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两武士 照片摄自“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 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两件五代时期的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像。两名武士都身着铠甲,手持宝剑。其中一名武士脚踏卧牛,头顶落凤,宝剑的剑尖指向卧牛口中的荷花。另一名武士脚踏卧鹿,头顶盘龙,宝剑的剑尖指向卧鹿口中的荷花。 两名武士均表情威严,正气凛然,从体形上看,力大无比,使人感受到慑人魂魄的强大气势。 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雕像身上的彩绘。古代的汉白玉雕刻一般都不上色,而这两件作品都涂上了各种颜色,最多的是耀眼的红色,其他的还有黑色、褐色、蓝色等。在头盔、护心镜和个别部位还涂上了金粉,这就表明武士穿的是黄金甲,说明他们的主人一定身份显赫。 两武士守护的谁? 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像出自河北省曲阳县的王处直墓。王处直是唐末五代后梁时期人,官至义武军节度使。 唐朝末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之后,唐中央政府向河北的卢龙、成德、魏博委派了三个节度使,派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管理他们,以控制这些地方官之间为争夺地盘而起的纷争。公元921年,王处直的养子王都发动兵变,夺取了义武军节度使一职。两年后,王处直忧愤而死,次年葬于曲阳县敦信乡的仰盘山,即今天河北曲阳灵山镇西燕川村西的坟山。 据考证,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武士像最初就立于王处直墓前室甬道的两侧。那么这两块相对而立的浮雕武士像是做什么用的呢? 有人认为,这两个浮雕武士形象是民间传说中的门神:唐太宗时期的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他们怒目圆睁,就好像在告诫阴间的鬼怪:不得侵犯墓中主人。 也有人认为,这两件浮雕武士像应是天王俑。天王俑源于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由于天王可以镇妖降魔,所以古人将天王做成俑的形象,放在墓门旁边,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墓主人的灵魂。 无论是门神还是天王俑,武士像表现出的艺术魅力都是无与伦比的,正如武士身上的彩绘一样,虽经历了千年历史的冲刷,如今仍光彩夺目。那么,武士像身上的彩绘为什么能鲜艳如初呢? 专家认为,彩绘武士像身上的矿物颜料渗透到结构不紧密的汉白玉石料里,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再加上墓葬结构严密,形成了较好的保存状态。 除了彩绘,武士像的雕刻手法也令人叹为观止。作品线条流畅,武士的面目表情十分逼真、生动,饰物、动物也刻画入微,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武士的穿着和面目特征体现着唐代人的风貌。唐代的艺术作品中,人物都以丰满的形象出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宋代人的审美喜好渐渐改变,丰满的形象被瘦弱的形象所替代。而五代时期的浮雕武士像,受唐代人审美观的影响较多,还没有完全达到宋代人追求的纤瘦之美。武士像的艺术特色上接唐风,下启宋韵,同它们所处的时代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这两件武士像可算是短短五代时期极其罕见的艺术珍品,它们为中国古代雕刻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填补了五代考古史的空白。 两武士的离奇海归路 五代·后唐·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1994年被盗自河北曲阳王处直墓 2001年国家文物局划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五代·后唐·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1994年被盗自河北曲阳王处直墓 2000年美国安思远捐赠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件浮雕武士像还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海归经历。 2000年,一张浮雕武士像的图片出现在英国佳士得的拍卖会图册上,这立即引起了中国文物部门的注意。经国家文物局核实,209号拍品正是1994年王处直墓甬道处被盗的凤冠浮雕武士像。文物局立即就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拍卖中国被盗文物一事,照会美国驻华使馆,希望阻止对209号拍品的拍卖,并将文物归还中国。 凤冠浮雕武士像出现在纽约的拍卖图录上,另一件龙冠浮雕武士像在哪里呢? 正当人们忧心忡忡之时,远在纽约的著名收藏家安思远先生从媒体上看到了中国政府追索王处直墓被盗武士像的报道,他主动致电中国国家文物局,说龙冠浮雕武士像是他的藏品,他愿意将其无偿捐献给中国。 2000年6月26日,安思远先生把龙冠浮雕武士像正式捐赠给中国政府,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美国司法部门根据联合国1970年的“巴黎公约”最终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将被盗凤冠浮雕武士像无偿归还中国政府。 2001年5月26日,两件浮雕武士像终于在国家博物馆团聚。 浮雕武士像的胜利追索是中国政府首次从境外无偿追回古墓被盗文物,它的回归意味着走私中国文物的大门已经关闭。 历史的沧桑和海外的飘泊不但没有减弱武士像的艺术光彩,反而为手持正义之剑的武士增添了震慑力,使他们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守护之神! 责编:韩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