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古通道 公元7世纪中叶,中西交通上出现了一条新的国际通道棗吐蕃尼婆罗道。这条道路经拉萨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加德满都谷地,再经尼婆罗首都而入印度。 这条道路南端最初的开通,可能与藏王松赞干布迎请尼婆罗赤尊公主有关。据藏文典籍《智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曾派大臣吞米桑布扎为“迎婚使”,携带着大量金币、金粉、璎珞等礼物前去尼婆罗请婚。开始,尼婆罗王借口吐蕃之地荒凉且无佛教而不允,吐蕃则威胁说:“如不许以公主,则发五万化身军队,令其摧毁尼婆罗,且将公主带来。”尼婆罗王无奈,只好同意将公主下嫁吐蕃。赤尊公主入藏,藏史记载松赞干布曾派人至芒域迎接,尼婆罗臣民也将公主送至芒域。而“芒域”的中心位置,大致就在今日西藏西南部中尼边境的吉隆一带。唐代初年,唐王朝遣王玄策等人出使印度,便利用了松赞干布时期凿通的南段路线,从而将从中原经吐蕃,再经尼婆罗而至印度的南、北两段通道全程连通。 在此之前的中印陆路交通,多是采取“天山道”(即传统的“丝绸之路”)或者“云南道”。这条新路开通以后,立即成为佛教传播和中西文化的一条重要通道。高僧玄照、玄太、道方、道生、玄会等人,都是从这条新道西行印度求法;西藏佛教“前宏期”的奠基人之一莲花生大师从印度进藏,也是走的这条经过“芒域”入山口的道路,相传他还曾在此降服过本教的“十二女神”,将她们收伏为佛教的护法神。不仅如此,中原的纸与造纸术,也经由此道由吐蕃传入尼婆罗和印度。 然而,1000多年的历史风尘早已湮灭了这条古道的痕迹,后世的人们已难以辨明其具体的走向与出山口究竟在何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力图从不同角度,来探寻这条古道的遗迹。19世纪末,法国学者烈维?格里逊为了寻找唐使王玄策当年在印度耆崛山所建碑铭的遗迹,曾经亲临实地考察,但最后却不得不“顾此山草木蔓愆,攀登甚难,失望而返”。 为了调查证实这条古代国际交通线上的历史遗迹,我们这支考古调查队沿着吉隆与中尼边境一带,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踏查,取得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发现,从而揭开了唐代中西交通史迹考古上重要的一页。 罗桑老人的情怀 吉隆县宗喀乡乡长罗桑,在当地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老人,他不仅对这里的风土民情、一草一木了如指掌,而且还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感。最与众不同的,是他怀里无论何时都揣着一架十分精致的折叠式望远镜,那还是上个世纪从英国人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只要他端起望远镜四处眺望,周围的老少爷们无不流露出由衷的敬慕神情。 我们在吉隆考古调查期间,罗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经常主动为我们带路、翻译。一天在野外调查的途中,他表情有些忧虑地提到,现在县城北面的马拉山下,县里正在修建一条水渠,可能要炸掉一块“神石”。他想请我们出面跟县里说一下,不要破坏了这块“神石”,因为乡里的老人常常要到那里去朝拜,向它供祭酥油和“风马旗”(藏区一种印有狮、马、虎、龙、鹏及佛像的小旗幡,以示对天、地、人三界神灵的崇拜)。 他还特别强调说:“这块石头可不一般,上面刻有好多汉字。”我们一听,立刻感到这个线索十分重要。回到县城,马上向主管工作的县委刘书记打听这件事。刘书记证实道:的确有这么一块石头,上面有些模模糊糊的汉字,大概是清代赵尔丰时期刻的吧,请你们去看看重不重要,不要紧的话,过两天群众开渠就要把它给炸掉了。棗这一带由于在清代曾驻扎过屯垦的清兵,所以人们都对“赵尔丰”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请罗桑老人作向导,驱车前往马拉山口。 车出县城,向北行驶约5公里左右,进入一条比较宽阔的山沟。在离沟口不远处,罗桑让司机停车。他领着大家步行片刻,穿过一条名叫“鲁玛满久”的小溪,爬上山坡,来到一块崖阴下面,用衣袖揩了揩上面抹涂的厚厚的一层酥油,指着一块长宽不到一米的岩面对我们说:“看吧,就是这块石头!” 我们凑近岩石细细观察,上面隐隐约约的确可以看到一些竖书的汉文,每个字约2厘米见方,都有阴线刻出的方框相间,但由于上面抹涂的酥油太多,无法准确地识出。于是,从车上取来汽油喷灯,烧热一锅温水,逐行逐字的洗净酥油。猛然,眼前一亮,岩面上开头的一行文字十分清晰地显现在我们眼前:“维大唐显庆三年,大唐驭天下之……” 我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是一通唐碑?! 接下来,奇迹出现了,从清洗干净的石刻额题上,一排每字约5厘米见方的篆书也显露出来,虽然有些漫漶不清,但却可以准确地识读出“大唐天竺使出铭”7个左书大字。直到这时,我们方才确信,眼前这通下半部已残的摩崖石刻,既不是一块西藏常见的宗教信拜物,也不是所谓赵尔丰所刻的石碑,而的的确确是一通唐代碑铭,从碑铭的书体、行文格式,也都确凿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个突如其来的发现面前,我们强压下内心的激动,加紧进行清洗,当时已经预感到,这很可能是一个会让世人震惊的考古新发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