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名人 > 三国 >

王凌

http://www.newdu.com 2018-05-11 新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物简介
    王凌出生太原祁(今山西祁县),是东汉司徒王允的侄儿,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允因计划刺杀董卓遭其部下屠杀家族,王凌逃回太原,后举孝廉,担任过丞相掾属、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征东将军、司空、太尉等职,封爵南乡侯;曾夹石保曹休,芍破败全琮,为三州刺史,得军民之欢心。王凌因与外甥令孤愚谋划立曹彪之事败露,服毒自尽,时年79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凌是太原祁县人。叔父王允为汉朝司徒,主持刺杀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为董卓报仇,在长安杀了王允的全家。王凌和哥哥王晨当时年龄尚小,翻城墙逃出,跑回太原。
    他早年就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为好友,后来举孝廉,出任发干长,后因罪获刑。服刑期间,恰逢曹操巡察。曹操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又系因公犯罪,当即解除他的劳役,委以骁骑主薄之职。及中山太守,有治绩,后来得到受曹操赏识,出任丞相掾属。
    屡建战功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后,王凌任散骑常侍,出任兖州刺史。
    黄初三年(222年)洞口之战,王凌与众将共破吴将吕范,因功封为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后任青州刺史时又整理法度,重建当地战乱后的秩序,得到百姓称颂。
    太和二年(228年),随从曹休征伐东吴,在夹石与吴军遭遇,魏军失利,王凌拼死突围,使曹休得以撤退。后又担任扬州和豫州刺史,颇得军民的欢心。刚到豫州时,表彰当地先贤的后代,征召没有出名的俊才,各有指教,影响极好。
    景初三年,正始初年(239年),曹叡驾崩后,大将军曹爽对他积极拢络,任命他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
    正始二年(241年),吴国大将全琮领数万人马进攻芍陂。王凌率诸军迎战,奋战数日,吴军退走,进封南乡侯,不久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又迁升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正始九年(248年),代高柔为司空。
    谋立曹彪
    兖州刺史令狐愚,是司空王凌的外甥,驻扎在平阿,甥舅二人同时掌握重兵,单独承当淮南地区的重任。
    司马懿诛曹爽后,王凌心生不满,王凌与令狐愚暗地里策划,认为魏帝曹芳昏庸懦弱,受制于强臣,又听说楚王曹彪有智有勇,想要共同立他为帝,奉迎他到许昌建都。司马懿最初也不知道他们的诡计,也对王凌积极拢络,在高平陵事变后,提升他为太尉。当初司马懿曾问蒋济:“王凌的才干怎么样?”蒋济回答说:“王凌文武双全,当世无双,其子王广有大志,胜父一筹”,于是司马懿也对王凌有一丝戒心。
    王凌的另立新君行动一直是秘密进行的,由于曹彪的封国在兖州令狐愚的地盘内,嘉平元年(249年)九月,令狐愚遣亲信张式以监察亲王为名赴曹彪家拜访,对曹彪说:“令狐使君向大王致意,天下的事未可知,愿大王珍重!”开始了他们另立新君的第一步。
    王凌又派舍人劳精到洛阳,告诉他的儿子王广。王广说:“每当要干一番大事业,应该以人情世态为本。曹爽因骄奢淫佚失去了百姓的信任,何晏虚浮而不能治国,丁谧、毕轨、桓范、邓等人虽有较高的声望,但都一心追逐名利。再加上变易国家的典章制度,多次更改政策法令,他们心里想的虽然十分高远但却不切合实际民情,百姓习惯于旧制,没有人顺从他们。所以他们虽有倾动四海的势力、威震天下的声名,而一旦同日被杀之后,手下名士就散去大半,百姓们照旧安定,没有谁为他们而悲哀,这都是失去民心的缘故。如今司马懿的本心虽难以测量,事情也不可预料,但是他却能提拔贤能,广泛树立超过自己的人才,遵循先朝的政策法令,符合众人心里的愿望。造成曹爽恶名声的那些事情,他都必定加以改正。终日兢兢业业,以安抚百姓为先务,而且他们父子兄弟都掌握着兵权,是不容易被推翻的。”王凌听不进他的话。
    同年十一月,令狐愚又派张式去见曹彪,还没等他回来,令狐愚就病逝了。
    令狐愚的幕僚杨康此时正在京都司徒府上报兖州政务,听到令狐愚病死,他很害怕,立刻向司徒高柔举报揭发王凌、令狐愚的计划。高柔得知后,立刻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相当吃惊,但旋即恢复镇定。王凌位列三公,又没有具体证据,一时难以下手,故暂时静观其变,严加保密。并另派黄华出任兖州刺史。王凌对杨康告密之事毫无所知,积极暗中准备。
    嘉平二年(250年),荧惑(火星)出现在南斗星的位置上,王凌说:“斗中有星可能该出现一位突然显贵的人物。”于是更加坚定另立新君的行动。
    嘉平三年(251年)元月,吴国孙权怕自己死后魏军长驱直入,封锁涂水,王凌终于等到机会,请中央发下统兵的“虎符”以教训吴国为名,调动扬州大军发动政变,司马懿知其计,不许。王凌无奈,又派心腹杨弘去说服新任兖州刺史黄华与其共同举事,没想到杨弘和黄华联名上奏司马懿王凌即将叛变之事,司马懿见时机成熟,调集数万人马,四月,从水路南下,先下达赦令赦免王凌之罪,然后又写信晓谕王凌,不久大军突然到达百尺堰,直逼州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事败自尽
    王凌这才发现情况不妙,拿不到虎符他的本部兵马根本不能和司马懿大军抗衡,自己已无胜算,为避免寿春城遭受战火,他只有亲至武丘,到司马懿大船前面缚投降。王凌在小船上对大船上的太傅司马懿喊道:“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呢?”司马懿回答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王凌又喊道:“太傅对不起我。”司马懿说:“我宁可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陛下!”即令军士押下王凌。
    司马懿派步骑六百送王凌从陆路到洛阳,到项城时,王凌向押送他的警卫队长要钉棺材的长钉,队长请示后给了他铁钉,王凌知其必死,在贾逵庙前大呼:“贾梁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啊!”当夜把以前的掾属都找来,说道:“我都快八十了,竟然身名俱裂了啊!”于是饮药自尽。司马懿还不满足,又把王凌,令狐愚尸体挖出暴露示众三日,参与政变者均诛杀三族,曹彪也被迫自杀,其亲属都远放平原郡,曹魏后期“淮南三叛”的第一叛就这么落幕了。
    同年六月,司马懿病重,梦见贾逵、王凌为作祟,不久去世。
    大赦其家
    据《晋书·武帝纪》,泰始元年冬十二月乙亥(266年1月17日,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司马炎下诏称:“昔王凌谋废齐王,而(齐)王竟(最终)不足以守位。邓艾虽矜功失节,然束手受罪。今大赦其家,还使立后。”
     王凌与司马懿的恩怨
    王凌早年就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为好友,司马懿诛曹爽后,王凌心生不满,王凌与令狐愚暗地里策划谋立曹彪。司马懿最初也不知道他们的诡计,也对王凌积极拢络,当初司马懿曾问蒋济:“王凌的才干怎么样?”蒋济回答说:“王凌文武双全,当世无双,其子王广有大志,胜父一筹”,于是司马懿也对王凌有一丝戒心。
    王凌无奈,又派心腹杨弘去说服新任兖州刺史黄华与其共同举事,没想到杨弘和黄华联名上奏司马懿王凌即将叛变之事,司马懿见时机成熟,调集数万人马,四月,从水路南下,先下达赦令赦免王凌之罪。
    王凌这才发现情况不妙,到司马懿大船前面缚投降,对司马懿喊道:“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呢?”司马懿回答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王凌又喊道:“太傅对不起我。”司马懿说:“我宁可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陛下!”即令军士押下王凌。
    王凌之后饮药自尽,司马懿还不满足,又把王凌,令狐愚尸体挖出暴露示众三日。同年六月,司马懿病重,梦见贾逵、王凌为作祟,不久去世。可以说二人同归于尽了
    王凌与司马懿派系相同,升迁方式相似,军事才能相似,阶级认同相似,连子女培养都相似,相似度如此之高,简直可以说是司马懿第二。司马懿官运亨通,利用职务之便封官许愿,大肆拉拢并州派名士;王凌则凭借叔父王允诛杀董卓带来的家族威望,以及他自己超强的人格魅力,与司马懿斗了个旗鼓相当,司马懿并没能成为并州派的领袖。
     王凌的子女
    王广,字公渊,王凌之子,知道王凌要废曹芳立曹彪后,曾劝王凌不要轻举妄动,但王凌不听。后与王凌家族一同被诛杀。
    王飞枭,王广弟。
    王金虎,王广弟。
    王明山,王凌幼子,名不详,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后因王凌事被捕。
     人物评价
    蒋济:凌文武俱赡,当今无双。
    陈寿: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锺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
    王应麟:然节义之臣,齾巨奸之铓,若王凌以寿春欲诛懿而不克,文钦、毌丘俭以淮南欲诛师而不遂,诸葛诞又以寿春欲诛昭而不成,千载犹有生气,魏为有臣矣。
    郝经:王凌之欲废僣孽,立宗子,澄汰王室,大臣之节也。议者谓凌于齐王君臣分定,并俭诞等为淮南三叛。此晋之臣子尊晋之志也,凌欲废而诛之,师遂废之,昭又杀之而无为诛之。则淩知所废而非叛也,俭诞继起声罪致讨。闻雒中禅代之语,投袂致死,有古义士之风。夫岂叛乎哉?诞之得士,至麾下数百人拱手待斩以尽,不为司马氏屈,义烈挺然,未之前闻也。
    王夫之:王凌可以为魏之忠臣乎?盖欲为司马懿而不得者也。为懿不得,而懿愈张矣。齐王芳,魏主叡之所立也,懿杀曹爽而制芳于股掌,其恶在懿,其失在叡,而芳何尤焉!使霍光而有操、懿之心,汉昭亦无如之何,而可责之芳乎?凌诚忠于魏而思存其社稷,正懿闭门拒主、专杀宗臣、觊觎九锡之罪,抗表而入讨,事虽不成,犹足以鼓忠义之气,而懿不能驾祸于楚王以锢曹氏之宗支,使敛迹而坐听其篡夺。而凌欲废无过之主以别立君,此其故智,梁、隋之季多效之者,而终以盗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