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为什么中国人不是在元旦过年?而是有两个新年元旦和春节?

http://www.newdu.com 2018-02-1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什么中国人不在元旦过年?
    

    故事要从民国元年说起。
    1912年1月1日以前,中国使用农历,但是1月2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各省发了一通电报:
    各省都督鉴: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订定于阳历正月十五日,补祝新年。请布告。
    孙文
    这个月的随后,孙中山又颁布一道命令: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令:
    按照改用阳历,前经本总统派员交参议院公议,当由该院全员议决,并通电各省在案。兹惟参议院缄称:“应即颁布历书,以崇正朔,而便日用。”并由该院开会议决编历办法四条,等因到府。合即责令行贵部查照,斟酌美备,赶于阴历十二月前编印成书,以便颁发各省施行。至要。此令。
    内务部知照
    从此,中国开始实行阳历,开始了很长时间的“阳历新年”与“农历新年”之争。
    但是,这个“阳历新年”与“农历新年”之争,你以为只是简单的“新历”与“旧历”之争么?所谓历法,其实还是个政治问题,这两个“新年”之争,其实还反映了政府与一般民众之间的矛盾。
    
    我们要知道:历法其实还是个政治问题。然后再看当时参议院的决议强调的“以崇正朔,而便日用”,再联想到历次改朝换代的“改正朔,易服色”,就不难理解了:民国改用阳历,其实不只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引进西方科学的“阳历”,放弃了中国旧有的“阴历”。实际上,“改朝换代”的思想暗流还在涌动,而放弃阴历、改用阳历,只不过是古代“改正朔”的一个翻版而已。
    但是,虽然政府规定使用阳历,但民间并不认账。在当时官方与民间的观念里,所谓“过年”,只能过一个“年”。那么问题来了:是过你政府的“年”?还是过我们老祖宗的“年”?
    1914年,北京政府内务部向袁世凯递交了一封呈文: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袁世凯批准了。
    在这里,阴历元旦被称作“春节”,成为政府的法定假日。我们称阴历年的第一天为“春节”,其实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算起来,也不过是最近一百年的事情而已。
    从此,中国人所说的“过年”,就成了过两个“年”:官方过阳历的“年”,民间过农历的“年”。
    所以简要地说,公历的1月1日和农历的正月初一都是元旦,民国政府规定大家过公历的元旦,但是老百姓不买账。而袁世凯时期又立法将农历的元旦定为“春节”,老百姓过这个春节非常积极,从此过春节就是过年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