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追寻“遗失的中国史”——西方版画及相关书籍报刊里的古代和近代中国

http://www.newdu.com 2018-07-11 中国文物信息网 贾昌明 参加讨论

    一场特殊的展览
    2017年11月底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有些特殊的展览,展览的名称叫做“对英国艺术家与英国印刷文化的礼赞——从霍加斯到透纳”,展品是近百幅英国十八、十九世纪的版画和少量素描和水彩原作,这些版画来自北京大学唐纳德·斯通教授的捐赠。
    之所以说这是一场有些特殊的展览,一方面是作为西方重要文化传统的版画艺术,中国的普通民众恐怕还知之甚少。其实版画在欧洲曾经非常流行,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西方在照相印刷技术成熟之前几乎唯一的书籍报刊插图的印刷方式。正如蒂莫西·克莱顿在《英国版画1688-1802》中写到:“在照片还没便宜到能取代绘画的时候,版画是传播视觉信息的主要媒介,是记录画作或建筑外观的主要方式。启蒙运动时期,版画对审美和知识的传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大众认可。毋庸置疑,正如印刷对于科学和文学所起到的作用一样,雕刻对于艺术而言十分重要,版画将事物的图像传播到遥远的国家,并且通过大量复制,让许多人都可以欣赏到那些从前只属于一个人的独有财产。”(摘自展览前言)
    《致敬英国大使的仪仗队》铜版画(《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在这次展览以前,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已经为斯通教授捐赠的版画以不同主题举办了好几次专题展览。而这次的展览有一大亮点,就是出现了几幅中国题材的版画,这些版画出自英国人乔治·司当东所著并于1797年出版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这便是该展览的另一点特殊性。
    西方书籍中的古代中国
    15世纪到18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对整个世界有了一个虽不精确,但基本完整的认识。与此同时,由于明清两代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能够进入中国腹地的西方人非常有限。而成书于13世纪末的《马可·波罗游记》所带来的西方对东方古老国度的热情和憧憬却有增无减,甚至于十七、十八世纪在欧洲的很多国家兴起了一阵“中国热”。
    与此同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民众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导致出版印刷业欣欣向荣。那个时代的欧洲,关于中国的介绍是书籍出版的绝好选题,但囿于中西方交流在明清极为有限,虽然也有诸如《利玛窦中国札记》《鞑靼战纪》等著作,但相关书籍还是比较稀少,能够给读者带来直观感受的版画更是凤毛麟角,且大都描绘得比较简单,缺乏准确性。
    1793年英国使团访华使得这种局面有所改变。以乔治·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司当东为副使,使团借着给乾隆皇帝祝寿之机向清朝统治集团展现英国的富强和文明,以及希望建立一系列外交和贸易关系。虽然最初的计划基本落空,但返回途中,从热河一直到广州的整个中国东部之行,却给这群英国人以窥视“天朝上国”的绝好机会,他们以西方人的眼光审视着中国的一切,尤其是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更是将许多见闻描绘成图,堪称当时的“人肉照相机”。
    《使节所在的中国驳船准备经过桥下》铜版画(《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使团于1794年9月回到英国,而副使乔治·司当东所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便于三年后在伦敦出版并引起轰动,且在随后几年数次再版。书中不但详细记录了使团出使中国的全程及途中见闻,还收录了大量反映18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风俗的铜版画,这些铜版画的底稿便出自威廉·亚历山大的手笔。这是当时西方世界能够看到的最新、最准确、最直观的中国形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版画,中国人的面孔还是被平添了几分欧洲人的特点,更不用说那些令西方人感到极为困难的汉字了。但他们毕竟以独特的视角和精确再现的西方绘画,将宫廷仪仗、军队操练、风景建筑,乃至商贸市井、贩夫走卒都绘于纸上,给西方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西方对中国了解的渴望和清朝统治者面对西方先进文明科技的自大颟顸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
    如果说《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是来自官方的权威报道,那么几年后的十九世纪伊始同样在伦敦出版的两部画册则有些“来路不明”,但不妨碍它们同样成为当时西方图书市场的宠儿。这两部书便是相传为“梅森少校”所著,并由广州外销画匠“蒲呱”所绘插图的《中国服饰》和《中国刑罚》。
    《中国服饰》(The Costume Of China)1800年在伦敦用英文和法文出版。这部书在欧洲十九世纪相当有名,相传为英国军官乔治·亨利·梅森少校所著,内有60幅整页彩色插图,系统再现了清代社会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的服饰装扮,囊括了官吏、贵妇、商贩、手工业者等各阶层各行当。据说梅森少校曾经在广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撰写此书,并邀请广州外销画匠“蒲呱”(Pu Qua)创作了这些作品。有人指出所谓“梅森少校”只不过是虚拟了一位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以增加该书内容在欧洲的可信度。但也有学者考证梅森确有其人。(关丹凤:画片上的广州——梅森《中国服饰》相关问题研究,岭南文史,2015年04期)
    而第二年出版的《中国刑罚》(The Punishments Of China)是《中国服饰》的姊妹篇,也是“梅森少校”编著的,内有22幅彩色插图,自然也是“蒲呱”的作品。这些插图描绘了清朝官方诉讼过程中的一些肉刑甚至死刑,诸如笞刑、夹棍、枷号、绞刑、枭首等。这部书的内容更令当时的西方人吃惊,满足了他们对东方神秘国度的一些猎奇心理。该书的出炉,固然是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好奇心,也在欧洲“中国风”方兴未艾的时代,让西方人对东方的古老国度产生了一些负面印象。
    此外,1843年伦敦费舍尔公司还出版了一套四卷的《图说中国:她的风景、建筑、社会习俗》(China,Its Scenery,Architecture,Social Habits Illustrated),内收124幅钢版画,出自当时英国著名画家托马斯·阿罗姆的手笔。阿罗姆并未来过中国,书中版画多是借鉴《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的画作,也有《中国服饰》和《中国刑罚》等书中的作品。该书可以看成是对以往各种中国题材版画的合集,出版后也轰动一时。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描绘中国的版画最早却是在清代皇帝的旨意下,由供奉御前并身怀绝技的西方传教士马国贤、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等人,将其所绘展现宫廷苑囿和皇帝武功的场景,亲自雕刻成版或送往欧洲雕刻压印,成就了《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平定准回两部得胜图》,后来更有由中外画师绘制,第一次由中国工匠制版压印的组画《圆明园图》。只不过这些铜版画后来都被束之高阁,不为外界所知罢了。描绘圆明园西洋建筑的《圆明园图》在园林被毁后,成为研究和复原圆明园的重要依据,并在近年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团队对圆明园的数字技术复原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西方报刊插图中的近代中国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和随后《南京条约》的签订,国门被打开,西方人得以更加深入中国。进入中国的不但有商人、探险家、传教士,还有新闻记者。一些以图文见长的报刊开始崭露头角,这其中以创刊于1842年的《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尤为突出。“这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仅1857至1901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这些图文报道大多是关于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一手的原始资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相左,这就为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所报道的一些事件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其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其他中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沈弘编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4月出版)
    以《伦敦新闻画报》为代表的欧洲报刊图文并茂地将中国各地的事物及时详细地介绍给欧洲读者,既有战争、外交等重大事件,也有中国各地见闻,如建筑风物、社会习俗等,可谓对当时中国的全方位扫描,这是之前完全无法企及的。这些报道绝大多数出自专业记者之手,视角凌厉、描绘细致、叙述完备、统计精确,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应或缺的重要资料,有些报道甚至是独一份,例如《伦敦新闻画报》最为成功的独家新闻之一便是1873年由记者辛普森报道的同治皇帝大婚,在当时闲杂人等不得围观的严格监督之下,辛普森描绘的皇家迎亲队伍场面或许是史上第一幅。
    《伦敦新闻画报》关于同治大婚迎亲队伍的速写
    可喜的是,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沈弘教授耗费数年,将《伦敦新闻画报》自创刊以来几十年间关于中国的报道全部翻译出来并编辑成《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一书出版,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国内读者面前,也为研究这段历史增添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此外,还有法国《小日报》等报刊,也特别重视对中国的报道,其彩色丝网版画颇具特色,尤其是以漫画形式展现国际形势的插图,被后世许多著作所引用。
    追寻“遗失的中国史”
    曾几何时,国内学界对这些西方关于中国的记录提及甚少,似乎淡忘了。作为《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一书的译者,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沈弘在译序中这样写道:
    2003年2至7月间,我作为由英国学术院和王宽诚基金会资助的人文学科访问教授,赴英国进行短期的学术研究。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中古英语文学,但在图书馆昏暗的书库顶楼里,我却偶然发现堆满了整整一堵墙的数百卷《伦敦新闻画报》中含有大量跟中国有关的老照片和图片。于是我便临时调整了研究重点,由此踏上了一次漫长而惊心动魄的中国老照(图)片发现之旅。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每天图书馆开馆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躲在这个僻静的角落,屏息静气地观看中国近代史上那一场场大戏的帷幕在我眼前徐徐开启……
    《圆明园图》之海晏堂
    无怪乎沈弘教授要用“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来作书名。确实,这些西方人曾经记录的中国史,如《伦敦新闻画报》,其销售广告于同治年间曾经出现在北京街头,也被用来装饰广州和上海的舢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国人慢慢淡忘了。可喜的是,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10年,国内知识界开始注意发掘这类图文并茂的“中国史”,上文提到的所有书籍报刊,都以不同形式翻译出版了。最初有2002年出版的《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源自托马斯·阿罗姆的《图说中国:她的风景、建筑、社会习俗》;2008年之后,台湾收藏家秦风又将自己收藏的大量中国题材西方版画编纂成集,以各种主题出版发行。近几年比较火热的是“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主要将近代欧洲报纸如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法国《小日报》等报刊中关于中国的报道全部翻译和整理出版。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也将自己研究《圆明园图》后的成果,以《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图册》出版。
    1782年铜版画《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笔者以为,当时西方人看中国,尽管有偏见和谬误,也带有西方列强的居高临下,但毕竟是用和当时国人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记录方法上,严谨的描述、精确的统计,加上西方美术所擅长的精确描绘,后期更有专职记者全面搜罗,和中国自己的文献记载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这些图文记述,不论是从历史、地理、古建、民俗等方面都有可以借鉴利用之处。如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于1856年毁于战火,但在十八世纪,却有不止一个版本的西方版画对其进行了描绘。一些版画,即便在当代,也出现在一些西方研究中国的著作中。如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教授的知名著作《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三联书店2012年出版)中,就引用了4幅《图说中国:她的风景、建筑、社会习俗》中的版画。
    另一方面,这些书籍在国内的翻译出版,也激发了广大普通读者的好奇心。笔者浏览各大图书销售网站,以上这些书籍许多都已售罄,且评价很高,可见深受读者喜爱。追寻“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想必大家都有同感。
    国内出版的部分相关书籍
    (按出版时间排序)
    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
    [英]托马斯·阿罗姆绘图,李天纲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定价68元
    西洋铜版画与中法战争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秦风西洋版画馆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定价118元
    西洋铜版画与近代中国
    秦风西洋版画馆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定价98元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秦风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定价58元
    帝国的残影——西洋涉华珍籍收藏
    杨植峰著,团结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定价68元
    近代中国的反光镜:《伦敦新闻画报》中国史画100幅
    秦风老照片馆编,徐家宁撰文,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8月出版,定价56元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全三册)
    沈弘编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4月出版,定价198元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1891~1911)
    李红利、赵丽莎编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3月出版,定价128元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全二册)
    赵省伟、李小玉编译,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定价198元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中国服饰与习俗图鉴
    [英]乔治·亨利·梅森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2月出版,定价128元
    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图册
    郭黛姮、贺艳编写,上海远东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定价42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