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阳 黄诚 中国的古代玉器进入两宋时期,其制作风格及使用对象愈来愈世俗化与大众化,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各种平面造型的玉佩,也不断涌现出各种用以把玩的圆雕肖生类玉器。 明代文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载:“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管笛凤钗、乳络龟鱼、帐坠……猿马牛羊犬猫花朵,种种玩物,碾法如刻,细入丝发,无隙败矩,工致极矣尽矣。”这些造型生动的宋代肖生玉器为玉雕艺术在中古时期的发展重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文所介绍的就是一件宋代的圆雕玉马(见图),玉马身长4.5、高2.5厘米,通体光素,四肢跪地呈回首卧伏状,双耳雕琢如同蘑菇状,菱形双目颇具时代特征,头颈部及股部以整齐细致的阴刻线表示鬃毛及马尾,表面抛光细腻加之千年岁月洗礼,整体颇显古朴浑厚之感。 两宋时期文人士大夫间古玩收藏的兴盛,开始出现玉器作伪的现象,如周密《云烟过眼录》载“刘浙漕伯益所藏苍玉符,长可一尺阔三寸厚以半寸许。两旁作双螭,中碾七篆字云:玄孙似文治水圣。彼以为禹治水符甚珍之。余则以为伪物也……且三代当作钟鼎文,乃作小篆,刻亦不工,不足奇也。” 除了形制上模古作伪,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诸如烧色、染色等各种做旧工艺。清人陈性《玉纪》中记录有:“宋宣和、政和间,玉贾赝造,将新玉琢成器皿,以虹光草汁腌之,其色深透红,似鸡血色。” 本文中的这件玉马,就是当时宋人为做出玉器受沁的状态,而对其进行过火烧色工艺,玉雕由于受过炙烤及染色处理,局部产生绺裂,并且出现黄色与黑色斑痕,以模拟出古玉“斑驳沧桑”之感。而这种作色工艺亦类似于玉器行话中所谓的“提油”,只是所谓“提油”产生的斑块颜色更深,更接近于“水银沁”。 (责任编辑:admin) |