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向中国观众展现的故事是很多国人不甚了解的,这部电视剧让很多人回忆起当年在缅甸战场上的峥嵘岁月。作为松山战役的亲历者,这些老英雄的回忆是带我们走进那段岁月的引导者和领路人。究竟在亲历者的眼中藏着关于这场战役的哪些故事呢? 随着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热播,我们重温那个难忘的年代,炮火硝烟下的远征军战斗经历。《中国远征军》我不止看过一遍,因为我是黄埔二代,当年我的父亲是从黄埔军校18期二总队炮兵一队毕业,然后去了湖南洪江机械化学校进行战车培训,后也远赴印度,曾在驻印军的战车五营服役,亲身参加了那场反侵略战争,并为赢得战争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鲍直才是父亲当年在成都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18期二总队的同学,祖籍是浙江仙居,1920年生人,如今已是90多岁的老人。他194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军校18期工兵科。1943年10月毕业后便投入抗战,被分在第8军荣誉第1师工兵连。 黄埔高材生临危受命 让我们把记忆拉回到1944年,在云南横断山脉的南麓,怒江的西岸,耸立着一座海拔2690米的险峰――松山。它像一头巨大的恐怖怪兽扼守着滇缅公路的要冲,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并且因为战略地位重要又被军事家称为滇缅路上的“直布罗陀”。令我们中国军人咬牙切齿的是:一支精锐的日军部队盘踞其上,并用一年的时间修了极为复杂的永久性工事,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据点,从而牢牢控制着怒江战场的主动权。 驻守松山的日军是五十六师团下的一支步炮混成部队。指挥官为炮兵出身的金光惠次朗少佐。兵员共计1400名,配备有100毫米重炮群、山炮、战车、高射机枪等强大组合火力的部队。 当年鲍直才所在第8军荣誉1师奉命从1944年6月4日开始进攻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日军松山阵地。中国军队多次进攻,但伤亡惨重。为了迅速占领松山,指挥部命令第71军炮兵营派出山炮敢死队,潜入敌后,以近距离直接瞄准射击日军的工事,对滚龙坡进行猛烈炮击,彻底摧毁了滚龙坡日军的工事,拼死占领了滚龙坡阵地。但松山日军阵地因地势特殊,仍无法接近。为了早日占领松山主阵地,指挥部命令第8军工兵营挖掘坑道,直通松山制高点下方,实施强力爆破,对整座山头连同日军阵地予以彻底摧毁。 鲍直才老先生回忆说:“当时第8军工兵营和师属工兵连共6个连,共有四五百人,都投入了坑道挖掘和实施爆破施工,但像我这种正儿八经军校出身的工兵军官确实是凤毛麟角。工兵营营长常承隧接受任务后,就直接找到我说:‘鲍直才!这是技术活儿,由你负责!就你是军校毕业的,你搞不了,谁能搞呢?’我当年只有24岁,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就硬着头皮上了,夜以继日很快就鼓捣出一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挖掘坑道是在不见天日的地下作业,我们虽可以掌控开挖的方向,但对坑道的终点距离以及标高,由于缺乏测量器材,深感力不从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所以我们执行此任务时,不仅是小心翼翼,更是提心吊胆。” 鲍直才与战友估算出爆破点和坑道数据,采用军校里学习过的办法和土测量工具,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挖掘由工兵来做,由于挖掘的坑道不能太大,仅容一人弯腰进入。挖掘时间有限,吃饭只能在坑道里吃。挖掘时需要照明,就在坑道里点上一盏桐油灯,而且灯不能太多,会烧掉洞里的氧气,但在最前端挖掘的人员还是因供氧不足感到呼吸困难。大小便怎么办呢?就解到挖出的废土里埋起来,随废土装麻袋运出来。 鲍直才说,在施工期间,他基本不敢睡觉,只能歪着打个盹,为啥?怕士兵们把洞挖偏了,得经常钻进去测量一下。当时挖掘的士兵人人汗流浃背,好像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一样。一个连排成一条长龙,最前面的兵用美式工兵锹铲下土,锹头一转就成了刨子,把土从胯下刨到身后,以此类推往后刨,最后一个人用麻袋装土,外面的兵扛起麻袋往下运。麻包堆在一个树林后面,不敢让鬼子从高处看见,暴露意图。施工时昼夜换班,一条龙换另一条龙,单兵不能换班,因为坑道太窄,很难错开身…… 经过两个月夜以继日艰苦的努力,150米坑道终于挖成了,估算就挖到敌松山据点的正下方。把约3吨炸药装入坑道,由鲍直才负责装置信管,接上电线,再接上从美军借来的发电机,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只等一声令下。 此时的战场格外平静,鸦雀无声,第8军工兵营营长常承隧就站在发电机旁,紧张得手都有点儿颤抖。这时卫立煌、宋希濂在内的远征军高级将领悉数到场指挥。随着总攻一声令下,常承隧猛吸两口烟,迅速按下由发电机改装的起爆器的按钮,立刻听到地动山摇轰隆一声巨响,顿时整个松山山头夹带着泥土及日军的肢体飞向天空。整个战场上,中国士兵莫不欢声雷动,当飞天的尘埃尚未落尽,等待冲锋的步兵跃出战壕,高举战旗一拥而上,迅速占领了松山。只见日军工事里尸横遍地,并没有外伤,都是被爆破震死的。 后来鲍直才老先生去了台湾,直到退役也没有结婚,蹉跎了大半辈子。1998年,经北京黄埔同学会一位同学的介绍,认识了北京的张女士。两人通信一年,终于缔结姻缘,于1999年在北京领了结婚证。张女士比鲍直才小二十多岁,温柔贤惠,跟随鲍直才在台北生活了近十年。2008年,张女士在北京这边拆迁落实了一套房子,两人终于下决心迁回大陆。如今两位老人在北京大兴区清源西里一栋普通小楼的两居室甜蜜幸福地安度晚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