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明朝 >

刘吉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新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物简介
    刘吉别称刘棉花、“纸糊三阁老”之一,是明朝著名官员。他出生河北博野,是明英宗年间进士,在成化帝时期成为内阁首原,并担任内阁首辅一职;期间飞黄腾达、弄权跋扈,又因身居高位却无作为而被人称作“纸糊三阁老”,被谏官弹劾却能久居内阁18年相安无事,不愧是“刘棉花”。公元1493年,刘吉逝世,时年67岁,追赠太师,谥号为文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吉,字祐之,北直博野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9)考 中进士。后又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学习,三年学习期满因成绩优异留翰林院任编修。刘吉在任编修的同时,还充任经筵官,给皇帝讲读经史。刘吉参加编撰的《寰宇通志》一书写 成后,晋升为修撰。修撰也是翰林院中掌修国史的官职,品级高一些,从六品。明英宗复位的天顺四年(1460),刘吉侍候于 皇太子朱见深身边,为其讲读经史,后因遇家丧回归故里。
    飞黄腾达
    天顺八年(1464),英宗驾崩,皇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 宪宗。宪宗即位后,命翰林院的史官参加纂修《英宗实录》, 刘吉被召回京城。刘吉到京后,上书请求辞官,宪宗不予批准,升他为侍读。侍读,正六品,是翰林院掌讲读经史的官职。《英宗实录》一书写成后,刘吉又被提升为侍读学士(从五品),在皇宫殿阁内值班与其他翰林官轮留给皇帝讲读经 史。后一直升到礼部左侍郎。
    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刘吉与吏部左侍郎刘珝一同受命 兼任翰林院的长官翰林学士,到内阁办事,参预机务。不久, 刘吉又从礼部副长官升为长官礼部尚书(正二品)。
    成化十四年 (1478),宪宗以皇太子朱祐樘出阁读书,命阁臣万安、刘珝、 刘吉等三人提督翰林院官员讲读,为表示奖励,宪宗俱给三人 加官, 刘吉进为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
    成化十八年 (1482),刘吉的父亲去世,按规定刘吉须回家守丧三年,但宪宗却下诏继续起用他。刘吉一方面假惺惺地再三上书推辞,另 一方面又暗地里走贵戚万喜的门路,皇帝最终没有同意。这一年,刘吉参加纂修的《文华大训》一书写成,宪宗进刘吉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成化廿一年(1485),刘吉升为户部尚 书、谨身殿大学士。
    成化廿二年(1486),宪宗又晋升刘吉为少保兼太子太傅。这样,进入内阁十余年的刘吉,品级逐步提高,成为一品官。
    弄权弘治
    成化廿三年(1487),宪宗驾崩,皇太子朱祐樘即位是为孝宗。当时,内阁有阁臣三人,万安为首辅,有人曾指斥他“负国无耻”。其他两人,尹直得妖人李孜省的援引入阁,刘吉则结好贵戚万喜。他们只要官位稳固,按年资进级,什么丑事都干得出来。孝宗即位后,庶吉士邹智、御史姜洪上书弹劾刘吉,说万安、尹直与刘吉都是小人,应当从内阁中开除出去。 为此,刘吉对邹智、姜洪恨之如骨。
    刚刚即位的孝宗还有一点搞好朝政的观念,下令免除了内阁首辅万安和阁臣尹直两人的职务,留下刘吉继任首辅,增补了新阁臣徐溥和刘健两人入直 内阁,参预机务。刘吉任内阁首辅后,为了结好科道官,以免 他们继续揭发自己,曾建议超迁科道官。但科道官不吃他这一 套,对他的揭发没有停止。庶子张升,御史曹璘、欧阳旦,南京给事中方向,御史陈嵩等相继弹劾刘吉。刘吉非常恼怒,找 到一个借口将张升驱逐出朝廷。接着,又数兴大狱,将邹智、 方向囚禁起来贬到边远的地区,姜洪也被贬官。刘吉又和中官蒋琮合谋,将南御史姜绾等逐出朝廷。由于刘吉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挤异己,使当时的台署(官衙)都空闲了起来,从此,朝内外大臣都不敢正视刘吉,弹劾他的人也减少了许多。
    宪宗末年,宪宗日益荒政,而阁臣又无所规正,各部尚书更多平庸,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三阁老指 万安、刘珝、刘吉,六尚书指尹旻、殷谦、周洪谟、张鹏、张蓥、刘昭。孝宗即位后,旧阁臣只有刘吉留用,他看到孝宗是个励精图治、黜佞任贤的皇帝,新任的阁臣徐溥、刘健都是品 行高洁的人,所以做事比较小心。因为刘吉在内阁中为首,所 以每当徐溥、刘健有建议提出后,刘吉总是署上自己的名字, 而这些建议又往往是正确的,刘吉以此窃取美名来掩盖自己的短处。
    弘治二年(1489)二月发生旱灾,孝宗让阁臣带领儒臣撰写祈雨的祷文。刘吉等人说: “以前,妖人李孜省、邓常恩以向 先帝(宪宗)献淫邪方术而受到宠幸和重用,近来,一些奸邪的小人沿袭李孜省、邓常恩的做法,观察到天气有变将要下雨, 便上书皇上请求祈雨,从而显出神灵应验的样子能得到皇上的 宠幸和重用。宠幸奸邪小人的大门一旦敞开,争着上书请求祈 雨以取得皇上恩宠的人越多,却给国家招来祸害,基于这方面 的原因,臣等不敢领命撰写祈雨的祷文。”孝宗领悟到这里面的意思,便下令停止了这件事。
    这一年的五月,天下发生灾 异,刘吉等上书请求孝宗修德政以防止微小的过失,还请求孝 宗自始至终都要做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八月,刘吉等又以灾 异上书陈述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七件大事。当时,代王给朝廷进 献海青,刘吉等人说皇上登位时就已经宣布。不接受天下送来的贡品,请皇上不要接受。
    弘治三年(1490)三月,刘吉和其他阁臣一同进谏说: “皇上恭俭仁明,勤求治理,与先帝不 同。凡宴乐游观,一切嗜好之事,应该全部减省。如果左右近臣请求皇上像先帝那样荒政,皇上就应该以太祖、太宗为榜样 将他们训斥、吓退。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宴乐游玩应有时间限制,皇上按照祖宗的做法就可以了。”
    当时,吐鲁番的使者给 朝廷进贡狮子后要回去,孝宗命令内阁起草敕文,派遣中官去 欢送他们。刘吉等人说对吐鲁番使者的礼节不能过分优厚,以免他们轻视皇上和中原。孝宗接受他们的规劝,停止了这件事。接着,刘吉等人又进谏说: “狮子诸兽,每天吃两只羊, 一年就是七百二十只,并且每天还要用50个士兵看守,这都是浪费,应该断绝这些野兽的食源,让它们慢慢饿死。”这个 建议皇上没有采纳。
    这年十二月,星象发生变化,刘吉等人又进言说: “近来灾星出现在天空,占卜的人说这是发生战争、饥荒和水旱灾害 的征兆。今年京城、直隶、河南、山西、陕西发生旱灾和蝗灾,四川、湖广收成也不好。如果明年还是这样,恐怕盗贼大 作,战乱就不可能避免了。希望皇上能节俭用度,罢免宴乐游观,摒斥谗言,排斥异教邪说,用心研究经史以寻求治国的道 理。关于沙河修桥,江西造瓷器,南海子修补垣墙,都不是眼 下必须急办的,应该都停下来。”孝宗非常赞赏并采纳了这个建议。当时,孝宗受迷惑而亲近方术之官,非常迷信祈求就能 有所应的事情,于是令人发下经牌让阁臣们写文赞颂,还让阁臣们拟定神将的封号。刘吉等人极力劝说皇上对于虚言妄说应 当加以排斥。
    刘吉从孝宗即位起就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等到《宪宗实录》一书写成,刘吉又晋升为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致仕而终
    刘吉执掌内阁大政期间,权势异常显赫。刘吉与阁臣屡谏孝宗罢宴游乐,节用度,摒谗言,斥异教,孝宗即位之初,对刘吉等人谏诤的话,还能接受,到后来听得厌烦了,便开始疏远刘吉。刘吉没有觉察到皇上对他的宠爱程度降低,始终没有辞官的意思。
    弘治五年(1490),孝宗欲封张皇后的兄弟,命令内阁首辅 刘吉撰拟诰命。刘吉表示应该先诏封周太后、王太后两家之弟 方可,孝宗认为刘吉违命,大不高兴,派遣中官到刘吉家,委婉地令他致仕,刘吉这才不得不上书请求辞官。孝宗早就打算 把他遣归,接到辞呈后,立即予以批准。孝宗诏赐敕文,并准 许刘吉享有一定的待遇,如回乡的路上可以坐公家的车马,住公家的驿站等。
    告老还家的刘吉于弘治六年(1493)十一月 去世,终年67岁。据说刘吉家居被盗,他是受惊吓而死的。 刘吉死后,孝宗曾派遣内臣去谕祭,赠加官“太师”,赐谥号 “文穆”。
     刘吉的故事
    刘吉身居高位,官至内阁首辅长达18年,却是一个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的人,因此常遭谏官弹劾。但刘吉凭借巴结皇帝、勾结宦官的本事,排挤打压那些弹劾他的人,不仅能相安无事,还官越做越大,大家也对此无可奈何。当时除了他意外,还有刘翊和万安两位内阁成员也是每天混日子的,所以时人称其三人为“纸糊三阁老”,六部尚书则是“泥塑六尚书”。
    不得不说,刘吉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他本人亦是机智聪明的人,他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常被谏官弹劾却能稳居内阁,故而人称其“刘棉花”。
    明宪宗在位时他位高权重却“站着茅坑不拉屎”,但明孝宗继位后他就开始变得励精图治,常常上疏己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明孝宗对他的能力是认可的,所以他多遭弹劾却能相安无事,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当时刘吉以为“刘棉花”这个外号是落榜之人为他所起,故而向明孝宗建议:“举人参加会试三次不中的,不能再参加会试。”明孝宗对他的建议没多想就答应了,直至刘吉被罢免后这条命令才被废除。
     刘吉是怎么死的
    告老还家的刘吉于弘治六年(1493)十一月 去世,终年67岁。据说刘吉家居被盗,他是受惊吓而死的。 刘吉死后,孝宗曾派遣内臣去谕祭,赠加官“太师”,赐谥号 “文穆”。河北省《博野县志》第472页载:“明刘太师刘吉墓,在今程委镇张家庄村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