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贵钱贱”自乾嘉之际开始困扰清朝政府,到道光时期成为危及清朝政治统治的严重金融问题,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道光时期的“银贵钱贱”,不仅是当时朝野上下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以后引起中外史学家特别注目的重大研究课题。就国内而论,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发表过专门探讨的论文外,在所有有关中国近代货币、近代经济和鸦片战争的著作中,无一不论及这个问题,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国内流通的白银绝对数量减少是“银贵钱贱”的根本原因。国外的论者通常从制钱减重变劣方面思考问题。早期以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马士为代表,他认为道光时期银钱兑换率从“一千文到一千二三百文”,不是对外贸易失去平衡造成的,也不是鸦片输入造成的,而是“可以用铜钱的铸造情形充分予以说明的。”“从乾隆年间(1736—1795)的足重铜钱起到嘉庆年间(1796—1820),钱的分量已逐渐减低,而道光年间(1821—1850)铸钱分量减低更甚。铜钱本身价值的损失足以使其交换价值丧失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三十”[1]。近期以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这部名著为代表,同样认为:“铜钱本身的贬值完全说明了铜钱交换价值损失的原因”[2]。国内着眼于银少而贵,国外考虑的是钱小而贱,观点如此不同,孰是孰非?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一 道咸时期银钱比价波动形势 银价增昂的趋势是从乾隆中期出现的。“银贵钱贱”在乾嘉之际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到嘉庆末年,已经由800文左右上涨至“一千三四百文”,兑换率上涨了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进入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在最初十年没有明显地增加,第二个十年银价上涨速度开始加快,朝野上下为之震动;最后一个十年银价扶摇直上,使人惊恐不安;咸丰初年的银价更是如魔术一样向上飞涨。详细情况,参见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