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以前,中国的法定节假日只有59天;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增加到111天;1999年9月,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使得全年的公休日达到114天;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115天假日+N天带薪休假”的美好时光将成为现实。劳逸结合的悠长假期,一时间又成为热点话题。 上世纪70年代 集体烫发赶时髦 上世纪60年代是个以集体性为特征的年代,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则让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们第一次感觉到巨大的变化。 上世纪70年代,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间是6天,每天工作8小时,只有第7天可以休息一下。仅有的一天休假时间,让无数远离家乡的人们感叹没有时间回去看看。那个时候的周末,电影院是最热闹的地方,人们的活动地点就锁定在那儿。无论是在电影院里还是露天看一场电影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最大的奢侈,也是那个年代的人们忙碌一周之余最大的快乐。 当年在北京某纺织厂工作的张阿姨,是单位里最早开始接受烫发的时髦女郎。说起年轻时的节假日,张阿姨说,那时丈夫经常在外出差,节假日就是去公共澡堂泡澡,那时候她最得意的事就是穿上丈夫从上海带回来的新皮鞋,约上几个女伴一起去理发店,齐刷刷一排,一人顶着一个“锅盖”集体烫发……说到“五一”劳动节,张阿姨说上世纪70年代的“五一”劳动节就是“爱劳动日”,无论大人孩子,都要义务参加劳动,所谓休息就是体验劳动最光荣。而最让孩子们高兴的事情就是看小人书,5分钱一本,能从早上一直看到晚上太阳下 上世纪80年代 溜冰跳舞最时髦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单位开始丰富人们的生活,组建了许多工人俱乐部,从此那里便成了人们节假日必去的地方,里面的活动虽然不外乎猜谜语、打乒乓球之类,但每逢节假日,那里还是热闹非凡。如果碰上有实力的单位,俱乐部内还会建个旱冰场或舞厅什么的,这两个地方绝对是人气最旺的地方,5分钱的场地费,1角钱的租旱冰鞋费。当时很多人都是一家三口来到旱冰场,孩子在场内溜冰,家长在场外观看。“放假跳一场舞、溜一场旱冰在当时可算的上是最时髦的事情,”早就退休在家的吴先生,回忆起当时的节假日,觉得最兴奋的事情就是能够跳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很多流行的东西也随之涌入。舞厅、咖啡厅、旱冰场,这三个地方是人们闲暇时候最喜欢去的场所。“那时要是能在舞厅里来上一段霹雳舞,绝对是吸引人眼球的一件事。” 虽然相比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人们节假日的生活方式好像并无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人们的心情已经完全不同了,生活开始变得更有乐趣,也更有意义。这个时期,节假日也还是由“五一”、“十一”和春节组成。但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是让人们从中得到了享受。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年三十全家人围着电视前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这种渐渐约定俗成、沿袭至今的独特的过节方式,甚至被学者定义为“新民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