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羌大捷的作战双方分别是中英联军和日军,当时的中英联军包括被困英军1000余人、中国援军1121人,而日军则大约有3000人。这一战最终以中英联军的胜利告终,本文将为读者简单分析一下这场战斗。 兵力 英军:英缅军第1师大部,Pinchong河南岸约7000人,北岸约1000人。众多资料中有第7装甲旅甚至亚历山大上将被困仁安羌的记载,经考证不实。 国军:新38师113团,1121人。 日军:作间部队,包括第33师团步兵第214联队(缺第1大队,后增援抵达),山炮兵第3大队,1个工兵小队、卫生队等,约3000人。 作战评价 不得不承认,英缅军这种殖民地部队的战斗力,远不如正牌的英国陆军,7000英军被3000日军就给切断了退路。究其原因,从战略上说,整个缅甸英军从上到下战斗意志不强,保住印度才是英国远东战略的重中之重,缅甸是可以放弃的。从战术上说,英缅军第1师在撤退时根本没有觉察到作间部队的穿插,被突袭后惊慌失措,让日军占领了战术要点。从后勤上说,日军切断了英缅军的水源,在缺水的情况下作战,人的战斗力也要大打折扣,这一点在英缅军第1师师长斯考特向英缅军第1军团军团长斯列姆的电报中写得很清楚。由于英缅军在第一次缅北作战中与中国远征军的配合相当差劲,因此中方战史和回忆录中多有贬低英缅军的记述存在。但是,在日方战史中,对英缅军数次突围行动的记述用了很多篇幅,战况也描写得相当激烈。可见与日军作间部队主力作战的实为英缅军。 日军作间部队利用缴获的英军车辆,快速穿插玩得相当漂亮,打了英缅军一个大大的闷棍。不过由于兵力不足,对英缅军并没有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包围”,在北面平墙河一线的兵力更少。于是在面对国军毫无保留预备队的猛攻一时摸不清情况,也有点被打闷棍的感觉。对比双方的战史来看,日军退到仁安羌以南更可能是兵力不足,被夹击后发现损失过大,主动收缩以等待师团主力增援的结果。 国军新编38师113团在18日攻击时,当面日军只有高延大队第9中队约200人。19日攻击时,1、2营和英缅军夹击日军主力,3营当面日军应当是501高地守军和增援的1个中队,迂回的德重大队具体运动方向不详,可能是向501高地方向增援。国军在兵力与日军略多或者相当的情况下,进攻作战取得了小于1的交换比,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也算是可圈可点。一方面,是经过整训的新编38师战斗力的确还不错,另一方面,有英军火炮和坦克的全力配合,还有就是日军兵力不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