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数字+藏品 数字+教育——浅谈一普数据的管理与利用

http://www.newdu.com 2018-07-30 中国文物信息网 赵铮 参加讨论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由国务院统一领导,集中技术和人才力量,对我国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登记,并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和数据库,从而实现全国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动态管理,是对国有文物的一次“大盘点”。
    随着采集登录工作的逐步完成,大家辛苦完成的文物数据采集信息和文物图像,被转化成一张张的Excel表格及一个个的图像文件夹后,即被束之高阁或静候在硬盘的某个区域。如何将这些数字化成果充分挖掘、安全管理、有效利用,使之最大限度地服务科研、惠及百姓,是博物馆应该思考的问题。
    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一些个人感悟,供大家参考。
    个人认为一普数据“安全管理”和“充分利用”的问题即是博物馆服务职能“内”与“外”的问题。
    一普数据的安全管理(内部职能)
    安全管理即如何保障数据不丢失,不遭损坏,不被恶意地更改和泄露。既然基础工作已经完成,数据闲置实为可惜,为了提高文物普查数据的利用、便捷文物管理及学术研究,不如依托、借鉴国家的一普平台架构一个适合本单位应用的文物数据管理系统(服务器),这个系统只在馆内内网运行,实现分类查找、编号查找、调取、打印等功能。使用者分级管理,权限高者可修改,一般权限者只可阅读,这样能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为本馆工作人员提供最大化的数据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感受到一普数据管理系统之重要,通过一普数据的重新采集,笔者所在博物馆发现并改正了文物老账中一些问题,重新厘清了原本含混不清的数据。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再使用手填数据,粘贴照片的方法已属落后,理应利用一普数据整理出一套数字化的文物账本。
    一普数据的利用(外部职能)
    博物馆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通过陈列展览、文化交流等方式展现不同地域的辉煌历史,弘扬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但在传统运营模式下,因时间和空间有限,提供相关服务时存在着局限性。为实现博物馆在教育服务水平上的突破升级,数字技术(互联网)的运用成为必然。
    博物馆的基础是“文物藏品”,数字技术(互联网)的运用要注入文物因素,才能有效地帮助博物馆实现服务创新。
    汇总一普数据及其相关的学术成果和有效信息,对其进行梳理,建立一个成果展示平台及数据管理系统,使相关研究人员及爱好者能够方便地浏览检索、统计分析和下载阅读,社会公众亦可通过平台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物和故事,三方(研究人员、文博爱好者、社会公众)需求可在数据服务平台得到满足。经过自己的加工创作取得的成果(如论文、活动、文创产品等)亦可上传至数据服务平台“成果广场”再次分享,使得一普数据得到永续的传播利用。
    一普数据的安全管理是基础和前提,而数据的充分利用才是目的。本着“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博物馆有义务将数据公开,供公众使用。推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的创新转化,将数据公开,也有利于盘活馆藏文物资源,让藏品信息得到充分共享,让文物蕴含的价值融入现代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