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哥伦布身世之谜:他是躲避宗教迫害的犹太人吗?(20050210)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文化先锋 newdu 参加讨论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被尊为新大陆的奠基之父。名声显赫的他却一直隐藏着一个秘密:自己的身世。他是否当过雇佣兵,与国家为敌?或是躲避西班牙宗教迫害的犹太人?他的前半生刻意地留有许多空白。那他究竟来自何方?是意大利人还是西班牙人?是贵族还是平民?哥伦布研究专家查尔斯.梅芮尔希望借助DNA化验、鉴识人类学、语言分析等现代手段,揭开他数百年来的身世之谜。
    究竟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还是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在调查过程中,科学家有了惊人的发现:哥伦布不会书写意大利文!就连写给家乡银行家和自己弟弟的信都使用了西班牙文。按照记载,哥伦布直到20岁才离开家乡,不应该完全忘记意大利文,这成为质疑传统理论的有力证据。科学小组正在应用为辨识911事件罹难者发明的新科技分析哥伦布仅存的遗骨碎片,以揭开世界最著名探险家的身世之谜。
    1476年,距离葡萄牙海岸约10公里处的海面上发生了一场激烈海战。5艘意大利热那亚的商船遭到海盗的攻击。一个名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年轻人被卷入了战火。根据史籍记载,他是热那亚商船上的水手,被迫跳船逃生。他游了近10公里才到岸边,成了了不起的英雄。而且,这也是哥伦布一生的转折点,他相信自己能获救是因为上帝要他发现新大陆。
    不过,哥伦布儿子的说法却完全不同。他们说父亲以前是雇佣兵,和后来资助他航海的西班牙王室敌对。跳海逃生就可以抛弃这个旧身份,重获新生。但这只是哥伦布隐晦的过去引发的众多争议之一。有人说他其实是犹太人,改变身份是要逃避当时西班牙的宗教迫害,甚至有人说他这样做是要摆脱私生子的污名。
    梅芮尔要亲自寻访,弄清哥伦布隐瞒身世的原因。
    哥伦布只有一次提到自己来自何方:“我来自热那亚,在那里出生。”但现存的文件是复本,正本早已丢失,而且还被怀疑是伪造的,而其它可能提供身世重要线索的文件都已消失无踪。因为几百年来,哥伦布的子孙一直为争夺财产闹内讧,许多文件被伪造,原始证据被销毁。连他自己也让情况更显棘手,他对童年三缄其口,就连对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父亲能干又多才多艺,注定有伟大作为,但他对家乡和身世秘而不宣”。没有记录,哥伦
    布的出身充满争议,梅芮尔的怀疑也基于此。
    梅芮尔来到热那亚,找到了据说是哥伦布幼年时居住的房子。14世纪50年代,这间朴素的织布工小屋里住着多明尼哥.哥伦布和苏珊娜.方塔那罗莎,许多专家说哥伦布是他们的儿子。按照热那亚的文献记载,哥伦布年轻时在本城工作,主要是当织布工,后来才改行当了水手。学者一般认为哥伦布在20出头的时候放弃了父亲的织布生意,改去航海,成为一艘热那亚商船的船员,从此离开意大利。4年后,也就是1476年,他碰上那场关键的海战,就此改变了一生。
    根据传统的说法,这个卑微的织布工之子
    会成为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但梅芮尔认为,多明尼哥和苏珊娜的儿子是另一个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那个大家所熟知的发现美洲的人,
    与那个热那亚文献记载的哥伦布有很多特点并不符合。
    梅芮尔来到意大利的港口城市热那亚,想检验海事博物馆里的一份重要文件,它被认为是哥伦布热那亚出身论的证据。这份由哥伦布亲笔书写的文件习惯上被解读成“虽然我身在此地,但我的心留在热那亚”。不过梅芮尔仔细检查发现,上面从未特别提到热那亚。那句话实际是这样说的:“虽然我身在此地,但我心在彼方”,被意译为“虽然我身在此地,心在热那亚与你同在”。这是梅芮尔的第一条线索。
    第二条线索来自哥伦布的年纪。历史记载他20岁时出海离开热那亚,但他本人的著述里却明显抵触这种说法:“我年纪很小就开始出海”。而且梅芮尔认为,以20岁的年纪,织布工之子的航海生涯起步太晚,不足以成为探险家,而哥伦布如此丰富的航海经验需要从小累积。
    哥伦布的婚姻也让人生疑。1478年,他娶葡萄牙贵族菲莉芭.莫妮兹为妻,她的父亲是桑托港的总督。根据葡萄牙社会史,以哥伦布这样卑微的出身,这样的婚姻在当时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如果菲莉芭不能嫁给社会阶级不同的人,那么说明哥伦布有可能来自贵族家庭。
    他们用古老的钥匙打开了雕饰精美的墓室,这位伟大探险家的遗骸只剩下很小的几片,而且骨头的颜色显示DNA的状态很糟。
    科学小组成员之一米盖尔.波特亚教授是鉴识人类学专家,他很快有了意外发现:下颚骨上有一块细微切痕,类似剔肉的痕迹。这让他认为,哥伦布的遗体接受了 “剔肉”这种让人胆寒的丧葬仪式:切除头部,锯断手脚,去除肌肉、腱和韧带。这种做法用于需要长途运送的遗体。因为哥伦布在1506年过世时,要葬在他心爱的希斯潘诺拉,即今日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是他1492年首先登陆的岛屿。在极度保密之下,哥伦布的遗体经过剔肉,放进经过伪装的遗骨匣送上船。剔肉只用于贵族,而哥伦布过世时当然已是贵族,这是骸骨透露的第一个线索。在无菌环境中,科学家艾华雷兹开始清除第一块骨片上的外来DNA,并将这珍贵的骨片研磨成粉,这是进行DNA分析的首要步骤。
    实验室的分析还在继续,先让我们跟随梅芮尔的假设。如果哥伦布不是热那亚的贫寒织布工,那他究竟在哪里长大?梅芮尔来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调查一个很有争议的说法:哥伦布不是意大利人,而出生在西班牙,而且是加泰罗尼亚人。加泰罗尼亚是现在西班牙的一个地区,首府是巴塞罗那。梅芮尔和那里的哥伦布专家艾巴德涅碰面,后者一直致力于证明哥伦布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人。
    他们来到一间宅邸,那里过去由巴塞罗那的贵族哥伦家族拥有。加泰罗尼亚人认为哥伦布是这个家族的人。哥伦家族是本地富有的著名世家,经营银行业,属于商人中产阶级,在地中海一带行商,因此这个家族已经有航海传统。哥伦布在世时其实被称为哥伦(Colom),是加泰罗尼亚语。如果身为哥伦家族的一员,他就很符合冒险家的背景:受良好教育,家族从事航海业而且是贵族。但如果真是这样,他为何要隐瞒过去?
    哥伦布的著述也许藏有重大线索。在一封信中,他曾有惊人的自白——加泰罗尼亚地区发生内战时,他曾指挥一艘船对抗斐迪南国王家族——即后来出资赞助他发现之旅的西班牙王室。如果是这样,那么1484年他向西班牙王室求助时,坚持自己的真实身份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这也许是他隐瞒身世的原因。
    但在加泰罗尼亚地区并没有找到哥伦布的出生记录,他有可能是私生子吗?私生的子女不可考,因为他们没有记录,也无法继承财产。罗伦特教授的DNA化验也许能解开这个疑问,只要比对哥伦布和弟弟迭戈的DNA,就能知道两人是否同父异母。但是哥伦布遗骨的第一份DNA化验并不成功,研究小组无法取得纯粹的DNA样本,小组不得不磨碎另一块。
    梅芮尔还在调查另一个理论,即哥伦布是犹太人的说法。1492年不仅是哥伦布踏上新大陆的时间,也是宗教迫害席卷巴塞罗那之时。这里的犹太人流离失所,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活活烧死。因此如果哥伦布是犹太人,那么他在西班牙国王面前就必须隐瞒任何与犹太人的可能关联。他是否在隐瞒自己的犹太人血统?犹太人说的证据就是哥伦布晚年越来越虔诚,在他当时写的“预言书”中提到的最大抱负,就是建造第二座圣殿山——古耶路撒冷最神圣的建筑。他曾提到要用印度群岛得到的钱重建第二座神殿,就像所罗门王当年所为,这显然是犹太思想。不过随后的DNA研究显示,哥伦布没有犹太血统。
    由于遗骨所剩不多,罗伦特教授带着它们横越大西洋,来到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最先进的DNA实验室,这里使用的DNA分析法曾用于辨识911事件的罹难者,罗伦特教授把希望寄托于此。但结果令人失望,目前的基因分析法还不能精确到断定哥伦布是意大利人还是加泰罗尼亚人的问题上。
    虽然哥伦布1492至1493年探险归来出名之后就再没回意大利,但他不可能完全忘掉家乡话——文献记载他20岁才离开热那亚。
    为了用科学证据支持自己的理论,梅芮尔求助于刑事侦查使用的全新技术。伊萨吉瑞教授是语言工程专家,通过一种叫词汇测量学的特殊方式,计算机可以搜寻哥伦布的语言学
    错误,辨认他母语的特点。计算机分析结果显示,哥伦布的母语可能是加泰罗尼亚地区中部的语言,包括巴塞罗那。
    接下来,梅芮尔开始寻找支持加泰罗尼亚地区说的证据——笔迹分析。加布列若拉神父是古文书学教授,他把哥伦布的笔迹和15世纪的加泰罗尼亚文本作对比。哥伦布的笔迹明显受到加泰罗尼亚语的影响,而且他受过教育,且很有教养。教育程度有限的人往往书写缓慢,字斟句酌,而教育程度好的人通常书写流利。综合这两项分析,结论指向哥伦布是教育程度高的加泰罗尼亚人。
    那么哥伦布会是巴塞罗那哥伦家族的一员吗?遗憾的是,DNA化验无法证实或推翻这个看法。研究小组从遗骸上找到一小段线粒体DNA,但不够完整,他们无法找到清楚的排列顺序,为期数月的DNA分析在此走入了死胡同。西班牙塞维雅大教堂里的骨骸是否真是哥伦布,至今仍是谜。罗伦特教授将剩下的几块骨片收好,希望DNA科技的进步能在未来证实或推翻梅芮尔的理论。
    不过对于梅芮尔教授而言,新的发现已经够重大了。人类学分析支持他的理论,认为哥伦布并非如史书所说来自热那亚;语言学研究则显示他很可能出生于加泰罗尼亚地区,加泰罗尼亚语很可能是哥伦布的母语;笔迹分析显示他从小就会写字,说明他出身贵族,教育良好。对梅芮尔而言,他的探索已经结束。他认为自己已经重新启动了对哥伦布身世的争议,并对他的秘密身世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500年来,哥伦布一直守着自己隐晦的秘密。梅芮尔认为,哥伦布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雇佣兵,曾对抗过15年后赞助他进行探索之旅的国王。如果他不隐瞒过去,也许就无法进行历史性的旅程。但他本人可能也希望自己的真实身世有一天能够揭晓,他的座右铭就刻在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墓室上,写着:“莫让我永世不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