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去,新春到,但金铎却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入夜,梦神人以‘君无戏言’相责。 于是,他立即组织族人学戏,创建刘家戏班。形成与曾家《孟戏》(二夜本)不同的刘家《孟戏》(三夜本),同样在新春演出。[18](((孟戏)的传说》,P 03 一 036)虽然县志所载的刘家“孟戏”创建时间与传说中存在出入,但基本情节还是一致的。由于赤溪曾氏族规明确规定曾家“孟戏”不传外姓,当时刘家只好从广昌县宜黄班请了浙江人宋子明师傅来传教“孟戏”传奇本《长城记》。至今,在大路背刘家三元将军殿里供奉的木刻戏神牌上,除了中间刻的“西川灌口清源妙道真君之神位”②外,右边也刻有“宋子明师傅”字样,以供后人瞻仰祭拜。 于是,广昌甘竹镇就形成了曾、刘两家的“孟戏”剧本。每年的春节期间,在隔河相望的赤溪村和大路背村同时上演着“孟戏”,这种上演家族戏的习俗在曾家已经延续了500多年,在刘家也有了400多年的历史。 分别开演于明正统年间的赤溪曾家“孟戏”和万历年间的大路背刘家“孟戏”,在祖祖辈辈的老艺人和曾氏、刘氏后裔子孙的共同努力下,承前启后,一直沿演至今。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于以宜黄腔为主的乱弹在江西盛行,广昌各地民间戏班纷纷成立,这些戏班盛演乱弹,甘竹曾、刘两家“孟戏”也深受影响,除了唱高腔外,也唱乱弹,成为高腔、乱弹并存的地方大戏。清末民初,高腔戏开始衰落并渐次失传,只有甘竹曾、刘两家“孟戏”保留了下来。建国以后特别是在十年“文革”期间的破“四旧”下,孟戏停止演出,老艺人只能暗中传教“孟戏”。“文革”以后,曾、刘两家“孟戏”再度复苏。赤溪曾氏后裔曾国良、曾卓文,老艺人曾风孙、曾贵云、曾寿文、曾德祺等重新组织曾氏“孟戏”剧团并吸收年轻学员学戏排戏 ,大路背刘家也同样地积极组建剧团并广纳村民排演“孟戏”,一直至今。 不管是曾家子孙还是刘家子孙,只要是男丁都有学演“孟戏”或担任剧中某角色或参加后场乐队伴奏的责任和义务。就传承方式而言,两家孟戏都是El传心授。曾家“孟戏”按照族规,只传曾姓后人而不外传异姓,只传男而不传女①,且不出村演出。 近年稍有放宽,规定如若他姓多代在本村居住想学孟戏者,须经曾氏德高望重者担保方可上台演出。 传承也基本上是在家庭中进行,一般是上一辈扮演什么角色下一辈就接任这个角色。为了使“孟戏”更好地传袭继承,曾家有~套专门供孩童学戏用的儿童戏服。据曾氏“孟戏”剧团老团长曾国梁说,近年来很多角色都由娃娃们来扮演,这些娃娃大的十五六岁,小的才七八岁,至今“孟戏”已传到了第二十六代。相比之下,大路背刘家则没那么严明的规定,早在清康熙年间刘家就请外族人参加演戏n ]‘ ,这是由于刘氏家族人丁一直不旺,所以有甘竹街上的魏、谢、李等姓(均为客家人)来参加演出。刘家“孟戏”开始时也是只传男不传女,后又可以传给女性,并形成即使是远嫁他乡的,如果戏情角色需要也要回大路背参加演出的习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