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细问,敌人究竟在哪儿?连山本也不明白。因为在山本的军校日记上,始终这样写着:“日本的敌人是苏联。”他没意识到,溥杰的祖国,竟然会成为敌对国。 离别不多日,不幸发生了。消息传来,溥杰心情极为悲痛——山本中尉在战争中阵亡了。 连续几天,他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悲伤。这种伤感是外人无法理解的,只有与他生活在一起的嵯峨浩,从夫君的只言片语中才得知,他忧虑着满洲国,忧虑着满洲国与日本的关系,也忧虑着刚刚建起的这个小家庭的命运。他原来居住过的那个宁静的京城附近,已成为激烈的战场。这是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的。 虽然,那个山本也与溥杰一起在学校立下过誓言:为日满亲善而捐躯。却不知将枪口指向了何方。 中日战争愈演愈烈。世界的视点集中到了亚洲,而亚洲的焦点集中到了日中关系上。溥杰夫妇这种世外桃源式的蜜月生活,并没过多久,便随着当年八月底溥杰在日本步兵学校毕业而告结束。 九月份,溥杰与润麒两对夫妇要结伴赶回长春。但后来发现,此时妻子已身怀有孕,不得不拖到十一月才从日本启程。 嵯峨浩临别日本之际,被日本皇太后唤到了宫里。皇太后对她谆谆嘱咐:“你一定要效忠溥杰。侍奉满洲国皇帝与侍奉日本天皇没有什么两样。你要在中国表现出我们日本妇女的品德。请你代我向康德皇帝致以问候……” 但是,嵯峨浩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一个日本女人会在未来的战争中,处于何等难堪的地步。尤其是处在康德皇帝弟媳这样的地位,竟使她无所适从。曾与溥杰同过学的朝鲜王妃所说的一句话,预言般地印在了嵯峨浩的心头——后来她也曾把这句话悄悄地告诉给了溥杰。 “将来你们在中国的日子,可能会挺难的。浩也许要吃不少苦……” 回到长春的溥杰,马上晋见溥仪。虽然溥仪满脸笑容,又赏赐了他一些礼物,但仍然不难发现弟兄之间的距离,已在内心深处拉远了。 过去,溥仪与溥杰无话不说。在亲弟弟面前,他曾大骂日本人,也敢将从不对人言的话向溥杰吐露。但这次他却很注意分寸。 “二弟,有句话我不得不跟你说。日本人给你找一个日本妻子,这有他们的目的,你要加倍小心才是……” “是……”溥杰嘴里恭顺地答应着,道谢之后退了出去。显然,如今他对于溥仪客气多于亲切。 总算回到了长春,落户在长春西万寿大街117号。这是一座距长春主干大街不远的一所幽静的寓所,庭院并不十分宽绰,结构也很简单。门前的小院,稀疏地栽种着一些枯黄的草木。 “这是刚盖好不久的房子。”溥杰对妻子安慰说。 原来,嵯峨浩始终以为住宅会建在繁华的市中心附近,谁想看上去不过是五间普通的小平房,且地处人烟稀少的旷野之中,甚至连围墙也没有。 说来,使溥杰夫妇感到憋气的还另有原由。从日本归来之前,日本的报纸曾登载过一幅照片:明明是一幢富丽堂皇的二层小楼。上面写得明明白白,这是溥杰夫妇即将搬入的住宅。来到长春才知,那是满洲国驻日大使谢介石的公馆。嵯峨浩觉得简直像受了愚弄。当那些家具搬来时,她又伤了心——被日本宪兵摔得七零八落,凌乱地堆在房间里。 妻子的枕边风,使溥杰不安了。见她不高兴,他亲昵地拍着妻子的肩膀,一个劲宽慰她:“是不是你觉得差了点儿?这可还是关东军大佐才能住的房子呢。” “这儿可是连电话也没有啊……”嵯峨浩向溥杰不断抱怨条件太差了。但思来想去,有了溥杰,能够跟他住在一起,她反而觉得其他都是次要的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