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http://www.newdu.com 2018-01-24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单霁翔 参加讨论

故宫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紫禁城是1420年在永乐皇帝手中建成的,昔日的紫禁城里曾居住过24位明清的皇帝。1925年,紫禁城转化了新的身份,也就是成立了故宫博物院。故宫作为一个古建筑群,它一直保存到今天,是世界上保留至今最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保留的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群。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有很多文化身份,它是一个博物馆,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文化身份?我认为主要还是它的文化资源决定的。
    那么说到故宫的文化资源,我认为第一个方面就是它的古建筑群。9000多间建筑构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群。大家知道北京是一座古都,有一条明显的城市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一共是7.8公里。在这条中轴线上最重要的一个虚实结合的依托就是紫禁城这座古建筑。北京城和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不一样,像欧洲的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最初建设的时候,是先建一个古堡,然后在古堡周围蔓延开来一些传统的民居。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新建的一些城市往往把城市的中心视为寸土寸金之地,也是商务中心,高楼林立。但是北京因为有故宫和它周围的一些文物建筑,所以始终控制着城市的发展,也就是北京的城市中心地区是平缓开阔的,到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才逐渐地高耸起来。
    第二个文化资源就是我们的文物藏品。故宫究竟有多少文物藏品?一共有1807558件套。为什么我知道呢?因为我们的前院长郑欣淼领导故宫的工作人员用了7年时间,对故宫的文物藏品进行了一次最彻底的清理。我听说在清理结束总结大会上,台上台下不是一片欢笑而是一片哭声,大家认为这项工作终于完成了。我们把故宫的文化资源分为69个类别,25个大类。我列举其中的几类:第一类是绘画,故宫一共有53000幅绘画,大家熟悉的比如《千里江山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第二类是书法,一共有75000件,有大家熟悉的《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等,也是我们重要的藏品。第三类是碑帖,一共有28000件,碑帖非常重要,因为历代帝王都广泛地搜集名山大川的一些石刻上的文字信息,但千百年以后田野自然状态的一些石刻被损坏,真实的信息就保存在博物馆。这三类一共是156000件,这就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相对比较脆弱的珍贵的纸质文物的一部分。故宫博物院还是世界上收藏铜器最多的博物馆,共160000件,收藏有先秦铭文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将近1700件。我们还有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和6600件珐琅器,这都是传世的艺术品。玉石器是故宫博物院收藏中的骄傲,它记载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一个完整的历史。我们收藏的陶瓷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一共367000件,绝大多数都是生产于景德镇的官窑瓷器。另外还有织绣,我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之前也没想到故宫能有这么多织绣。有多少件呢?180000件。后来我查阅资料,的确在江宁、苏州、杭州,当时官府设了江南三织造,最多的时候七千人为皇宫做服饰。我们还有11000件雕刻工艺,像象牙制品、寿山石等,我们还有13000件其他工艺品。故宫博物院有文房四宝,文具一共有62000件,数量也是比较大的。有一些留下的生活用品是非常有趣的,比如上百年的普洱茶,两米多长的象牙编制的象牙席,还有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儿童玩具,因为以前有年纪很小的皇帝,也有一些轮船、军舰的玩具。故宫也是收藏外国文物最多的一座博物馆,故宫的这些藏品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或是通过和外国的礼节来往以及海外贸易等来的,所以搜集了上万件的外国文物,其中西洋钟一共有2200座,故宫也是世界上收藏西洋钟品质最高的一座博物馆,绝大多数来自英国,也包括瑞士、德国、法国的一些西洋钟。收藏宗教文物一共42000件,其中85%以上是佛教文物。太和殿前庆典所使用的一些大型仪仗装备还有33000件。铭刻是藏品中最重要的一类,它直接诉说着历史,应该是我们国宝中的国宝,殷墟甲骨一共23000片,是殷墟甲骨收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总之,这些藏品是故宫文物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文物修缮工程
    2002年到2020年,我们要历时18年时间进行文物修缮工程。现在很多文物建筑经过修缮后,已经重新合理利用起来。文物修缮能使建筑文物益寿延年,也使故宫的开放面积持续地扩大。2002年以前,故宫的开放面积只占总面积的30%,现在已经超过了50%,2015年的开放面积超过60%。
    文物修缮既要保留历史信息不改变文物的现状,还要进行传统工艺的传承,所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古建筑的修缮不能作为一个普通的土木工程,而是要作为一个研究项目来对待,要作为一个传承百年大计来施工。当初建紫禁城时,都是从全国各地汇聚的最好的建筑材料,金砖、琉璃瓦,还有一些木材等,今天都难以寻觅了。另外就是工匠,过去在紫禁城,工匠的手艺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但今天呢,工人可能三个月前还在收麦子,就被召进了太和殿,他们手里也没有这种传统的技艺。如果修缮几年以后又出问题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对得起紫禁城的辉煌的古建筑,所以一定要把每一座古建筑的修缮都作为科学研究和传统技艺传承的课题才行。
    乾隆花园是乾隆皇帝改建宁寿宫时所建的花园,也叫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的修缮工艺非常复杂,预计2019年才能修缮完成。我们对整个乾隆花园的修缮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每一道工序都进行充分的研究,比如顶部的修复、内沿的修复、镶嵌工艺技术的保护、牌匾的保护、染料的恢复和保护,以及一些丝织品和纸制品的替代品,做成之后与原来的品质相当等问题。乾隆花园最后一栋建筑叫倦勤斋,在紫禁城的古建筑群里非常不起眼,甚至从地图上看不到它,但是建筑内部非常复杂,那么小的一个房子里,地面铺的是金砖,整个梁架是紫檀,绣品是双面绣,梁架上和窗户上镶嵌着上千块的和田玉,室内有一个小戏台,小戏台都是金丝楠木仿竹子制成的,屋顶是一个空景画,但是这个空景画,是用一种特殊植物做在纸板上面,只有在安徽的山区里才有这种植物,于是我们的专家又到安徽的山区里找这种植物,找可以用这种植物做纸箱的传承人,然后经过多年的研究才恢复了传统的工艺,把同样的纸板做好运到了紫禁城。
    我们对文物建筑开始改变思路,我们把每一项工程都变成了科学研究的工程,我们开始进行文物建筑的普查,列出每一栋建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比如御花园的石子路,这些小石子遍布御花园的各个角落,形成花鸟鱼等图案,中间这些石子路的修缮大概需要5年时间,因为每一块石头都要选合适的颜色和形状,然后加强预防性修复。比如寿安门的保养修复,建筑的彩绘脱落了,修复过程不是简单地彩绘油饰,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我们采取离子喷射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调节喷射的强度,我们将彩绘上面的污渍清理掉,然后封住,这样就能保留更多彩绘的历史信息。
    2013年国务院批准了“平安故宫”工程,这个工程来之不易,是经过提炼很多教训总结,正式向国务院写报告获得批准的。“平安故宫”工程能解决七大隐患。第一隐患就是火灾隐患,这是放在头位的,因为木结构建筑群最怕火;第二隐患就是盗窃隐患;第三隐患就是震灾隐患,华北地区还是有地震的,有时候还有强震,我们的文物太多,每一件都要很好地防震;第四隐患就是藏品自然损坏,不能因为文物多就不珍惜,或者就藏而不露;第五就是库房的隐患,很多文物得不到很好的保管;第六隐患就是市政管道,过去的紫禁城六七种管线,现在十七八种管线,必须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一个隐患就是游客的安全隐患。
    故宫有上百万件文物亟待保养和修复,西城墙和西金水河的中间有一座建筑,宣统年间被烧毁了,这地方民国期间一直堆垃圾,现在我们把这些垃圾进行清理,然后申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恢复历史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复了,于是2013年年底正式开工了,修缮以后就完全对公众开放。其实故宫的展览很有特色,很多文物当年就是为这个空间制作,今天还放在这个空间,这些文物只有在原生地的时候才最有尊严。
    故宫是一个科学研究单位,我们所有文物展览都要有科技支撑,2013年10月成立了故宫研究院,故宫的研究学者是全国最多的,350名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190名在职,160名退休被返聘人员。我们希望故宫是一个透明的公开的文化机构,每个人都享有对它的知情、管理、参与、受益,所以我们公布了内部的规章制度,共114条,就是让大家觉得故宫是大家的故宫。故宫讲座将在所有高校持续地展开,我们的展览也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我们也引进外国的展览,我们的展览也到世界各地去,结论就是我们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