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唐太宗为何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跟这两件事有关!

http://www.newdu.com 2018-06-26 情怀历史 newdu 参加讨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君臣相知相信的典范,很多人会联系到三国时期的刘备、诸葛亮,对于刘备和诸葛亮来说,君臣相知相信,成为历史上的佳话。而在三国之后,唐朝初期的李世民和魏征,也拥有类似的君臣关系。并且,《旧唐书·魏徵传》记载了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过,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却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这是为什么呢?


    


    一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下曲阳(现晋州市)。在玄武门之变后,原本属于太子李建成一方的魏征不仅被李世民赦免,而且受到了后者的信任和重用。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63岁的魏徵病死,唐太宗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在此基础上,唐朝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二


    但是,不久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却下旨解除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推倒碑石”“磨灭碑文”的侮辱。对于唐太宗这位皇帝,不仅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还下旨解除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可以说对魏征非常生气和恼怒。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魏征已经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因为何事这么生气呢?对此,《新唐书》给出了原因,按照《新唐书》的记载:“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


    


    三


    具体来说,两件事促使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一是“魏征举荐的人犯错误了”,二是“魏征把生前劝谏的材料交给了史官”。其中,就第一件事来说,魏征举荐的侯君集和杜正伦都和太子李承乾有关,也即牵涉到李世民的储君问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位继承人可以说是皇帝的大忌,一旦有大臣牵涉进去,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比如在三国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陆逊,就因为牵扯到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所以被孙权指责,最终因为恼怒而病死。


    


    四


    最后,而就第二件事来说,也触犯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逆鳞。对于唐太宗李世民,因为玄武门之变的污点,所以十分重视自己的名声,想要塑造明君的形象,这也是其可以虚心纳谏的重要原因。但是,魏征把生前劝谏的材料交给了史官褚遂良,大有揭李世民老底之嫌,万一劝谏的材料有什么负面的东西,显然不利于唐太宗圣明君主形象的塑造。在这两件事的影响下,唐太宗李世民终于爆发了自己的脾气,下令砸掉魏征的墓碑。不过,公元645年,在亲征高句丽后,唐太宗李世民又怀念起了魏征,又重新为魏征立了纪念碑。


    文/情怀历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