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天仙配》觅踪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经典剧目,久演不衰。千余年来,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若问天仙是谁,恐怕连三岁小孩也会回答是七仙女。七仙女的大名,在乡间、街巷比李白、杜甫还要响亮。古往今来,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有多少口碑为其传颂!关于董永和七仙女的身世,早有各种传闻,而今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数十种之多,解读别有一番情趣。 东汉后期(192-232)的曹植说,董永和神女在《灵芝篇》出现,是最早的《天仙配》故事文字记载。东晋干保说,《搜神记》里记载了这个故事。唐释道世在《法苑珠林》里说,董永者,与父居,父终,自卖于富公以供丧事,道逢一女,愿为永妻。五代杜光庭在《灵异记》中说,董永与七仙女生子事见拙著。可是在明代以前至东汉的一千多年里,传说中董永所遇之仙却不是七仙女而是织女。织女是牛郎之妻,如何又嫁了董永呢?织女本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史记》说她是“天女孙也。”由于织女星与牛郎星隔河相望,于是人们想像出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他俩的爱情悲剧最早记录于《迢迢牵牛星》。后来不知为何织女忽然姓张,并由玉帝的孙女———变而为第七个女儿———张七姐。有人认为作张姓是道教徒改的。这个戏剧性的变化,至迟当在明代。那时已有张四姐下凡,名叫《天缘记》的戏出现,七仙女下凡的戏还要早些,可惜剧本已失传。最早出现“七姑”之名是万历年间顾觉宇的《织锦记》。类似《织锦记》的青阳腔《槐荫记》就是《天仙配》的前身。从此以后,在各个地方剧种中都统称为张七姐或七仙女了,黄梅戏《天仙配》乃直接从青阳腔移植过来,自然也不例外。 《中国人名大辞典》说,董永为后汉人,子名董仲。他们从千乘(今山东高苑)迁到汝南,然后又到了安陵。《天仙配》戏唱词说,董永家住江苏丹阳,七仙女本住蓬莱村。清《古今孝子所见录》说,董永是东汉青州人。还有各类地方志也各执一词,《山东通志》说博兴旧有董永墓,陈户镇旧有董永村。《汝宁府志》说,境内有七仙女墓,为子董仲追葬其母衣冠之所。《汝南县志》说,县内有董永墓和董永祠。《东台县志》说,董永为东台西溪人,镇上有董永和其父墓葬。《鱼台县志》说,县内西南三十里处有董永墓。湖北《孝感县志》说,城内建有董永公园和孝子祠。《乐安县志》说,城西南五十里有董永墓。还有一说:怀宁黄梅山一带曾流传许多传奇故事,其中《董永遇仙》的传说就诞生在这里,由此发展成后来举国闻名的《天仙配》。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仙女张七姐是神话人物,无可稽考,董永却是历史人物,能够考证。据《姓氏考》姓氏溯源,董、杨、冯同宗,起源于河南新郑,距武陟不足100公里。董氏宗庙号“良史堂”,良史堂尊崇的是春秋战国交替时晋国史官董狐。据《春秋》记载董狐不畏权贵,秉笔直书形成了我国的史学传统。武陟大董、小董的董氏家庙,明代以前叫“良史堂”,明代以后改为“北岳庙”。武陟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地处郑国、晋国之间,小董入自称良史董家,是董狐后人无疑。 董永勤劳善良、卖身葬父,感动天地,被推崇为“二十四孝”中千古流芳的大孝子。汉末董卓作乱,因与董永之子“琢儿”同音,为避祸乱,董永后代南迁到湖北安陆(今孝感)、湖南永州、江苏丹阳和安徽等地,逃出董卓的影响范围,各立董永墓为祖坟,仍称良史董家。明成祖三洗河南怀庆府,主要针对的是董家。在血洗之前,重修小董良史堂,捐资铸造的铁钟上有董家数百户,只有三户姓孙的,刚从山西移民到小董。血洗怀庆,董姓人家能跑的都跑了,跑不了的被迫改姓孙、付。小董没了姓董的人家,直到近代才有儿户恢复董姓,自称董永后人。“良史堂”改为“北岳庙”,但是仍然供奉董永的牌位(见图片),“汉孝子董大夫之神位”为明清旧物,现藏于小董村孙国兴家中。逃出去的董家人散布各地,立董永墓,讲七仙女的故事,也说自己是“良史堂董家”。其实追宗溯源,考究到春秋秦汉,各地董家都是董狐董永…家人。所以,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源头在武陟小董。 传说中的大槐树,足武陟最古老、最长寿的树种。俗语说“千年松,万年柏,不如老槐爷歇三歇”,槐树是能枯而复荣的神树。武陟不仅有替董永和七仙女说媒的大槐树和槐荫寺,还有古槐庙等古槐古庙。槐荫寺的古槐直到曰本占领期间,于一九四五年二月初八被用汽油烧死。现在孙庄大槐树不知有几千年了,怀抱着楝树,生长得依然茂盛。武陟人从古至今,爱说自己是“大槐树底下的人”,戏称“槐串儿”。 小董村有位老红军叫孙双峰,在延安给毛主席当过警卫。他说自己是武陟小董人,给毛主席讲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毛上席说董永是湖南永州、湖北孝感人,不应该是武陟人。孙双峰急了,问毛主席:“您那里有大槐树?您那里有石磨、石碾?您那里穷人会给老财主当‘磨道驴’?”毛主席笑了,请他—道吃饭,给他起了个绰号,见面就喊他“董永老乡”,从来没叫过名字。这件事说明,起码从物候学上讲,毛主席认为董永不是长江流域人。 清道光九年武陟县志记载:“董永墓,相传孝子董永即武陟人,故有其墓”;“老槐荫,在县治西北,相传孝子董永遇仙女于此。”在武陟,有关董永和七仙女的遗迹既多又广,成为一种文化,渗透到民风民俗之中。父训子,会说:“想娶天仙哩,先看看自己的德行!”谈婚论嫁,姐妹们在一起说心里话,会说:“嫁就嫁个董永,聪明能干又不刁滑,才叫称心如意。”青年男女私定终身,会要求意中人:“走,到董永墓磕个头,到槐荫寺拉拉手,天上人间,今生来世都不许变心!”1957年电影《天仙配》刚刚上映,武陟凡董永、七仙女遗迹之处,烧香的人遍地都是,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在武陟人心中扎根之深,是其它地方不能比拟的。 董永是东汉初期孝子,光武帝刘秀以河内为兵源粮草基地,攻占洛阳称帝,武陟是其行宫所在地。他颁诏“举孝廉”时,对江南、西北等地,实际上鞭长莫及。怀县令董宣以其职责和权利,也只能在怀县(今武陟)推举董永。司徒蔡茂是武陟蔡庄人,在皇上行宫不远处选一个孝廉,显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实际上不光董永,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也多是中原人。 在历史上,武陟道观佛寺,唱经担的、踩高跷的、跑旱船的,开口便是“正月里来正月正,七仙女下凡配董永。王母娘娘生了气,玉皇大帝发雷霆”。船工号子、硪工号子,七仙女的故事更是协力提神的好材料(见《武陟民谣集成》)。到元明时代,说书的民间艺人说整本的“槐荫记”,产生了说唱小说“七世姻缘”,有了杂剧“黄绫记”。“黄绫记”说付员外将七仙女织的黄绫献给皇上,想求一官半职,光武帝明察秋毫,封董永为进宝状元。武陟地方戏二夹弦唱的“织黄绫”与“黄绫记”大同小异。解放后黄梅戏改编为“天仙配”, 以七仙女与董永忠贞不二的爱情为核心,最后由桑弧完成了戏剧和电影的创作,取得了成功。桑弧是武陟人,少年时逃到江南。桑弧撰文说“天仙配”用的是武陟的传说,武陟的景物(见附件证言),这说明天仙配的源头在武陟。 两千年来,小董村始终行两个庙会,一个是董永的生日(农历二月初三), 一个是皇封日(农历十一月初十),皇封日有两个说法,一是汉光武帝封董永为孝廉,一是封董永为进宝状元。董永只有一个,董永墓却有千百个,天下董永是—家。人民用七仙女这样美丽的传说,抒发了内心的呼唤,发出了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对爱情的渴望,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不是一个孝字能够涵盖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