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敦煌一棵樹漢代烽燧09dh-2簡補論

http://www.newdu.com 2018-01-09 武汉大学简帛网 張楠 参加讨论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甘肅敦煌一棵樹漢代烽燧出土的漢簡09dh-2號是漢代通緝令,學界在簡牘識字和簡文內容研究上已有不少討論。[1]其中,簡文所見的“寬中”是否是漢代儒者鄭寬中的問題是學者們較為關注的內容之一。李正宇、李巖雲等先生認為此處的“寬中”即是漢儒鄭寬中,石明秀先生認為該問題有待其他證據證明,陳偉、白軍鵬等先生則從姓名和用字角度否認了“寬中”即是鄭寬中的說法。筆者以為,陳、白說可從,現從傳世文獻角度對該說進行一些補充,望請前輩不吝賜教。
    首先,從鄭寬中的生平看,其與簡文中的案發地臨涇似乎沒有聯繫。簡文稱被通緝者之一的田博“坐與寬中共攻臨涇獄宇”,[2]這說明這位“寬中”到過臨涇,並與田博一起實施了在臨涇監獄的犯罪。臨涇,據《漢書·地理志》載為漢安定郡的屬縣。[3]我們再看鄭寬中的生平。《漢書·儒林傳》載鄭寬中的老師張山拊是平陵人,而張山拊“授同縣李尋、鄭寬中少君”,[4]這說明鄭寬中也是平陵人。平陵,據《漢書·地理志》載為昭帝置,屬右扶風。鄭寬中學成後,其“有俊材,以博士授太子,成帝即位,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遷光祿大夫,領尚書事,甚尊重”,[5]可見他基本一直在中央任職。期間除見他曾經外使益州“行風俗”,未見有其他外出、外任的記載。雖然這些記載不能保證他與臨涇絕對沒有聯繫,但也大大降低了他與臨涇發生聯繫的可能性。
    其次,鄭寬中為太子師、名儒,不僅能精心培養弟子,還能選賢舉能,難以想像這樣的人會參與犯獄之事。鄭寬中師傳小夏侯學,學習《尚書》,“守師法教授”,[6]為張山拊得意門生之一。其為漢元帝太子師,“以《尚書》授太子”。[7]在鄭寬中的其他弟子中,尤以東郡趙玄為優,其脈傳承,門人多知名。除了學識優異,鄭寬中還能選賢舉能。《漢書·王尊傳》載王尊任益州刺史,政教有聲,“博士鄭寬中使行風俗,舉奏尊治狀,遷為東平相。”[8]後王尊在京畿之地遭貶,又是鄭寬中“使問所征故司隸校尉王尊捕群盜方略,拜為諫大夫,守京輔都尉,行京兆尹事。”[9]如果說授業展現的是他的才,那麼這兩件事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德。谷永評價鄭寬中,說其“有顏子之美質,包商、偃之文學,嚴然總五經之眇論,立師傅之顯位,入則鄉唐虞之閎道,王法納乎聖聽,出則參塚宰之重職,功列施乎政事,退食自公,私門不開,散賜九族,田畝不益,德配周召,忠合《羔羊》”。[10]其言雖有溢美,但從上述事蹟看,鄭寬中也大體相配。這樣的人恐怕很難將其與犯獄逃亡等事聯繫在一起。
    最後,鄭寬中去世後得到重禮,極盡哀榮,如果他生前涉嫌犯獄事件,死後恐怕難以受到如此禮遇。鄭寬中去世後,谷永上書,追述他的美德與功勞,建議成帝“宜加其葬禮,賜之令諡,以章尊師褒賢顯功之德”。[11]令諡,師古注曰:“令,善也。”試想,如果鄭寬中生前涉嫌如此惡劣的犯罪,谷永不太可能建議成帝為他賜好的諡號。漢成帝則接納了谷永的建議,“吊贈寬中甚厚”。[12]這可以看作是官方對鄭寬中一生的蓋棺定論。同時,鄭寬中所傳小夏侯學得以發揚,鄭氏之學也得以成為小夏侯學的一個分支。
    以上即是簡要分析了傳世文獻中所見的鄭寬中形象。可見,傳世文獻中儒雅的鄭寬中與簡文中犯獄的“寬中”在形象上差異較大。雖然以上三點多有推論之處,不是嚴格的考證,但從傳世文獻所載的種種跡象看,結合陳偉先生等人之前的分析,鄭寬中與“寬中”可能確實不是同一個人。
    
[1] 參見楊俊的《敦煌一棵樹漢代烽燧遺址出土的簡牘》(《敦煌研究》2010年第4期)、李正宇的《敦煌一棵樹烽隧新獲漢簡初識》(《甘肅省第二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石明秀的《敦煌一棵樹烽燧新獲簡牘釋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6期)、李巖雲的《敦煌西湖一顆樹烽隧遺址新獲簡牘之考釋》(《敦煌研究》2012年第5期)、趙寧的《散見漢晉簡牘的搜集與整理》(吉林大學2014年碩士學位論文)、白軍鵬的《“敦煌漢簡”整理與研究》(吉林大學2014年博士學位論文)、陳偉的《敦煌一棵樹烽隧漢簡09dh-2校讀》(簡帛網2014年12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22)、李明曉的《敦煌一棵樹烽燧漢代通緝令》(《散見出土先秦兩漢法律文獻校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尉侯凱的《漢簡零拾(六則)》(簡帛網2016年8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17)等等。
    [2] 李明曉:《敦煌一棵樹烽燧漢代通緝令》,《散見出土先秦兩漢法律文獻校注》,第107頁。關於本句釋讀的兩個問題,可見該書第109頁的討論。此處從陳偉先生的解釋,認為“共攻”為宜,由此可知“寬中”到過臨涇,並參與犯罪。寬中與田博是共犯,因此筆者推測,官府可能不止通緝田博一人,有可能存在通緝寬中和王博的通緝令。
    [3] 李明曉認為“臨涇,在今甘肅鎮原南,西漢時為安定郡治所”(《散見出土先秦兩漢法律文獻校注》,第109頁),此說不確。據《漢書·地理志》載,西漢時期安定郡的治所在高平,《後漢書》與《續漢書·郡國志》載東漢時,安定郡治所因羌亂遷移,後移至臨涇。
    [4] 《漢書》卷88《儒林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點校本,第3605頁。
    [5] 《漢書》卷88《儒林傳》,第3605頁。
    [6] 《漢書》卷75《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3179頁。
    [7] 《漢書》卷81《匡張孔馬傳》,第3347頁。
    [8] 《漢書》卷76《趙尹韓張兩王傳》,第3229頁。
    [9] 《漢書》卷76《趙尹韓張兩王傳》,第3234頁。王先謙以為“寬中即上鄭寬中”(《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979頁),其說可從。
    [10] 《漢書》卷88《儒林傳》,第3605頁。
    [11] 《漢書》卷88《儒林傳》,第3606頁。
    [12] 《漢書》卷88《儒林傳》,第3606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1月9日10:5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