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王宪昭]论母题方法在神话研究中的运用——以两篇布依族“人化生日月”神话为例(4)

http://www.newdu.com 2018-08-06 中国民俗学网 王宪昭 参加讨论

    三、通过母题解读神话文化内涵与分析叙事结构
    首先,通过不同神话母题的鉴别与分析可以洞察神话所反映的文化精神。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究竟如何认识中华民族神话与古老文化传统之间的关联,如何从“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层面去深化神话的时代文化意义,我们从布依族神话《当万和蓉莲》与《日月星》不难找到答案。根据这类神话中呈现的丰富多彩的母题,我们会体察到许多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如,一是神话作为集体创作与集体性流传的传统文化,本身体现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化为日月者就是这个“集体”的优秀代表,是文化创造过程中形成的“箭垛式”人物。二是“人化生日月”神话母题就像一条充满活力、会繁殖的鱼,在中华民族这个大海洋中不断繁殖成长,已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祖先、善于创造、敢于创新的内在精神信仰。三是“人化生日月”神话母题体现出神话叙事中由“神的垂死化身”到“人的本质力量”的认知转化,体现出人作为叙事主体的人文关怀。此外,无论哪一种生成日月的形式,在最终的表达目的上都显示出中国各民族探索世界、富于梦想、向往光明、积极向上的生存智慧,等等。
    其次,通过同类神话母题比较与发现的母题变异,有助于全面观察神话生态与再创作问题。如《当万和蓉莲》的采录者汛河在搜集整理另一则布依族神话《赛胡细妹造人烟》的附记中曾提出,自己在采集整理传统神话文本时,会因为“掌握的材料说法不同”,而在形成具体文本时,在原讲述人的口头文本取舍方面会有所斟酌和修正,并以如何突出祖先布杰捉雷公为例说,“在夹雷公以及雷公打脱的情节上,也众说纷纭。我采用了把雷公拟人化的情节,这样便于故事的发展和斗争的展开。捉雷公时,采用上天去捉拿的情节,这样,显示了祖先布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仅敢与雷公斗,而且敢和天上众仙神斗。雷公的打脱,没有采用喝水的情节,因为当时已干旱成那样子,还去哪里得水来给他喝?所以采用了屙尿给他吃的情节;雷公吃尿,显得他不如凡人,凡人的形象就更高大些,也才符合人们对懒雷公痛恨的心情。在夹雷公时,没有采用大火钳夹他脖子的情节,因为大火钳夹紧了,不把他夹死才怪哩,所以采取用手卡他脖颈的情节。同时,整理中,有些情节似觉过多,如兄妹再三推辞不成亲时,太白星君叫他们从两山倒水到山沟里合为一股等情节,作了适当删节。”通过这段叙述,若结合上文《当万和蓉莲》及相关神话的母题表述,会发现无论是神话的讲述,还是神话文本采集整理,都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既有可能对原神话的母题数量与结构做出删减调整,也可以对神话主题进行修正,甚至使原神话文本在流传中发生某些本质的变化。这类现象成为摆在神话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客观事实,如何分析神话传承过程中的创新与演变,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当今价值定位。
    第三,借助于母题,我们可以通过母题对神话文本做出解构,进而理清特定类型神话的叙事规则与基本模式。以布依族神话《当万和蓉莲》与《日月星》中的母题构成的解构为例,见表3。
    
    
    表3布依族神话《当万和蓉莲》与《日月星》中的母题构成示例
    表3中“母题代码”中标注“※”者,表示的是非日月起源类型母题。通过对比两篇神话的母题组合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的叙事结构,有些母题属于核心母题的必备条件,而有些母题则是讲述人相对自由的增加。根据神话中不同母题在表达主题时的不同作用,可以大致划分为“核心母题”“基本母题”“辅助母题”“延伸母题”等不同情况,其中“核心母题”是表达主题的核心,也是神话中最重要的情节性母题,这个母题具有明确的表意指向和叙事内涵,它在神话类型的辨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之所以说《当万和蓉莲》与《日月星》都属于“人化生日月”型神话,因为这两则神话都有这个核心母题。所谓“基本母题”,也是“人化生日月”型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基本母题”,该类神话在表述上就会显得不完整,给受众对神话主题的领会与接受带来一定的影响。相比之下,“辅助母题”和“延伸母题”就相对灵活,与核心母题的关联度也相对松散。神话讲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或理解,进行带有个性化的灵活改变或创造。通过表3中的系列母题的链接顺序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母题特别是与核心母题关联度不高的母题具有很大的或然性,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看似与核心母题或神话主题的无关的延伸母题,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传统神话日趋生活化的倾向。如《当万和蓉莲》的结尾写到:“直到如今,布依族还流传着不准用手指太阳和月亮的习俗,也不准对着太阳和月亮屙屎屙尿,家家的茅厕都是坐北朝南开的。”《日月星》的结尾则把天上星星的来历与化身日月夫妻的事迹联系起来。这样就把神话的表达与当地民俗的解释联系起来,不仅拉近了讲述者与受众的话语距离,还显示出神话的个性化与地方色彩,从另一个角度也丰富了神话原来的主题与内容。
    (本文刊载于《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