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 >

千年历史尘埃,建盏的断代之迷

http://www.newdu.com 2018-03-1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千年岁月的更迭,百条龙窑早已淹没于芨芨荒原下。据说,在这里看到的每一条山脉下,都隐藏着厚厚的一层古窑遗迹、建盏残片。也许,那里还有许多我们未曾揭开的的历史吧!
    
    建盏为宋代皇室御用茶具,因产地为建宁府欧宁县,又因欧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此称为建盏。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和60~70年代厦门大学的师生对建阳的芦花坪窑址的一、二次发掘,取得许多重要的成果,确定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证明了“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青黄釉器,证明建窑早在晚唐、五代迟至北宋是烧制青瓷的地方。”1989~1992年,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和建阳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建窑遗址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科学发觉,清理了唐代至宋末元初的龙窑11座,获得了大量的实物标本和不少珍贵文物,基本摸清了建窑的历史脉络,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建窑增添了宝贵资料。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说法:“唐诗是酒,宋词是茶”,宋代关于茶的著作举不胜数,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等。国人饮茶的习惯在不同时期是有所差别的,唐代时期为煎茶,到唐末点茶开始出现,进入两宋之后,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对于“斗茶”乐此不彼。
    
    “建盏”是宋代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甚至平民百姓的斗茶器具。但很奇怪,就是这样声名显赫的建盏,到了元代初年至今700年时间里突然销声匿迹,古窑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有的是完整的成品,有的是做到一半的半成品,宛如一琴音愕然而止,从史料亦无留下只言片语。
    
    据当时北苑御茶园生产建茶的史料记载,“上山采茶之人必须是未结婚的少女,头一天晚上必须沐浴更衣,采茶的时候要求这些少女指头肉不能碰到茶叶,只能用指甲迅速掐断牙根,采下的必须是一枪一旗的茶叶。”正所谓“皇帝一盏茶,百姓三年粮”,制作这样的一斤茶叶,需要耗费劳工四万,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茶。
    
    而建盏由于保温性良好,盏形低小口大,器型和釉色极其适用于斗茶活动中的观汤色、气泡、水痕等,有利于茶香的显现和散发,特别适宜斗茶,所以深受茶家以及文人雅士的青睐。特别是其釉色漆黑发亮,有如深邃的夜空,神秘的让人难以琢磨。此外,建盏的魅力更在于釉面在窑火中天然形成的斑纹美,这些斑纹大巧不工,浑然天成。黑釉间自然浮现的蓝光斑,静静的衬在盏中,光斑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犹如广阔无际的夜空中星系的运行,奇妙无穷,幻化莫测。
    
    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赞颂它:“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青翁鹅儿酒”、“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表达了著名诗人苏轼和杨万里对建盏的嘉许。在日本《君台观左右账记》有这样的描述:“兔毫盏值三千匹绢,油滴盏值五千匹绢,曜变天目至少值万匹绢。”可见那时一件建盏是非等闲之物。
    
    斗茶犹如赌博,南宋后经过长期战乱已民不聊生,如此奢靡之风是新兴的统治者所不能忍受的。皇帝一纸令下,所有斗茶活动不被允许,甚至建盏窑口也被停封,制作建盏的记录典籍都消失殆尽,于是建盏从此没落。
    
    不过,建盏终归还是回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在1979年,我国专家学者用12年时间 反复试验和摸索建盏的烧制技艺。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又成立了建阳建盏协会,成立初期成员约108家,现今已有23名市非遗传承人,工商登记的建盏制作者有425家。建盏,虽然断代时间久远,一经复出即一鸣惊人。它依稀保存着当年繁华盛开时的激越与落尽时的落寞,流转千年,重新归来,唤起人们暌违已久的惊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