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口遗址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北距剑湖约1公里。1957、1978、2008年在海门口遗址分别开展了三次考古发掘,其中2008年度发掘入选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进一步揭示遗址内涵,完善年代序列,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合作开展了海门口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兼作为四川大学考古系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2017年10月至12月,延续上一阶段的工作,双方合作进行了第五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集中在海尾河西,河东仅做小规模发掘,发掘工作分两轮进行,发掘面积共计1155平方米。 此次发掘成果丰硕。遗迹方面,两轮发掘共清理墓葬27座、房址8座、灰坑122个、灰沟30条、灶2个、垃圾堆4个、火堆2个、路1条。墓葬集中分布于第一轮发掘区CT4530、CT4531、CT4431等3个探方及第二轮发掘区CT3544和CT3444等2个探方。从层位分析,可分为二期,一期3座,二期24座。一期的墓葬位于CT4530、CT4531,开口于第二活动面下,均竖穴土坑墓, 22号墓葬打破23号墓葬。一期的3座墓葬均为捡骨二次葬,将头骨排成一列,上下重叠2或3层,头骨之间整齐摆放肢骨,22号墓葬随葬的两件陶罐亦和头骨排成一线,葬式葬俗十分奇特,前所未见;二期墓葬亦为竖穴土坑墓,开口于第5层下,打破第二活动面,大多数原本有石块砌边,但破坏十分严重。均捡骨二次葬,有的随葬有陶单耳罐、双耳罐。 房址发现6座,第一活动面上1座(1号房址),保存较差,为地面开挖基槽,基槽内有小柱洞,可能是木骨泥墙的建筑形式;第三活动面5座,2座为半地穴式(2、5号房址),3座为平地起建形式(3、4、6号房址)。2号房址保存较好,系先在地面开挖椭圆形坑,然后用火烧烤坑面,再于其上铺垫一层黄土,筑造考究。第四活动面上有数量极多的柱洞,但难以确认为房屋建筑。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第二、第四活动面上,开口有若干小坑,直径约30—45厘米,里面往往放置1件完整陶器,有的伴出有机质串珠、陶纺轮和青铜手镯,如38、60号灰坑。67号灰坑出土2件陶器,另有3件青铜手镯。 本次发掘出土遗物也较为丰富,包括铜器15件、石器178件、完整或可修复陶器40件、陶片数万片,另有骨牙角器、木器、有机物串珠等多件。为对遗址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研究,我们在发掘过程中采集了各类标本,包括动植物标本340份、古环境标本160份、石料矿物标本231份。此外还按照序列采集碳十四标本123份。相信通过实验室分析、研究工作,定能对遗址有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 发掘工作之外,还开展了公众考古工作。设立了“寻迹海门口”微信公众号,对考古队的各项工作进行广泛宣传。2017年12月8日,考古队公众考古组走进剑川一中,给金华一小五年级及剑川一中七年级学生共200余人上了一堂考古学知识普及课程,让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激发他们对考古学的兴趣。2017年12月15日,又邀请甸南镇永和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进入考古工地,实地体验考古发掘,教他们使用罗盘、皮尺、全站仪等工具,学习布设探方,并给他们展示了如何拓片、绘图和进行考古钻探。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公众对考古工作的了解,树立了尊重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达到了普及知识、服务公众的效果。 考古发掘工作已圆满结束,结合后期的整理、研究,将对海门口遗址的年代序列、聚落结构、生业模式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未来持续的工作中,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将紧密合作,逐步复原出立体、生动的“海门口社会”,为认识滇西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史前及青铜时代的考古学面貌增添重要的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