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韩绛出身名门,是北宋名臣韩亿之子,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公元1042年高中探花,当时的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担任过御史中丞、三司使、司空、检校太尉等职,封爵康国公。元祐三年(1088年),韩绛逝世,追赠太傅,谥号“献肃”。 人物生平 韩绛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状元是杨寘,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历户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嘉祐年间,历知庆州、成都府、开封府。为三司使。 宋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治平二年(1065年),权知开封府(《开封府题名记碑》)。 宋神宗即位,拜枢密副使。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罢知邓州,徙许州、大名府。 元丰元年(1078年),任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又入朝授西太一宫使。 元丰六年(1083年),改知河南府。夏季,河南府突降暴雨,受灾的百姓十分之五、六。韩绛开仓赈济灾民,延城筑堤。数月后,大水又到来,百姓依赖新堤得以幸免。 宋哲宗即位,韩绛改任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又任北京留守。黄河小吴埽再次决堤,都水监建议在大名府城旁凿渠,使其向东流至黄河下游的金堤,以分水势。韩绛说:“这个计划一定失败,白白浪费国力,而让大名人流离失所,这不是治河良策。”他上次向朝廷上奏,最终得以罢修河渠。 元祐二年(1087年),韩绛告老辞官,哲宗命其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元祐三年(1088年)九月三日,韩绛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哲宗为他辍朝两日,追赠太傅,谥号“献肃”。关于其逝世月日,史料有三月初九、三月二日、九月三日三种说法。 韩绛后人 儿子韩宗师,字传道,官至集贤殿修撰、知河中府。 女儿韩氏,嫁进士范绅,早逝,追封仙居县君。 孙子 韩瑜,曾为承事郎。 韩璧,曾为假(试衔官)承事郎。 韩绛与王安石关系 韩绛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状元是杨寘,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王安石因与韩绛、韩维、吕公著等大族巨室交往,名声始震。 韩绛生活在北宋中期政治风云激烈变动的时代,他历任中央要职和地方高级官员,所到之处敢作敢为。特别是在熙宁变法时,他始终支持王安石推行的各项新政,和王安石互相推荐,同时或者交替担任宰相,是新法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又能坚持“中正”,较少受到反对派的攻击。 当时,宰相曾公亮、陈升之在青苗法等改革措施出台以后,均与王安石议论不合,长期请病假在家,不按时上朝理政。熙宁三年二月,当宋神宗坚持任用全面反对新法的司马光为枢密副使时,韩绛虽曾极力称赞司马光,但是,最终还是站到了王安石一边,“徐以安石所言为然”,反对重用司马光。韩绛始终坚定地推动改革,五月,他与王安石共同商议,甚至避开枢密使文彦博,创置审官西院,改革武官选任与管理体制,把原来由枢密院承担的任免、考核大使臣等60余项日常事务,交给审官西院,目的是使大使臣的任用管理更合理,而枢密院得以专门致力于军政大事。同时,针对存在已久的军队中严重的空额等问题,改革派采取了并省军营、裁汰老弱等,旨在增强军队战斗力的整顿措施。韩绛还参与制定了宗室出官法案,以便减少国家支出。当时反对新法的人很多,而韩绛和吕惠卿是王安石最得力的支持者,反对派因此把韩绛指为王安石的“死党”。 人物评价 苏轼:而况卿出入四世,师表万民。身任安危,位兼将相。永惟三宗眷遇之重,宜极一品褒崇之荣。(《赐新除检校太尉守司空依前开府仪同三司致仕韩绛辞免恩命不允批答》) 范纯仁:公方严庄重,望其容貌,知其为大人、长者。而仁爱恺悌,即之益亲,居家烝烝,友睦亲族,内外无间。……立朝端方,刚毅任重,得大臣体。遇事果敢,临义勇发,不为后顾。乐善疾恶出于天性,故其论奏虽一时有行与不行,而读之皆知其心本出于忠义,感激而为之也。当时贤豪多出其门,其后往往至公相、列侍从。其未显时而指以为贤者,尚多有也。虽高年家居,犹与贤士大夫终日宴乐不厌。(《司空康国韩公墓志铭》) 王称:亿有子位公府,而行各有适。绛适于同,维适于正,缜适于严。呜呼,维其贤哉!(《东都事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