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户彝身上的密码信息解读

http://www.newdu.com 2018-02-24 收藏快报 刘明科 参加讨论

    ■陕西宝鸡 刘明科
    彝,泛指古代青铜容器,铭文上或称尊、或称彝,或称鼎彝、尊彝。现在一般考古和金石学者多称古代礼乐铜器为彝器。本文所涉的这件户彝(见图)形制为方彝,在古书籍中未见有此名称,宋人以这类器型作方形而名之。户彝这种铜器属大型盛酒器,盛行于商末周初,西周中期衰落,春秋早期以后绝迹。发现甚少,甚为珍贵。
    这件户彝是2013年从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早期M3中出土。庞殿式屋顶盖,长方形敛口,宽平沿,直腹,平底,高圈足。彝体四角及中线皆有镂雕扉棱,盖顶、颈部、腹部、圈足部四层纹饰,均以云雷纹作地。盖顶四角扉棱中上部伸出折角扉棱,四斜面饰倒置的兽面纹,中间扉棱作高鼻。前、后兽面纹上部饰头部相对的夔龙纹,两侧兽面纹上部饰三角变体夔纹。盖顶正中高起方柱接盖钮,盖钮呈硬山屋顶形,前后饰倒置的兽面纹,两侧饰三角变体夔纹。颈部弧内收,四面正中伸出圆柱接高浮雕兽首耳,兽首饰掌形角一对。耳两侧饰头部相对的夔龙纹。腹部四侧面饰大兽面纹,中间扉棱作高鼻。兽面均双层高眉,扁圆目,鼻梁隆起,阔嘴,獠牙。圈足四侧面中间扉棱两侧饰头部相对的夔龙纹,扉棱下有竖直缺口。盖顶、器底同铭,铸有“户”1字。通高63.7、口径长35.4、宽23.5、圈足长24.5、宽21.5厘米,重35.55千克。
    这件方彝之所以称为“户彝”,是由器上一“户”铭所决定。考古上把户当作这件方彝的作器者或叫器主。M3出土的31件铜礼器中,户器共出了三件,一件是彝,两件是卣。特别是彝,不但器型硕大凝重,而且其风格与商末出土的彝有明显区别,时代在周初无疑。值得关注的是,这三件器物上的“户”是独立的金文字,彼此之间缺少可见关系。如用作祭器,没有受祭者,不比“冉父乙”“亚羌父乙”等“日名器”,不但有作器者,还有受祭者,彼此关系清楚,用途明确。“户”可以是族氏,也可以是人名。如是族氏,可广泛用于对本族人的祭祀,如是人名,不能排除其对墓主之赗赠。然而,发掘者在众多族徽日名共出,使墓葬的定性出现困局的情况下,更多的受了姜戎文化的代表器物高领袋足鬲的影响,推定“亞羌父乙罍主人虽然起名依照商人,但其族属无疑是羌族。亞羌父乙罍的位置与户器关系密切,可能表明他们是同一个族属,也就是说此M3墓主是户,族属也是羌族。”由此来看,户氏的族属是依据亞羌父乙罍与“户”的位置来确定的。其他日名器是否依此类推?未涉。户彝器型硕大,作为赗赠,置放在禁的位置上有点喧宾夺主。或者再大胆推测,户器或是丧主买来用作祭器,“户”或更有可能就是姬周家族的一个人名,甚至就是墓主的儿子用来祭祀其父辈的,因埋葬于父的墓中,自然就不需要再标明所祭对象。因此,“户”只能标明他是这件器物的作器者,在判断墓葬属性上不具特定意义。还有,与之相邻的M4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却不见一件户器出土,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当前,关于M3主人到底是羌(姜)人户姓,还是周人姬姓?学界聚讼不休。笔者认为这个需要继续商榷。石鼓山墓地文化属性的确定,在作器者与日名器关联信息复杂的情况下,除要考虑诸多考古学文化因素外,还必须与西周畿内的裂封势力划分相吻合,诸如虢、郑(奠)、散、井、棫、南、虎、夨、芮、荆、楚、公式等,如此高等级的铜器墓葬不可能游离于这些封邑之外。M3出土的冉父乙卣虽是所谓的日名器,但西周早期,周室用日名的情况是存在的。因此,冉父乙卣与冉盉的作者“冉”当是M3的主人,“冉”很可能就是《史记·管蔡世家》中所记载的周文王的小儿子“冉季载”之家人。石鼓山墓地当是姬姓家族墓地,不是姜人墓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