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别称“曹操”的起义首领罗汝才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李自成要杀了他?

http://www.newdu.com 2018-06-29 季我努学社 newdu 参加讨论

    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李晨


    农民起义似乎是每个专制王朝末期无法逃避的魔咒,农民起义战争其规模与反抗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同时期欧洲的农民战争,欧洲的农民起义一方面有着宗教意味在里面,另一方面他们很少举起反抗王权的大旗,而是反对封建贵族的压榨,反观我国的农民起义战争,则更为彻底。从中国首支反抗专制王朝统治的陈胜吴广起义举起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旗,发出了农民起义的历史性怒吼,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我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原因,其实大致都有相似之处。例如清华大学秦晖教授就对此进行了简单总结例如:权力滥用,横征暴敛;经济垄断;户口控制;吏治腐败,巧取豪夺;天灾外患等等。


    


    


    罗汝才


    而明末农民起义战争则符合上述原因中的大多数,明末吏治已大不如前,明初朱元璋励精图治严惩腐败,但没想到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最终也会因子孙不肖、官吏昏聩而葬送了万里江山。此外东北边陲后金政权迅速崛起也成为晚明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明朝自朱棣“夺国”成功后就开始“天子守边”政策,面对着漠北强悍的蒙古大军,大明巧妙运用以“东夷制北虏”,但随着满洲人的迅速崛起,东夷不仅制衡了北虏,而且开始对大名的万里江山蠢蠢欲动。这样晚明为守住边疆,开始加派饷银,加之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造反揭竿而起,朝廷无奈继续加派饷银来支持镇压农民起义军,这样就形成一种越起义越加派饷银的死循环。


    在这支起义军中有一个被称为“曹操”的起义首领,他曾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起名,而且在起义军的各支队伍中威望也很高。“曹操”这一诨号来自于一句童谣“郑台复郑台,曹操今再来。”当然“曹操”这一称号也反映出此人狡诈多谋的一面。


    


    


    罗汝才


    罗汝才曾经诈降于洪承畴后来1639年又重新举起反明大旗追随张献忠川、粤、豫等地。1641年,罗汝才又投奔闯王李自成,称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罗汝才有调兵遣将之能,也有御敌制胜之力,但是由于罗汝才复降复叛,而且不听号令,在各路起义军种属于半独立状态,自然引起了李自成的不悦与猜忌。李自成以“私通明将左良玉”为借口,将其杀害。


    


    


    李自成


    李自成杀害罗汝才的另一原因也是由于李自成觊觎罗汝才手下的三四十万大军,罗汝才一死,手下数万大军自然听从李自成的号令,这样也可以迅速壮大其实力。为进军京城做好准备。由于罗汝才的政治理想与李自成、张献忠的“独志而亡天下”不同,曾被认为是“起义军内部的地主阶级代理人”,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对于罗汝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罗汝才其本身是当时起义军中核心人物,不仅因为其加入反明的队伍早,也在于其威信颇高,是各路起义军中“万金油”一样的人物,但他依然能甘愿追随张献忠、李自成,当然这种“功高盖主”的实力或许也是引来杀身之祸的原因之一吧。


    参考文献:


    1) 刘德鸿:李自成杀罗汝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


    2) 田培栋; 彭云鹤:要正确评价罗汝才,北京师院学报.1978.


    3) 陈巧:试论明末农民军的乡族关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


    .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