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毛巧晖]多神共存与生活诉求:山西安泽县黑虎信仰阐释(5)

http://www.newdu.com 2018-06-09 中国民俗学网 毛巧晖 参加讨论

    但是自古以来也产生了许多对老虎的禁忌,民间关于老虎的禁忌更多。在实地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当地人在称呼上,一般都不敢或拒绝直呼虎的名称,而要改用一种称呼,就是人们亲切的把黑虎称为“黑虎爷”。老人在小孩哭闹不听话的时候也会以“黑虎爷”之名来吓唬小孩,如“黑虎爷”抓你之类的话。当地民众祭祀黑虎爷的时候,女人们很少参与,据说害怕女人冲撞黑虎爷。笔者在访问的过程中发现,当问起老人们小时候对于黑虎庙的印象时,他们都一致地说小时候不去黑虎庙,故不是很清楚。因为害怕黑虎神像的凶恶,也有民众提到家长不让去,说小孩子去黑虎庙不好。这一点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导致许多人一直没去过黑虎庙。即使再调皮的孩子也不敢拿黑虎庙里的东西,在村里一直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只能黑虎爷拿别人的东西,而别人不能拿它的东西,否则会肚子疼,让人身体不舒服”。
    百姓崇尚老虎,通过民间活动取悦老虎,这是两个民族在虎文化很相似的地方。模仿巫术和交感巫术的加入,让百姓在民间通过扮演老虎,穿戴老虎形状的帽子鞋子得到虎的护佑,同时也获得“化险为夷”的效果。在他们的潜意识心理中,获得了虎的力量,同时在畏惧被老虎吃掉的同时,因为取悦了老虎也获得吉祥。人类的智慧在民间获得生动的表达。
    另外在民众生活中占重要位置的“风水”,在黑虎庙的筑建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风水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始终占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充分的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庙宇、乡村、道路、住宅、坟墓的选址和规划布局中。当代杰出的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论及“中国建筑的精神”时,对风水的建筑形象作了如下概述“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布在田园的房舍,也都经常地呈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而且风水作为一种东方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渗透、积淀为中国人心理层面上的审美文化取向,成为中国人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4]同样,安泽的先民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同的风水心理。
    安泽先民在黑虎庙的选址上,均对风水做了精彩的论述和发挥应用。他们在选择黑虎庙时无不慎之又慎,把风水选址视之为护佑一方的保障。在黑虎庙规划选址、相地建庙时,除了考虑向阳、高爽、通风等因素外,还有更多的信仰成分决定着建筑方位的选择在黑虎庙建造时,更是民众的求吉心理和对生命的祈望寄托。
    安泽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条河流,山脉环绕,山间泉水绕山而行。这些山水为黑虎庙的选址构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风水优势。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我国远古时代早期先民的定居地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生存需要相适应。笔者对安泽的一部分黑虎庙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黑虎庙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有的建在山顶,有的建在山坳。但是所有的黑虎庙都顺应了当地的地势地形,都是背靠大山,面向广阔平原或山间平川或远处更为雄伟的山脉。建在山顶,山顶的凸点是天与地交汇处,人们觉得山巅与天接近,因而神仙们更容易听到人们的心声,所以就有很多黑虎庙建在山顶。有的建在来往的交通枢纽点上,就有中央扼守整个山区,佑护着方圆百姓和过往行人。
    最为特殊的是马必乡张寨沟的黑虎庙。这个黑虎庙处于山坳里,在庙的周边有数座巍峨的大山,每座山的山脊都向山谷里延伸,最后都汇集到了山坳里。黑虎庙的选址就落在了四条山脊交汇的山坳里。在这里建黑虎庙是代表黑虎庙压住了几座大山,山里的一切灵魅动物都由黑虎庙统管。在黑虎庙庙前的平川里,有四个石虎,一对大的石虎一对小的石虎,相互对应。
    每个石虎都是由小石头堆砌而成,但是每块看上去都是天成的,没有一丝人工雕刻的痕迹,令人叹为观止。当地民众说黑虎庙捍卫大山,而四个石虎又捍卫黑虎庙。遗憾的是现在一对大黑虎石不知所踪。
    安泽黑虎庙选址,极为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它体现了与自然协调共生的营建思想、适用合理的技术以及与环境和谐的发展观,在当时中国乡村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是比较先进的。它所体现出的科学道理不言而喻。可持续的技术观与环境观,仍能给予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性研究以启迪。
    现在虽然有的黑虎庙已经坍塌,黑虎信仰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沉入人们的记忆,但是我们祖先在古代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今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时期值得借鉴与反思。
    (原文刊于《贵州民族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