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走向海外的南汉铅钱

http://www.newdu.com 2018-02-19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武勇 参加讨论

    五代时期的南汉国,不仅在岭南大地上留下了佛教遗迹,其所铸货币同样大量存于后世,其中存世最多的是“乾亨重宝”铅钱。古钱币学家王贵忱曾说,“用铅作币材的官铸币乾亨重宝,铸造数量之多和使用时间之长,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早在民国时期,南汉国货币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有收藏兼研究者在专业性杂志《泉币》上刊文,探讨南汉铅钱的铸造历史。有研究者注意到“乾亨重宝”并非岭南最早的铅钱,早在民国时期,在广州曾出土过小铅开元及“开平元宝”。钱币学家罗伯昭根据“(刘)隐以钱二十万献于梁”的记载,认为,早在铸造“乾亨重宝”铅钱之前,岭南地区曾铸造过小铅开元和小铅开平。
    南汉还铸造过铜钱。刘岩称帝后改元乾亨,铸造乾亨钱。在所见的乾亨铜钱中,有“通宝”与“重宝”两种形制。罗伯昭认为,“通宝”铸造于刘岩即位之时,所以少见,“重宝”则铸造于即位之后。
    早在唐代中后期,社会上就已开始出现铜钱短缺现象。但刘岩性奢侈,“非铸铜钱不足以昭重典”,因此即位初期铸造了一些铜钱。但仅过了一年多,南汉国就面临“国用不足”的窘境。史书曾记载,“岩以国用不足,铸铅钱,十当铜钱之一”。因此开始利用更容易获得的金属铅来铸造货币,补充国用不足,即为后世多见的“乾亨重宝”铅钱。
    罗伯昭认为,南汉国时期铸造的货币是铅铜并用的。铅币是作为货币使用,而非辅币,因而以“重宝”命名。但“久行则弊”,铅币贬值,后形成铅贱铜贵、“十当铜钱之一”的现象,则是市场流通与经济杠杆的结果,并非因为南汉国有相关禁令,其使用范围也未超出当时的统治范围。而其铸造的铜钱在外省有所发现,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关于南汉“国用不足”的原因,根据学者研究,10世纪早期,伴随着东方贸易的繁荣,东南亚地区爪哇货币的使用领域逐渐扩大,小额货币稀缺。除了自铸货币,从中国进口钱币成为了一个可靠对策,中国铜币逐渐成为此时贸易的大宗货物。南汉所处时代,正是这一转变时期。
    乾和(943)后,南汉实行“城内用铅,城外用铜,禁其出入,犯者抵死,俸禄非特恩不给铜钱”的规定,实际上为严格管制铜币流通。可见南中国海海洋贸易的兴盛,对中国货币流通造成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使南汉不得不改铸铅钱,另一方面驱使铜钱更快退出流通,或熔铸、或窖藏,以保持其价值。而在印坦沉船中发现的145枚“乾亨重宝”铅钱,有学者推断是交易后的零钱,很有可能是受南汉政府保证支付信用走出海外,这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说明南汉对铜钱出口管理严格。
    截至目前,“乾亨重宝”铅钱有多次在广州大量出土的记录。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广东省阳春市发现了南汉铅钱的铸钱遗址,遗址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该遗址出土了“乾亨重宝”石质钱范、铅锭等遗物。考古学家认定,该遗址应为南汉国乾亨二年(918)以后铸造铅钱的作坊所在地,2011年在该地还发现了十余斤铅钱。2017年,广州市南越王宫博物馆展出了南汉国时期标有“春州铅十斤”的铅锭,更佐证了阳春曾是南汉国的重要铸币场所,其铅矿来自阳春当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