚历山大里亚学者对西方古典著作的校勘所做出的贡献。
    (何胜利、黄冬敏: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2002级硕士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