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 芙蕖 漏斗是人们生活中很熟悉的器具,将液体或细小粉末集中装入容器里时,常会用到它。其实,我国先民们很早就开始使用漏斗这种工具,那么早期的漏斗是什么样的呢?本文就来介绍一件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漏斗。 这件原始青瓷弦纹漏斗(见图),高5.9、口径11厘米,1965年安徽省屯溪西郊弈棋机场3号墓出土。漏斗整体造型如一把撑开的雨伞,口微敛,弧腹下收,底部中央接一段伸出的流管,流管中空与器内相通。全器通体施青黄色釉,釉层虽薄,但胎釉结合较好,几乎没有脱釉现象。漏斗外壁刻划弦纹与锥刺斜线纹,纹饰细密,美观大方。弦纹是早期陶瓷器中最常见的纹饰之一,即在器物表面刻划单一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可以说是最原始、最简单的装饰纹样。锥刺斜线纹则比较少见,是利用一种锥状工具刻划而成的,此器的锥刺斜线纹装饰在几组弦纹带之间,密而不乱,显出一种朴拙之美。 屯溪即今黄山市区。1959年3月,在屯溪西部的弈棋村开辟民用机场,发现了古墓群,此后一直到1975年的十余年间,先后清理发掘了8座古墓葬。尤以1965年清理的3号墓规格最高,出土文物最多、最精美,这件原始青瓷弦纹漏斗就是3号墓出土的,且仅此一件。弈棋机场的这些墓葬,均为一个土墩一座墓葬,所以被称为“土墩墓”。在随后的考古中,文物工作者又在皖南地区发现了众多这类土墩墓,出土了大批具有南方特色的青铜器和原始青瓷器,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些土墩墓是西周至战国时期南方越族人的葬俗。 众所周知,成熟瓷器的烧成始于东汉时期,而原始瓷则属于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与成熟瓷器相比,原始瓷的烧成温度偏低,胎体没有完全烧结,吸水率较高,釉层薄且易剥落。但原始瓷与陶器相比又有明显的提高,最大的进步在于已开始在胎体表面施釉,烧成温度也比陶器有所提高。 我们一般称原始瓷为原始青瓷,这是因为南北朝末期以前,我国的瓷器均属于青瓷系统,即胎釉中的含铁量较高,在窑炉内还原焰的作用下烧成青釉。原始青瓷也是如此,不过由于原始瓷窑炉大多密闭性较差,烧造时会有部分氧气进入,使窑炉内环境有所改变,在还原焰、半氧化焰的情况下,而烧制成为青黄色釉。 整体观之,这件原始青瓷弦纹漏斗,埋藏地下3000年,仍保存完好,器型较规整,做工较细致,胎釉结合较好,纹饰清晰、别致,是原始瓷器中的佳品。更重要的是瓷质漏斗是十分罕见的,《安徽省博物馆藏瓷》一书中介绍这件原始青瓷漏斗时指出:一般认为宋代才出现瓷质漏斗,此器的发现让瓷漏斗的历史由此提前了2000年。这足见其珍贵,并且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