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张举文]民俗认同:民俗学关键词之一(2)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中国民俗学网 张举文 参加讨论

    三、相关的概念与关系
    1.认同
    认同作为名词,可理解为“身份认同”或“认同感”,强调心理层面的精神生活,即,使生活有意义的、明确的和舒适的个人对群体或社会的归属和认同感。认同也可以作为动词,强调个体对群体的归属和认同。之所以有这种心理层面的认同感,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个体或群体陷入了非日常的危机,出现了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主要体现在个体或群体对“我”或“我们”所处的新处境的质疑,以及对确定“我”或“我们”的家庭、群体和社会地位的心理需要。所以,认同概念在学术层面最早出现在心理学,特别是对青春期心理的研究。毕竟,认同的意义或作用是为了使人感到“活着有意义”,即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有意思”或“有用”(make sense)。
    从社会和文化层面看,一个人可以有多重认同身份或认同感。同时,认同是双向的,即个体对群体或社会的主动认同,以及个体被群体或社会的被动认同。从日常生活角度看,民俗认同强调的是通过民俗活动,也是日常最能确认一个人或群体的文化传统归属的活动,来使其日常生活有意义,帮助其构建或重建认同感。
    2.种族认同
    16世纪的英文开始将过去指动物“种属”(race)的词用之于人类,特别是区分“白人”与“黑人”的“种族”,这是因为殖民主义思想开始成为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对人类的分类从生物意义转向了社会和政治意义以及哲学意义。正是这个转化,对人类的“种族”划分概念成为此后五百年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一个基础。虽然在20世纪末殖民主义在概念上被批评,但其影响依然体现在现有的社会制度之中,特别是在欧美。由于这个变化,对社会和人类的重新划分和界定也成为社会学等学科的关键问题。“族群”(ethnic group)概念可以说是这个时期最有影响的概念。随后,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的美国,“族群”愈发成为“种族”的委婉语,“族群认同”也取代了“种族认同”,甚至被等同于“文化认同”。“多元文化主义”的前提概念也是基于“族群”文化。
    以“民族”作为定语的“民族某某学”(ethnic so-and-so)是一种学术出版物中广泛提及的概念形式,这里,它意味着某某是一个他者的民族;他者不同于我们,意味着野蛮、异外和低级。这个“民族(ethnic)”的词根(“ethnicus”;“ethnos”或“ethnikos”)表明,它首先意味着“与‘家庭或部落’有关的人”,但后来被用于“野蛮的”和“外国的”人,在基督教时期指涉“无宗教信仰者”和“异教徒”。20世纪对该词的使用,如在“(少数)民族性”或“族裔性(ethnicity)”,抑或“民族群体(ethnic group)”中,是以不同的种族、文化或少数族群的理念为基础的。就一种中性的意义而言,它现在多被用来表示他者,或者作为“种族”的一种委婉表达。
    传统社会中相对稳定或封闭的群体,虽然常常以“家族或氏族”中的父系或母系(即血缘)作为维系其群体认同的标志或符合,但是,任何社会中的“亲属制度”(kinship system)其实都不是基于血缘的。亲属制度中的血亲和姻亲发挥着同样的作用,而姻亲常常是跨群体、跨血缘的。所以,亲缘关系是维系群体的感情纽带,共享的民俗(即生活方式)是维系群体的物质前提和条件。
    现代社会的相对开放群体,其群体的“血缘”纽带更复杂,但是,“血缘”也越来越失去纽带意义。现代社会中的群体愈发关注构成该群体的共享对传统的民俗认同,而其成员的“血缘”关系常常不是“交朋友”“结婚”“生育”的前提条件。
    虽然现代社会的各种群体都趋于从相对封闭状态转向相对开放状态,社会互动趋于现实的共享需求,意义群体也从“面对面”交流的地域性群体转向以“电子通讯”为媒介的跨地域“想象群体”(如网络群体),但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还是建立在可以“面对面”交流的群体之中。而使得这种面对面交流的群体成为可能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共享的民俗活动,例如,对烹饪某种食物的爱好,对某个学术课题的研究,对某种信条的崇拜,对某种嗜好的投缘,等等。由于现代社会的极大流动性,越来越明显的是现代生活中的群体认同不再是基于狭隘的“家族”或“宗族”等血缘基础,即,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群体认同,包括“家庭”,越来越多地超越血亲、语言或方言、家乡、性别与年龄等传统观念,更多地以共同的“爱好”或“有意义”的民俗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可见,民俗认同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愈发突出。
    由于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在20世纪初,通过引进“民族”和“民族主义”概念,“中华民族”成为构建新的国家认同的认同符号。同时,中国历史上的诸多文化群体(对应于“汉文化”)被界定为“少数民族”。于是,在“民族认同”从语义层面,便出现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以及对某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的冲突(参见,马戎2004,2008,2017;王明珂2008;周平2015,2016,2017;吴方彦和孙蔚2016;麻国庆2017,等)。关键的问题是,当这个语义层面的问题被政治化,被以殖民主义的逻辑来阐释时,其结果是现有的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恶化了。那么,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继续这样下去?以美国的“族群”模式取替过去的模式?还是从问题的根本来寻找药方?民俗认同的概念便是从人类文化历史发展角度重新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来理顺其关系,进而继续曾经的多元文化交流与和谐关系。
    3.民俗
    民俗是“小群体内的艺术性交际”;其中,“民”是“具有任何至少有一个共享特征的群体”;“俗”是一个群体的共享生活方式、经验和知识。将“民”与“俗”进行二分法的辩论,这不只是一个研究方法上的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或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无疑,民与俗是共生的,相辅相成的。在民与俗的发展进程中,民是一个不断重构的群体,维系此群体的核心是共享的俗;俗是相对稳定的主线,也是吸收其他文化传统,融合其他群体成员,创建新文化传统的机制。在对民俗的研究中,在方法论上,需要关注民与俗的辩证和有机关系,在对某传统事项的具体研究方法上,又必须体现出主次关系,但不是取舍关系。在根本上,“身份认同将民的理念和俗的理念捆绑在了一起”,甚至“对赫尔德而言,每一个个体和族群都有其独特的身份认同,然而这种身份认同不会被直接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其表达才能接近它”。(1)具体地说,是以提出问题为主还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这决定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取向(2):前者是以俗为主的研究;或者是以民为主的研究。
    两种取向应该因不同研究课题而有不同侧重。传统的民俗研究多数展示出以“俗”为主的取向,甚至有些过分忽视“民”而将“俗”视为静态和永恒的。随着民俗学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民俗界开始强调以“民”为主的研究,对民俗的“整体研究”(3)不仅关注个人的因素,也注重起个人的“民族”或“族群”身份。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将“民”视为“公民”而探讨“公民性”(4)是超越“种族”“民族”的视角,而强调以“民”为主体的民俗研究取向(5)反映的是对某些群体,特别是少数群体的社会、政治和道德层面的矛盾激化。
    这些凸显的矛盾根源便是基于“种族”意识形态以“民族”划分社会群体,并以此为主线对待传统的视角。民俗认同所强调的,正是突出了以“俗”为主线来看其传承进程中其实践者,即“民”,如何通过“俗”重构其群体认同,并维系其“俗”之传承的,因为这是传统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
    4.传统传承中的生命力与有效性,以及认同的核心符号与随机符号
    民俗是一个群体的文化传统的日常表现。通过日常生活实践,文化传统被不断重述,再现和传播,而同时,又有些传统被放弃。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实践者的选择权决定了他们保留什么,抛弃什么。然而,让实践者决定吸收或遗弃一个传统或文化因素的原因又是什么?是实践者自觉的选择还是迫于形势的“被”选择?这些实践者是有意识地根据传统对他们群体认同的“有效性”和“生命力”来进行选择的吗?他们意识到了这些差别吗?
    因此,辨别一种传统在其文化语境下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对于此处讨论的方法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正是传统中民俗元素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决定了它们的延续或中断。生命力存在于核心信仰与价值观,它关乎精神生活,且相对稳定;有效性存在于实际需要,它是唯物论的和可变的。因此,核心信仰和价值观通过“核心符号”得以彰显,可变元素则是“随机符号”的反映。当一种民俗传统的生命力超越其有效性时,它将维系已有形式。当它需要更现实的有效性来表达其生命力时,它将利用或发展别的形式达到目的。实践者经常因为有效性而做出选择,却不一定能在实践中意识到某些符号所体现出的生命力。当实践者感到有“必要”实践一种传统,并且不仅仅是出于物质性的目的时,那么很有可能,这一传统对于该群体是核心“有意义”的,是他们群体认同的核心。
    5.传统传承机制与文化自愈机制
    “中国文化”不断持续发展了几千年,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在这样的文化内部存在一种机制,使其能经历各种危机而维系住其文化之精髓。人类已经失去许多文化,同时也在创造新的文化。在传承文化传统的进程中,每个群体也同时维系其群体的认同感及其社会秩序。其中,必然有各自文化内在的传承机制和自愈机制。
    因为一个文化传统能否持续取决于其实践者的选择,所以,传承机制的关键在于实践者。因为实践者之所以实践是为了构建和维系其个人和群体的认同,所以,其行为是为了达到对该群体认同有意义的目的。因为认同的意义体现在个体的“生活”意义中,所以,日常生活反映的是该群体的集体认同的核心。由于对此核心的持续维系,该群体才得以保持和传承其认同。因为在传承进程中有新文化被吸收,旧传统被抛弃,而其核心认同相对稳定,所以,不变的是具有生命力的核心符号,可变的是有现实意义的有效性随机符号。对中国文化来说,上述的文化精髓表现为核心符号,也是传承机制和自愈机制的基础。
    一个文化传统在其传承进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危机,进入社会和文化的边缘阈限阶段,对未来迷茫困惑,甚至会对其传统感到自卑和自否。这时,如果该文化能守住其精髓,重建自信,回归其文化之根,并利用各种契机(随机符号),为认同符号赋予新的意义,重构认同,便会渡过危机,获得新的生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便是“文化自愈机制”的运作过程。那些没能渡过这种危机的文化,便消失在其他文化之中,或是因为其自己缺失自愈机制,或是其自愈机制受到极端制约而无法运作。
    民俗认同注释了传承机制与自愈机制,因为它们关注的核心都是具有传统生命力的民俗活动,也是群体认同的核心符号。或者说,传承与自愈机制也是通过民俗认同而运作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